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混车别买小电池,内行人揭秘原因,庆幸没选错!

最近这几年,插电混动车可以说是汽车市场上的一个大热门。

它挂着绿色的新能源牌照,既能像电动车一样用电,又能像燃油车一样加油,听上去好像把所有人的用车烦恼都给解决了,简直是两全其美的选择。

但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同样是开插电混动车,有的人开着觉得特别省钱省心,每天都乐呵呵的;而另一部分人呢,却感觉自己掉进了一个大坑,车子开起来既费事又闹心,天天后悔。

这中间的差别到底在哪呢?

插混车别买小电池,内行人揭秘原因,庆幸没选错!-有驾

其实,问题的关键,就藏在那块很多人买车时都没太在意的电池上,尤其是那些电池容量比较小的早期插混车型,它们背后的问题,正在让越来越多的车主感到头疼。

咱们先从大家最关心的省钱说起。

当初很多人选择小电池插混车,就是被它宣传的超低使用成本给吸引了。

销售会给你算一笔账:这车纯电能跑个七八十公里,你在家安个充电桩,晚上充电电费便宜,充满一次也就十来块钱。

如果你每天上下班来回就三四十公里,那充满一次电足够你跑两天,算下来一公里的花费也就一毛钱左右。

这跟一公里动辄七八毛的油车比起来,简直就像是不要钱一样,听着确实让人心动。

可现实情况是,这个美好的省钱梦,往往撑不了太久。

这里面有个大家很容易忽略的问题,就是电池的衰减。

插混车别买小电池,内行人揭秘原因,庆幸没选错!-有驾

咱们自己的手机用个两三年,电池就不耐用了,得一天充好几次,汽车电池也是一个道理。

尤其是这种容量小的电池,为了满足你每天的通勤,它几乎天天都要经历一次从满电到快没电的深度充放电过程。

这种高强度的使用,对电池寿命的损耗是非常大的。

有数据显示,电池在经历上千次这样的循环之后,容量就会出现明显的下降。

这就意味着,你新车时标称的八十公里续航,可能开个两三年,实际能跑的里程就得打个七折八折,再碰上冬天天气冷,或者夏天开空调,续航里程可能直接就减半了,只剩下三四十公里。

这个时候,原来充一次电能管两天的车,就变成了一天一充,甚至一天都不够用。

为了继续享受低廉的电费,你就得像上班打卡一样,每天雷打不动地给车充电。

一旦哪天加班晚了,或者小区的公共充电桩被占了,第二天就只能被迫烧油。

插混车别买小电池,内行人揭秘原因,庆幸没选错!-有驾

这一下,省钱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反而为了充电这件事,搭进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咱们再聊聊维修保养的费用,这又是一个隐藏的“大坑”。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插混车有发动机和电机两套动力系统,一套万一出了问题,另一套还能顶上,这样不是更可靠吗?

这话要是跟修车师傅说,他们听了肯定会摇头。

因为从维修的角度看,结构越复杂,意味着可能出故障的地方就越多,维修起来也更麻烦。

你的车既要像油车一样,定期换机油、换滤芯,保养发动机;又要承担电车那套三电系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这两套系统要紧密配合,时间长了,难免会出现一些小毛病。

更关键的是,维修成本一点也不低。

传统油车的一些小毛病,修起来几百几千块可能就搞定了。

插混车别买小电池,内行人揭秘原因,庆幸没选错!-有驾

但插混车上那些电控模块、电机控制器之类的核心部件,一旦坏了,换一个动辄就要几万块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最让人担心的还是那块电池,当它衰减到你无法忍受的时候,想去换一块新的,厂家很可能会以“正常损耗”为由拒绝免费保修。

那自费换呢?

价格可能高达几万甚至十几万,差不多能买半辆新车了。

这么一对比,纯电车结构简单,保养省心;传统油车技术成熟,维修方便。

而小电池插混车,恰恰是把两边的麻烦事都占了,后期养车的隐形成本相当高。

再来说说用车体验。

很多人买插混车,也是为了解决纯电车的“里程焦虑”,想着长途旅行的时候能加油,心里踏实。

插混车别买小电池,内行人揭秘原因,庆幸没选错!-有驾

但对于小电池插混车来说,它虽然解决了里程焦虑,却带来了更频繁的“充电焦虑”。

纯电车电池大,续航动辄五六百公里,对于大多数城市家庭来说,一周充一次电就足够了。

可小电池插混车呢,因为续航短,充电频率变得非常高,基本上隔天就得充。

更让人头疼的是,很多早期的短续航插混车为了控制成本,根本就没有配备直流快充功能,只能用慢充。

这意味着你每次充电,都得花上好几个小时。

这个场景在高速服务区尤其尴尬,旁边的纯电车主插上快充枪,进去喝杯咖啡、上个厕所的功夫,电就充得差不多了,高高兴兴地就开走了。

而你呢,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充电屏幕上显示的“剩余时间4小时”,把长途旅行变成了“服务区长时间滞留体验”。

而且,一旦电池里的电用完了,这台车的表现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

在亏电状态下,它不仅不是一台省油的混动车,甚至可能比同级别的纯燃油车还要费油。

插混车别买小电池,内行人揭秘原因,庆幸没选错!-有驾

因为它身上还背着沉重的电池和电机,发动机既要驱动车辆,又要给电池充电,负担很重,油耗自然就高上去了。

在驾驶感受上,这种油电切换的顿挫感也常常被人诟病。

当你需要急加速超车时,小功率的电机顶不住,发动机需要紧急启动介入,这个衔接的过程往往不够平顺,会带来明显的闯动和噪音,让整个驾驶体验大打折扣。

最后,就是车辆的保值率问题。

汽车作为一件大的消费品,未来能卖多少钱,也是大家买车时会考虑的。

而在二手车市场里,小电池插混车可以说是最不受待见的车型之一。

二手车商非常精明,他们很清楚这种车开个几年,电池健康度肯定大不如前,后续的维修风险又高,收车的时候自然会把价格压得非常低。

一辆开了三年的小电池插混车,残值率可能连四成都不到,比同期的油车或者主流的纯电车要多亏损好几万块钱。

插混车别买小电池,内行人揭秘原因,庆幸没选错!-有驾

再加上现在政策也在变化,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已经开始收紧对插混车型的绿牌政策,未来这个趋势可能会扩大。

当它最大的“绿牌”优势都逐渐消失的时候,它在二手市场的价值就更低了。

当初为了省下的购置税和牌照钱,在卖车的时候可能要加倍地亏回去。

当然,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插电混动车就不能买。

关键在于要选对技术路线。

我们上面提到的种种问题,主要都集中在那些纯电续航短、技术相对落后的“小电池”车型上。

而现在,以我们中国品牌为代表的新一代插电混动技术,已经彻底解决了这些痛点。

如今的主流插混车型,纯电续航普遍都做到了150公里以上,甚至超过200公里,并且都支持快充。

这意味着它们的电池容量更大,日常通勤完全可以当纯电车用,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大大降低了电池的循环频率和衰减速度。

同时,它们的动力系统也经过了全新设计,即使在亏电状态下,发动机也能高效运行,油耗非常低,驾驶起来也更加平顺。

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择插混车时,不能只看价格,更要看清电池容量、纯电续航和是否支持快充这些关键指标。

多花一点预算,选择技术更成熟、电池更大的新一代产品,才能真正享受到省钱、省心、体验好的用车生活,而不是买一个需要伺候的“电动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