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加拿大工厂的工人维托·贝亚托在10月底接到通知,工厂生产线要减速了。 由于芯片短缺,这家位于安大略省阿利斯顿的装配厂产量直接砍半,并计划停产一周。 工人们不知所措,贝亚托只能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通知大家临时停工的消息。 他们使用的芯片,来自一家名为安世半导体的公司,而这家公司的总部在荷兰。
几乎在同一时间,荷兰政府援引一项1952年的冷战法律——《物资供应法》,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接管了安世半导体。 他们冻结了这家公司的资产,暂停了中方CEO张学政的职务,并将闻泰科技持有的股份几乎全部交给第三方托管。 荷兰经济事务部长声称这是为了保障欧洲的供应链安全,防止技术外流。
但这个举动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安世半导体设在中国东莞的工厂出货受限。 这里承担了安世半导体约70%的封装测试产能。 随着中国商务部在10月4日发布出口管制令,禁止安世在中国境内的子公司出口特定元器件,全球汽车行业开始感到窒息。
荷兰的“接管”行动,在时间和逻辑上都与美国的步调高度吻合。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新的“穿透规则”,规定对被列入“实体清单”企业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制裁。 闻泰科技早在2024年12月就被列入该清单,其全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自然成为目标。 第二天,9月30日,荷兰政府就启动了接管程序。
荷兰法院后来公开的文件证实,早在2025年6月,美国官员在与荷兰外交部会晤时就直接提出,安世半导体要想获得豁免,其中国籍CEO张学政必须下台。 尽管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矢口否认与美国联手干预,但这种时间上的“巧合”和内容上的高度一致,让“独立决定”的说法显得苍白。
安世半导体生产的芯片主要是二极管、晶体管等基础元器件,但它在全球汽车基础芯片市场的份额高达约40%。 其每年产品发货量达1100亿件,有超过6000种产品通过汽车认证。 从宝马、大众到福特、本田,众多车企都依赖它的芯片来控制车灯、空调、车窗等系统。
安世半导体在德国和英国的工厂制造半导体晶圆,但约80%的最终产品需要运到中国东莞进行封装和测试,才能变成可用的芯片。 这个环节短期内无法被替代。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警告,其成员企业的芯片库存仅能维持几周,找到新的替代供应商则需要数月。
面对荷兰的行动,中方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 除了商务部的出口管制,中国外交部明确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安世半导体中国区则宣布启动独立运营,拒绝执行荷兰总部的非授权指令,员工工资直接从中国公司发放。 闻泰科技也向荷兰法院提起了诉讼。
10月30日,闻泰科技发出了明确的声音:任何关于重启安世半导体从中国出口的协议,都必须包含恢复前CEO张学政职务这一条件。 闻泰科技的发言人强调,“恢复完整的控制权和所有权”是缓和局势的必要条件,并坚决否认了所有关于“技术窃取”的不实指控。
荷兰经济事务部则继续辩解,称前CEO对公司构成“严重威胁”,接管是依法行事。 然而,这种说法在强大的供应链现实面前显得无力。 荷兰的干预行为不仅未能保障供应链,反而直接引发了其试图避免的供应危机。
压力之下,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和欧盟委员会官员主动与中方商务部部长王文涛通话,就安世半导体问题交换意见。 王文涛敦促荷方从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的大局出发,尽快妥善解决问题。 卡雷曼斯则表示将继续与中方沟通,寻求建设性解决方案。
安世半导体事件清晰地展示了全球供应链相互依存的现实。 荷兰政府试图通过行政手段改变一家企业的控制权,却低估了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实际位置。 将经济和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的做法,最终引发了反向的冲击波,直接损害了欧洲自身的汽车制造业和其他下游产业。
当前,安世半导体在荷兰、德国、英国的工厂运营受到影响,岗位岌岌可危。 而中国区的出口管制豁免申请尚无明确结果。 闻泰科技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营业收入同比出现大幅下滑。 如果安世控制权在2025年末前无法恢复,公司可能面临收入、利润及现金流的阶段性下调风险,这将进一步加剧对全球车企的冲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