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今晚的发布会,全新奔驰纯电CLA是真的把我圈粉了!以前总觉得豪华品牌纯电不就是高价+炫两下,要么虚高定价,要么实用性不足。结果它直接用24.9万起的售价和硬核实力,把我的观念狠狠打了个屁股。
你想想,这价格在豪华品牌里其实挺亲民的,特别是对比奥迪A3 e-tron或者宝马i3,价差不多,却多出不少豪华感。说实话,之前我也见过不少标名豪华,实则用料普通的车,奔驰就算奔着打破这个印象来的。
这次它的能效,真让我挺在意的。这点对我其实挺关键。因为我家附近的限行越来越严了,油车排放要求高,养车成本高得吓人。奔驰那台用的电动两挡变速箱,感觉特别懂用户的需求——起步时11:1的高齿比,给我一种轻盈跑起来的感觉,跟市区跟车超车都不用费力。而高速段换成5:1的低齿比,回头一看,能省不少电。这合理分配齿比,还配合89kWh的大电池,据说CLTC续航能跑到866公里。我猜这个数据有点夸张(不完全相信官方虚标,毕竟这终究是奔驰品牌,也不能太卖弄对吧),但我个人判断,实测应该能突破850公里——我还翻了下它的参数表,觉得没多大困难。
还有个细节:我平时爱经常跑短途,冬天续航是个头疼事。奔驰用的多源热泵系统,用电池和电机热能加热座舱,省电这点我特别认可。因为我知道在北方,零下七八度时,电池耗电会明显变大,有点油耗反向输出在那儿,不仅影响续航还陶醉不起来。它用这套热泵,像个隐形的暖心人,让冬天搞续航不再那么折腾。
这还不算完,充电速度我觉得特别厉害。800伏架构的快充,10分钟能补370公里,说实话只要买杯奶茶的时间,就能继续跑,那还能挑三拣四啥?我还说心里:这车是不是能一边充一边喝咖啡?(这段先按下不表)但补能效率大大提高了。
说到智能化,那才叫跟得上时代。MB.OS系统加持的豆包大模型助手,唤醒秒级,操作快,连方言都能识别得差不多。而且调空调、查充电桩,不用跟车机拼手速。以前还想着智能化是个噱头,现在看来,越落地越实在。
一路看完,我就在想:这车如果不说价格,纯看配置和硬指标,真绝对可以跟三四十万的豪车比。而且,拿个24.9万,真的把豪华这个词,又拉回到性价比的范畴里。
但我还是在琢磨这事。你觉得,奔驰这次价格敢拼的底气在哪?是因为这个平台技术成熟得快,还是供应链变得更灵活?或者说,是它的目标群体,除了我这种行业内看得明的人外,是不是也在想:家用车,也能不花冤枉钱’’?
我刚才翻了下朋友的朋友圈,有个修车师傅说:新奔驰那个电池组做得真不错,平时维护减轻很多。我心想,供材的选择和设计,显然也参考了市场反馈。回头我知道,最难的其实是供应链平衡——电池、芯片、模组,都是拼刀的活。
但除了技术、价格、续航外,还有一个更生动的细节:我曾经问过一个销售,他说:客户最关心的其实就是能不能用着顺手,谁都不喜欢折腾。这我理解。那为什么很多豪华车还是要花大价钱买豪华感?我猜,是我们脑海里的那点面子——豪车的符号崇拜,或者说我有钱的象征。
而奔驰用这个价格、这套配置,直接打破了豪华+电动=天价的固有预期。你看,真打破了表达的固有框架。这不grand? 还是说,有没有可能,未来的豪华车,就是这样,把实用性放在第一位?
问题是,你觉得,能用得顺心,能跑得长远的电动车,会不会才是真正的豪华?——这也许得等我试驾了才能说。
说着说着,又想到一句:其实我一直纳闷,车子越做越复杂,维修起来是不是也变得更难了?我记得我朋友说,除了电池,电机还挺好修的,就是换个核心部件,成本上升不少。但我没仔细想过,这会不会影响到它的二手保值?这个范围我估算,可能二手价值直逼燃油车的70%左右,毕竟品牌和技术都在,你说呢?
这倒让我好奇,奔驰在这轮切入纯电市场上,除了价格,我觉得它可能也在布局未来。它的动力系统,是否会在未来植入到其他车型?就像苹果一样,把芯片所有的未来都集成进去?毕竟,它在研发上的投入,大家都知道,不是抄抄数据、换换模型就能做出这个效率。
左右琢磨间,也有点小忧虑。毕竟,现在车厂都在拼命降成本,我没想过,低价+高端的组合是不是把自己逼到一个极限?这个行业每次在爆雷前,都惯性地变得激烈。
这所有看起来,都是一场拼命起跑的比赛。我还在想:你会不会因为这些硬实力而改变你对豪华电动车的定义?或者说,这个价格段,谁能再给我带来更惊喜——既实用又能炫耀。
(这段先按下不表)最令人期待的还是它未来的表现。不知道,奔跑在高速路上,这车那些虚标之外,能不能还能在真实路况下,跑到那么远。每次想象开着这种车,穿过城市的夜色,那种感觉…真挺奇妙的吧。
你觉得,像我说的这些,能落到你心里吗?还是说,你从来都不关心续航这种事情?别走远了,我还在思考:如果它真的能做到那么长的续航,全是实打实的,未来会不会出现电池卖得太好的故事?在这行业里,谁也不知道,但这个未来好像,又开始变得像触手可及的现实了。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