8月微型车销量榜出炉,仅3款破万,冠军狂卖4万台

最近,一份关于8月份微型电动车销量的榜单出来了,很多人可能扫一眼就过去了,觉得这些小车嘛,不就是路上跑的那些五颜六色的小盒子,能有啥大名堂。

但要是您愿意静下心来仔细看看这份数据,您会发现,这背后可热闹了,简直就是一幅当前咱们老百姓买车心态的真实写照,也反映出咱们国家汽车市场竞争有多激烈。

整个8月份,这类微型车总共卖出去了八万五千多辆,这个数字不小,但有意思的是,这块蛋糕分得一点都不均匀,有的厂家吃得满嘴流油,有的却连汤都快喝不上了。

8月微型车销量榜出炉,仅3款破万,冠军狂卖4万台-有驾

咱们先来说说那个最厉害的,五菱宏光MINIEV。

这车简直就是个神话。

8月份一个月,它自己就卖了40862辆。

四万多台是个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您把榜单上从第二名到第十名所有车型的销量全都加起来,还不如它一家卖得多。

它自己就占了整个微型车市场将近一半的份额。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这车看起来普普通通,技术上也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凭什么卖得这么好?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它太懂得咱们中国普通家庭需要什么了。

您想啊,现在很多家庭都有一台车了,可能是轿车,也可能是SUV,用来出远门、回老家或者办点正事,是家里的主力。

但是,日常生活中呢?

就比如早上送孩子上学,下午去菜市场买个菜,或者上下班通勤,路程不远,但开车又堵,停车又难。

开个大车,油耗高不说,找个车位能急死人。

宏光MINIEV就瞄准了这个需求。

它价格便宜,几万块钱就能落地,买它不心疼;车身小,大街小巷随便钻,停车见缝插针就行;最关键的是用电,一度电跑好几公里,一天下来电费可能就一两块钱,比坐公交还便宜。

所以,它不是跟谁抢“第一台车”的市场,而是成了无数家庭的“第二台代步车”。

它解决的是一个非常具体、非常普遍的“最后一公里”出行痛点。

8月微型车销量榜出炉,仅3款破万,冠军狂卖4万台-有驾

可以说,五菱把中国老百姓的实用主义研究得明明白白,这款车能火成一种现象,不是偶然。

当然,市场上不可能只有一家独大。

就在宏光MINIEV遥遥领先的时候,有两个追赶者也表现得非常抢眼,正在形成一个新的阵营。

排在第二位的是长安Lumin,8月份卖了15225辆。

这个成绩已经非常不错了。

而且您看它的销售数据,是那种一步一个脚印往上走的:从八月初的第一周卖2897辆,到第二周3242辆,再到第三周4240辆,最后一周更是冲到了4846辆。

这个稳步上升的势头说明,买它的人越来越多,口碑正在慢慢发酵。

Lumin比宏光MINIEV稍微贵一点点,但它在设计上更用心,车子看起来圆滚滚的,特别可爱,内饰的质感也稍微好一些。

这就吸引了那些预算稍微多一点,对车子“颜值”有要求的年轻消费者,尤其是女性车主。

它就像在说:我承认大哥的地位,但我也要用更好的设计和品质,来争取我自己的客户。

排在第三的是吉利熊猫,8月份卖了12623辆。

熊猫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吉利”这个金字招牌。

在咱们老百姓心里,吉利是个大品牌,造车这么多年了,技术和质量都信得过,遍布全国的4S店也让人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当几款小车的价格都差不多的时候,很多人自然会倾向于选择一个自己更熟悉、更信赖的大品牌。

再加上熊猫这个名字和它呆萌可爱的外观设计,一下子就让人产生了好感。

所以,宏光MINIEV、长安Lumin和吉利熊猫,这三款车是8月份仅有的销量过万的车型,它们共同组成了目前微型车市场的第一梯队。

8月微型车销量榜出炉,仅3款破万,冠军狂卖4万台-有驾

看完了风光的第一梯队,我们再往后看,情况就复杂多了,既有正在努力往上爬的,也有明显掉队的。

第四名的奔腾小马,8月卖了7241辆,虽然跟前三名差距还很大,但它的增长势头和长安Lumin很像,也是每周都在增长,说明市场正在接纳它,潜力不小。

而排在第五的零跑T03,卖了3647辆,就有点可惜了。

按理说,T03这款车在续航里程和智能化配置上,比前面几款都要好,但为什么卖不过它们呢?

问题就出在它的定位上。

它为了增加配置,价格也上去了,这就让它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对于只想买个便宜代步车的消费者来说,它有点贵;而对于预算更充足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可能会去看看比亚迪海鸥那样空间更大、级别更高的小型车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武功不错,但站错了队伍,两边都不讨好,自然就很难出头了。

最让人感到惋惜的,要数奇瑞QQ冰淇淋。

这车刚出来的时候,凭借着当年QQ的名气,火得一塌糊涂,大家都觉得它最有希望挑战宏光MINIEV的地位。

可现在呢,8月份只卖了1509辆,跟巅峰时期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为什么会这样?

说白了,就是产品更新太慢,缺乏竞争力了。

当对手们都在不断改进设计、提升续航、增加新功能的时候,QQ冰淇淋还是老样子,消费者的新鲜感一过,自然就转向了更好的选择。

它的经历也给所有车企提了个醒: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光靠模仿和吃老本是行不通的,消费者越来越懂车,也越来越挑剔,产品本身不过硬,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总的来看,8月份的这份榜单告诉我们几个很明显的趋势。

首先,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好的产品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强者恒强。

其次,消费者买车越来越理性了,不再是哪个便宜就买哪个,也不是哪个名气大就买哪个,而是会综合考虑设计、品牌、质量和实用性,那些只靠营销炒作的“网红车”正在退潮。

最后,这也反映出咱们中国的汽车工业正在飞速进步,各个厂家之间你追我赶,不断推出更好的产品来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这种充分的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普通消费者,因为我们能用更少的钱,买到越来越好的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