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宁王”开始怀疑人生,中国汽车军团已经把全球供应链掀了

最近这个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单一出来,我就知道大的要来了。别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名鼎鼎的“宁王”,宁德时代,业绩居然滑了。不装了,摊牌了,同比下降9.7%,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官方说法是,电动车销量增长放缓,还有电池价格竞争加剧。讲真,这都是场面话。真正的意思是,牌桌上的玩家们都疯了。以前大家还讲究个体面,你出个技术,我跟个配置,你好我好大家好。现在呢?现在是黑暗森林,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比亚迪直接把价格干到地板上,那不是在卖车,那是在清理库存,顺便把同行一起清出去。这玩意儿简直就是要把人逼疯!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宁德时代这种上游的军火商,本来以为稳坐钓鱼台,两头通吃,结果下游的车企自己都快打成道诡异仙了,谁还有心情跟你谈技术溢价?大家都在研究怎么把沙发彩电塞进车里,电池嘛,能跑就行。

当“宁王”开始怀疑人生,中国汽车军团已经把全球供应链掀了-有驾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一个反技术崇拜的问题。我们天天听车企吹他们的自动驾驶,他们的智能座舱,什么算力,什么激光雷达。我觉得都特别扯。我作为一个中年人,越来越觉得,决定技术成败的关键,根本不在实验室参数,而在于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现实场景。

自动驾驶的最终考验是什么?不是什么高速巡航,不是自动泊车。是小区门口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

你想象一下,你那台号称算力炸裂的智能汽车,面对一个不打灯、不看路、走位全靠缘分的野生老头乐,它的AI瞬间就得宕机。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这啥玩意儿啊,不符合物理规律啊。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车上那堆传感器,最后还没一个行车记录仪有用。就问你怕不怕?所以你看,宁德时代还在纠结什么麒麟电池,什么神行快充,在绝对的低价面前,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吸引力就没那么大了。

当“宁王”开始怀疑人生,中国汽车军团已经把全球供应链掀了-有驾

当然,博世还是老大,稳如老狗。这就是品牌玄学的力量。有些东西,你不能纯用商业逻辑去理解。就像总有人会买奔驰,不是因为它性价比高,而是因为它是奔驰。奔驰最值钱的是品牌本身。同理,博世最值钱的也是“博世”这两个字。它代表了一种秩序,一种确定性,一种“德味儿”。这是一种近乎宗教的信仰,你跟信徒谈性价比,他只会觉得你根器不够,悟性太低。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他只会觉得你不懂他的爱。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当“宁王”开始怀疑人生,中国汽车军团已经把全球供应链掀了-有驾

但另一边,一个更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当宁德时代这种浓眉大眼的优等生开始烦恼的时候,一大批中国零部件企业,正在闷声发大财。榜单里,中国企业的数量,直接从7家干到了14家,翻倍了。销售额占比,从可怜的4.2%干到了10.4%。这是什么概念?这不是增长,这是闪电战。这就是最好的手段,不是去抢蛋糕,而是直接把烤箱和面粉厂都买下来。当博世、采埃孚这些百年老店还在纠结怎么优雅地转身时,我们这边已经是整个军团往前冲了。加大,加大,加大。他们可能还没搞懂,为什么一夜之间,自己的护城河就变成了澡堂子。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澡堂子”的比喻可能有点损,但你别说,还真挺形象的。

说实话,我最近在看二手车,发现电车的保值率真是个玄学,跟开盲盒似的。

你看,榜单里业务领域的划分也很有意思。搞电动化、电子电气的企业变多了,搞软件、ADAS的也多了。这说明大家嘴上骂,身体还是很诚实的,知道未来的钱在哪。但搞发动机、变速箱这种传统手艺的,要么原地踏步,要么就少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旧时代的船,正在漏水。中国企业牛逼的地方就在于,我们不仅在电池这种新赛道上卷,我们还在车身、内外饰这些老赛道上,用成本优势把老师傅们逼得心态爆炸。同行看了也得傻。

当“宁王”开始怀疑人生,中国汽车军团已经把全球供应链掀了-有驾

所以现在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就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一方面,是宁德时代这种曾经的王者,被价格战打得开始怀疑人生。另一方面,是中国军团的集体冲锋,把全球供应链搅得天翻地覆。还有一方面,是博世这种旧神,靠着玄学光环暂时还能稳住。

未来十年会怎么样?榜单说,中国企业影响力扩大和电动化、软件领域的强化是核心因素。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这太书面语了。我的结论是,谁的精神状态更稳定,谁就是老大。在这场掀桌子式的竞争里,技术、品牌、成本,最后都要服务于一个目标:活下去。活下去,就是一切。但能活,就是能活。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