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车圈最值得关心的,不是小米又整了什么活儿,也不是特斯拉又发了什么疯,而是理想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
不是,是李想老师。
因为理想汽车,这家曾经靠着“增程”这门独家秘笈,在新能源牌桌上大杀四方的赌场高手,突然发现自己的底牌被问界直接掀了。这就好比你练了二十年金钟罩铁布衫,结果人家直接掏出了反器材狙击枪,一枪就把你的功法打回了幼儿园水平,你说你气不气?
理想的增程,本质上是一门玄学,一门精准拿捏了中国中产家庭“既要又要”心理的宗教。他们怕啥?怕长途没电趴窝,怕充电排队三小时,怕老婆孩子在后座因为空调不敢开而集体中暑。理想说,怕什么?我给你一台装着发电机的电车,城里用电,诗和远方用油,冰箱彩电大沙发一次性配齐。这套组合拳,简直就是中年男人的“电子伟哥”,精准地戳在了G点上。
于是,理想ONE,L9,L8,一台接一台,卖爆了。一度,理想的毛利率高到让同行看了都想哭,让投资人看了都想叫爸爸。那时候,谁敢说增程是落后技术,李想老师能直接在微博上跟你真人快打,底下一群信徒高喊“教主圣明”。这种感觉,你懂吗?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不是车,是信仰,是解决方案,是“我比你懂家庭”的上帝视角。
但是,江湖不是请客吃饭,是黑暗森林。你以为你开辟了新航路,别人只会跟在你屁股后面捡贝壳吗?错了,别人会直接开着航母战斗群过来,把你的小木船连同你的航海图一起扬了。
问界就是那艘航母。
当华为那套被手机圈验证过无数次的“闪电战”打法,原封不动地砸进汽车圈时,一切都变了。问界M7、M9,同样是增程,同样是大沙发,但人家多了个叫“华为”的任意门。鸿蒙座舱、ADS 2.0智能驾驶,这些东西就像是修仙小说里的天道馈赠,直接给问界开了挂。理想的信徒们突然发现,隔壁教堂的神,好像法力更牛逼。
这就坏了菜了。以前的护城河,一夜之间变成了对手的公共游泳池。更要命的是,增程这玩意儿,技术门槛本来就不高,就是一层窗户纸。现在窗户纸被捅破了,吉利、大众、各路神仙都下场了,大家一起“整活儿”。
最直接的手段是什么?掀桌子。问界先降四万,理想含着泪也得跟。这就叫“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利润率从22.2%掉到20.5%,这掉的不是数字,是心头肉。L7、L8这些曾经的现金牛,销量开始拉胯。整个局面,突出一个“典中典”式的崩盘。
所以,理想必须转型,必须搞纯电。这已经不是战略选择,这是被人用枪顶着脑门逼上梁山,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但搞纯电,就是另一场九死一生的渡劫了。
理想的思路很清晰,也很“大力出奇迹”。既然用户怕充电慢、充电难,那我就把充电桩修成压缩毛巾,遍地开花;我把车造成一个巨型充电宝,充电9分半,干到400公里。800V高压平台,自建超充站,目标是让你开理想纯电,跟开油车一样没焦虑。
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是是是,三体人听了都得一个趔趄,觉得这技术太魔幻了。理想也确实是这么干的,到2025年10月,超充站数量干到了3190个,比特斯拉在中国还多。这执行力,666。
然后呢?然后问题就来了。
你以为纯电市场是蓝海?对不起,这里已经是血海,而且是那种鲨鱼群里还混着哥斯拉的血海。前有特斯拉Model Y这个雷电法王,后有小米SU7这种自带流量的“机你太美”,理想作为后来者,想抢地盘,难度堪比在拼多多上找假货——不是,是找真货。
更尴尬的是,理想自己跟自己打起来了。纯电的i6卖23万,配置拉满;增程的L6价格差不多,定位也差不多。这就形成了一个诡异的场面:左手打右手,销售自己都得精神分裂。我作为一个曾经也纠结过的消费者,看到这个定价,脑子里只有三个字:啥玩意儿?
所以我们看到了,被寄予厚望的纯电先锋MEGA,一开始因为那个惊世骇俗的造型,直接被网友P成了灵车,销量一度惨到没眼看。虽然现在靠着改款和降价,销量爬回来了,还成了50万以上MPV的销冠,但这口气喘得,跟跑完一千米似的。至于i8,卖了俩月才一万台,这离“爆款”的距离,大概是从北京到乌鲁木齐。
写到这里,我感觉我把理想说得有点惨,但讲真,这剧本它不就是这么演的吗?
那理想还有没有救?
有。钱。
截至2024年底,账上趴着1128亿现金。这是什么概念?这是理想最大的底气,是它敢于掀桌子、敢于试错、敢于跟对手“互相伤害”的资本。有钱,意味着你可以把超充站的计划从吹牛逼变成现实,把研发上的坑用钱填平,把营销的声量用钱放大。
但是,有钱也可能死得更快。
真正的破局点,不在于你有多少钱,而在于你有没有真正建立起一个别人无法复制的“道”。理想过去的“道”,是“奶爸车”的精准定位。现在这个道被破了,它需要一个新的。
那个新“道”是什么?智能化。
别跟我扯什么冰箱彩电大沙发,那些玩意儿已经是新势力的标配,跟手机有听筒一样正常。未来真正的壁垒,只有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但这里的智能化,不是实验室里跑出来的数据,不是发布会上吹的牛逼。真正的智能化战场,在现实世界,在那些最混乱、最不讲理的场景里。
我一直有个暴论: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你什么时候能完美处理一个横冲直撞、不讲武德、随时可能躺下的老头乐,你的自动驾驶才算真正毕业。因为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敢不敢像比亚迪一样,搞个“智驾兜底承诺”,出了事我赔?你不敢,就说明你心里也虚。
所以,理想现在手里攥着一千多亿,站在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向左,继续在增程的舒适区里和问界们肉搏,直到流干最后一滴血;向右,一头扎进纯电的修罗场,用钱砸出一条血路。
他们选择了后者,还想把车卖到国外去。讲真,这个想法很性感。国内市场已经不是卷了,是直接快进到了“吃鸡”决赛圈,毒圈还在不停地缩。出去看看,没准中东的土豪就喜欢你这套“移动行宫”呢?
说到底,理想的这场转型,是一场被迫的自我革命。它曾经靠着对人性的洞察吃尽了红利,现在,它必须靠着对技术的信仰和钞能力,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至于最后能不能成,谁知道呢。毕竟在这个时代,活下来本身,就是一种胜利。而对于理想来说,有钱,至少可以保证自己死得比别人更体面一点,或者说,更壮观一点。这本身,难道不也是一种行为艺术吗?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