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电动车新规落地,三四轮车主也得注意
前两天在小区门口碰见老李,他骑着那辆用了快五年的老电驴,一边抱怨一边问我:“听说九月份开始又有啥新规?咱这破车还能上路不?”其实最近这事儿还真挺热闹的。刚进七月,小区微信群里就有人转发消息,说年底之前,电动车的新国标要换代升级了。
这回不是光说说而已。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还有公安部什么的,联合搞了个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定死了2025年9月1日正式执行。我看文件里写得挺细:比如速度到25码自动断电,这功能以前倒是有,但不少便宜货根本没装好;塑料件不能太多,说是超过5.5%都不行,有人调侃以后再也见不到全塑壳那种轻飘飘的小黑驴了;还有北斗定位和动态监测功能——想想我妈以前丢过一次小绿驴,要是早有定位估计不用折腾那么久。
整车质量上线从55公斤提到63公斤,这点倒让我家楼下修理铺的师傅乐坏了。他嘴里嘟囔着:“重点好啊,不容易被风刮跑!”不过他说现在很多旧国标的老车,其实只要已经上牌,还能继续用,不会一下子全让淘汰。只是今年12月1号前,如果你还打算买辆便宜货,那可得赶紧,因为之后只能买符合新版标准的新车型。
除了全国一刀切,各地花样也不少。内蒙古出台自己的管理条例,从9月起实行,非标车辆给个过渡期号牌,再宽限五年。这对那些靠二手市场淘来“杂牌军”的用户是最后喘息机会。有朋友在呼市做快递,他就琢磨着是不是该提前置换新款,否则等临近期限时价格肯定水涨船高。
甘肃武威那边更绝,对低速四轮、电摩、电自都管起来。不但要求全部登记,而且规定只有拿到有效号牌和行驶证才能上路。条例实施前买的不合规车辆,也就是所谓“非标”,最多再宽限三年。一位群友开玩笑,“以后街头野马(指无证低速四轮)都成稀罕物。”
这些地方性政策,有些连载人载物怎么操作都细化出来:16-18岁的年轻人骑电自不能带人,大人可以带一个12岁以下孩子,不过学龄前娃必须用安全座椅。有意思的是,我表弟去年因为后座多坐了一位同学,被交警叔叔现场教育半小时,还罚抄交通法规十遍,现在背得比课文溜……
广州则把专用号牌分门别类,比如外卖、快递专属黄底黑字,新办法施行后半年内必须换掉原来的蓝底白字,否则按未悬挂处理。我认识一个送瓶装燃气的小哥,他愁眉苦脸跟我讲,以后每次送气,都怕被查漏挂专用号牌——毕竟罚款比一天工资还高。而且初次申领登记,只给15天时间办手续,上完牌照之前还要参加2小时法律法规学习。“这么麻烦,”他吐槽,“考驾照时候都没这么认真!”
冷知识插一句,其实很多老式两轮都有防篡改设计,但不少修理店为图省事直接跳线加大功率,这下估计没人敢乱来了。据隔壁维修铺老板透露,今年春天城管突击检查,就抓出好几台私改超速,被当场扣留整改。“现在政策收紧,以后谁敢动歪脑筋?”
不过话又说回来,新标准虽然严,可对于经常跑长途或者拉重货的人增加重量限制反而更踏实。有朋友去年冬天拉米面滑了一跤,就是因为轻型小龟王压根抓不住地儿。他感慨道,要是真按63公斤整备质量造出来,下雪天起码不会飘来荡去像踩滑板似的……
其实翻翻历史档案,上世纪90年代末最早一批国产两轮纯粹靠简单结构走量,那时候哪有什么智能防盗或远程定位?如今技术卷起来,一辆入门级新国标车型可能配齐LED大灯、液晶仪表盘甚至胎压报警。不过群友阿斌还是念叨:“配置归配置,好养活才是真理。”毕竟平时坏点啥自己拧螺丝还能凑合修,如今越来越电子化,一出毛病只能找4S店排队等零件——贵不贵先放一边,关键耽误事儿。
夜深的时候,小区停车棚总有人讨论到底值不值得趁旧国标退市捡漏。我听楼上的王姐分析,她觉得反正自己上下班就三公里,用不用北斗无所谓,只盼望别天天变规则,让普通百姓糊涂账越攒越多。这话虽然直白,却也是许多人心声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