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汽车市场,真可以说是风起云涌,每天睁开眼就是各种关于新能源车的消息,不是这家发布了续航一千公里的新车,就是那家推出了能自己找车位的智能系统。
给人的感觉就是,你要是现在还去买一辆烧汽油的车,就好像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可偏偏就有这么一款车,它不信这个邪,在电动车大行其道的背景下,硬是靠着自己的实力,卖成了市场上的一个“爆款”,它就是吉利星越L。
这事儿就挺有意思的,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一聊,这台纯燃油SUV,到底是怎么做到让这么多人心甘情愿地为它买单的。
首先得看一组实实在在的数据,因为销量是不会骗人的。
就在大家都以为燃油车要凉了的时候,星越L的月销量动不动就冲上两万多台,这个数字在竞争最激烈的SUV市场里,绝对是名列前茅的。
更厉害的是,它一款车的销量,有时候就能占到整个吉利品牌总销量的五分之一还多。
到现在为止,这车已经卖出去了超过八十万辆。
在十五到二十万这个价位,可以说是合资品牌和国产品牌拼得最凶的地方,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称得上是一个“现象级”的产品了。
这就让很多人纳闷了,在人人都在谈论智能化、电动化的时候,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选择一台传统的燃油车?
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星越L的成功,其实不是靠什么花里胡哨的营销,也不是靠把一些用不上的配置堆得满满当当,而是它老老实实地把造车最基本的东西做到了最好。
吉利自己管这叫“技术普惠”,说白了,就是把以前只有在三十多万的豪华品牌车上才能看到的技术和品质,用在了这台十几万的车上,让普通老百姓也能享受到。
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它的“出身”——CMA架构。
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专业,咱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栋房子的地基和钢筋骨架。
地基打得牢不牢,骨架结不结实,直接决定了这栋房子住起来安不安全、舒不舒服。
星越L就是诞生在这么一个好“骨架”上,这个架构是吉利和沃尔沃一起研发的,所以它天生就带了点豪华品牌的基因。
比如车身的抗扭能力,星越L达到了26000牛米/度,这个数据和很多德系豪华SUV是一个水平的。
这意味着你在开快车、过弯道或者走烂路的时候,会感觉整个车身非常“整”,很扎实,不会有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
再加上车身用了将近百分之八十的高强度钢,安全性自然就有了保障。
这种在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的做法,恰好就打动了那些真正懂车、追求实在的消费者。
他们买车,不是为了那个车标带来的面子,而是为了实实在在的品质和安全。
看完了“里子”,我们再来看看“面子”。
星越L的外观设计,走的是一条很大气、很稳重的路子。
它没有像一些车那样,用特别夸张的线条去吸引眼球,第一眼可能不会让你觉得特别惊艳,但它属于那种越看越耐看的类型。
尤其是新款车型的前脸,那个直瀑式的进气格栅,做得很有立体感,像一排排整齐的竹节,既有中国风的韵味,又显得很有力量。
整个车头的尺寸虽然不小,但设计师通过巧妙的比例控制和精致的镀铬装饰,让它看起来很有档次,但又不会显得过于张扬。
这种内敛的自信,正符合那些三十多岁、已经成家立业的用户的审美。
就像小区里一位邻居看到的评价一样:“这车看起来有豪华车的范儿,但又不招摇,很适合我们这种家庭用。”
拉开车门坐进车里,才是真正让人惊喜的地方。
可以说,在十五万这个级别,星越L的内饰已经做到了很多人心中的“天花板”。
最吸引人的就是中控台上那三块连在一起的12.3英寸大屏幕,它们不是简单地拼凑在一起,而是用一整块玻璃覆盖,形成了一个整体,看起来科技感十足。
而且,这套系统的反应速度非常快,这得益于它用了一颗叫“高通8155”的强大芯片。
这颗芯片保证了你在操作导航、听音乐或者用语音助手的时候,都非常流畅,不会有卡顿。
除了科技感,豪华感的营造更是它的强项。
你手能摸到的地方,大部分都是软的,中控台、门板上都用了大量的软性材料和环保的鹿皮绒,手感特别好。
高配车型上还有真实的木纹装饰板和晶莹剔剔的水晶换挡杆,这些细节的处理,完全不像是一台十几万的车,甚至比一些二十多万的合资车还要讲究。
我特意观察过车内各个部件的接缝,都非常均匀,按键和旋钮的阻尼感也调校得恰到好处。
正是这些一点一滴的细节,彻底改变了很多人对国产车“做工粗糙”的旧印象,让人觉得这钱花得值。
当然,车是用来开的,光好看还不行,开起来的感觉更重要。
星越L全系用的是一台2.0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配的是爱信的8AT变速箱。
这套动力组合最大的优点就是平顺、有力。
在城市里开车,最怕的就是堵车时一冲一冲的,星越L的变速箱换挡非常平顺,几乎感觉不到顿挫,开起来很舒服。
而当你需要超车的时候,深踩一脚油门,动力也是随叫随到,给人很强的信心。
而真正让它的驾驶感受超越同级的,还是那个源自CMA架构的好底盘。
在过弯的时候,车身的侧倾被控制得很好,让你敢于用更快的速度去驾驶;方向盘的指向也很精准,基本上是“指哪打哪”。
开起来的感觉,非常扎实、稳健,完全不像一台高大的SUV,反而有点欧洲车的味道。
这种高级的行驶质感,是很多同价位的车给不了的,也是它留住用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