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车变速箱怎么选,三大要点,一次说清,新手秒懂

买车的时候,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往往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这车好不好看,空间够不够大,牌子响不响亮。

再懂一点的,会聊聊发动机,是涡轮增压还是自然吸气,德系技术还是日系技术。

但很多人可能都忽略了一个同样至关重要的“大件”——变速箱。

油车变速箱怎么选,三大要点,一次说清,新手秒懂-有驾

如果说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负责产生动力,那变速箱就是汽车的“中枢神经”和“变速的腿脚”,它决定了心脏产生的力气,该怎么用、用多大、用多快,直接关系到你每天开车舒不舒服、省不省油、有没有劲儿。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自动挡变速箱,主要就是AT、CVT和双离合这三种,听起来就让人有点犯迷糊。

特别是那个AT变速箱,总被大家说成是最好的,最皮实耐用的,事实真是这样吗?

今天咱们就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用大白话聊个明明白白,看看这三种变速箱到底各有什么门道,咱们选车的时候才不会被忽悠。

先说说这个被很多人奉为“神坛”的AT变速箱,它的全称叫自动变速箱,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要说它为什么口碑这么好,核心就在于它的结构。

大家可以把它想象成两个部分,一个叫“液力变矩器”,另一个叫“行星齿る轮组”。

这个液力变矩器听着玄乎,其实原理挺有意思。

就像你拿两个风扇对着吹,开动一个,吹出的风就能带着另一个也转起来,中间没有硬邦邦地连在一起,靠的是空气这个介质。

液力变矩器也差不多,只不过它里面装的不是空气,是专用的变速箱油。

发动机转动,带动一个泵轮搅动里面的油,油液再去推动另一个涡轮旋转,这样动力就非常柔和地传递过去了。

这种“柔性连接”最大的好处就是平顺,换挡的时候冲击力很小,能有效过滤掉发动机传来的抖动,对内部的齿轮磨损也低,所以寿命特别长,可靠性高。

而那个行星齿轮组,就是一套非常精密的齿轮机构,通过不同的组合来实现挡位的切换,它的结构坚固,能承受非常大的力量。

大到什么程度呢?

不光是咱们常见的那些硬派越野车,比如丰田普拉多、JEEP牧马人,它们翻山越岭,需要强大的扭矩和极高的可靠性,所以清一色都用AT变速箱。

甚至,咱们国家最先进的99A主战坦克,那么重的钢铁巨兽,用的也是基于AT技术的液力传动装置,能上战场的装备,它的可靠性自然是顶级的。

油车变速箱怎么选,三大要点,一次说清,新手秒懂-有驾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

AT变速箱这位“稳重的老大哥”,也有两个让大家比较头疼的缺点。

第一个就是贵。

一方面是因为技术专利,AT变速箱的核心技术长期被日本的爱信、德国的采埃孚等少数几家巨头垄断,咱们国家的车企想用,要么就得花大价钱去买,要么就得支付高昂的专利费,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成本自然就体现在车价里了。

另一方面,就是它那个结构复杂的液力变矩器,本身造价就不菲,比双离合变速箱的离合器片成本高多了,这就让AT变速箱天生就带着“贵族”光环。

第二个缺点,就是相对费油,尤其是在城市里开车的时候。

原因还是出在那个液力变矩器上。

在市区走走停停,车速很低,动力全靠油液在里面“搅和”着传递,这个过程就像用手去搅动一盆粘稠的蜂蜜,总会有一部分力气被消耗掉,传递效率不高,可能还不到百分之八十。

所以,很多AT变速箱的车在市区开,油耗都比较感人,被戏称为“油老虎”。

特别是那些排量不大的小车,如果配了AT变速箱,动力本来就一般,再被这么一“柔化”,开起来就会感觉很“肉”,踩下油门,发动机吼得欢,车子却慢悠悠地往前走。

当然,只要车速提起来,比如超过了每小时四五十公里,液力变矩器内部的离合器就会锁止,变成硬连接,这时候动力传递效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油耗表现就会好很多,所以在高速上,AT车和其他类型的车油耗差距并不大。

说完了AT,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极端,那个追求平顺舒适到极致的“暖男”——CVT变速箱,也就是无级变速箱。

这种变速箱在日系家用车上特别常见,比如丰田的卡罗拉、本田的雅阁、日产的轩逸。

它和AT、双离合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没有固定的“挡位”。

它的核心结构是两个可以改变直径的锥形轮,中间用一根结实的钢带连着。

当你踩油门需要加速时,连接发动机的那个锥轮直径变小,连接车轮的锥轮直径变大,传动比就连续不断地改变了。

油车变速箱怎么选,三大要点,一次说清,新手秒懂-有驾

整个过程就像我们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完全线性的,所以你根本感觉不到任何换挡的冲击和顿挫,动力输出非常平顺丝滑。

这种特性让它成了城市代步的绝佳选择,它总能聪明地让发动机保持在最省油的转速区间工作,燃油经济性表现非常出色。

但它的缺点也和它的优点一样突出。

因为是靠钢带的摩擦力来传递动力,所以它能承受的扭矩是有限的,搞不定那些马力特别大的性能车或者需要强大爆发力的越野车。

而且在急加速的时候,你会感觉发动机转速先“嗡”地一下上去了,车速才慢悠悠地跟上来,有点“光打雷不下雨”的感觉,缺少那种拳拳到肉的驾驶激情。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只求安稳舒适、省油省心的家庭用户来说,这点小小的不足完全可以接受。

最后,我们来聊聊那个争议最大,也最有活力的“运动健将”——双离合变速箱,简称DCT。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两个手动变速箱的结合体,由电脑来控制两个离合器交替工作。

当你在用1挡开车时,2挡就已经提前准备好了;需要升挡的一瞬间,控制1挡的离合器松开,控制2挡的离合器立刻结合,整个过程快如闪电。

这带来了两大好处:一是换挡速度极快,动力衔接几乎没有中断,开起来特别有运动感和驾驶乐趣;二是它的本质是齿轮硬连接,动力传递效率非常高,几乎和手动挡一样,所以也特别省油。

但是,早些年的双离合,特别是“干式双离合”,名声确实不太好。

在城市拥堵路段频繁地在一二挡之间切换,离合器容易过热,导致顿挫、抖动甚至故障,让不少车主吃了苦头。

然而,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技术是在不断进步的,现在的“湿式双离合”,把离合器片泡在油里散热,稳定性和平顺性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更让我们感到骄傲的是,在双离合这条技术赛道上,我们中国的自主品牌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甚至实现了弯道超车。

像吉利、长城、奇瑞等车企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在换挡逻辑的聪明程度、平顺性和可靠性上,已经做得非常出色,完全不输给一些国际大牌。

它们不仅让我们的国产车开起来更有劲、更省油,还把成本控制得很好,让咱们老百姓能花更少的钱,享受到更好的技术。

这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底气和实力的体现。

所以,如今再谈双离合,不能还停留在过去的刻板印象里,它已经是一个成熟可靠,并且代表了高效与运动的优秀选择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