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开车最怕啥?十有八九的司机都会说:怕车子"开锅"!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发动机温度一高,轻则半路抛锚,重则直接拉缸大修。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夏天行车躲不开的话题——车辆过热怎么办?顺便把夏季用车的门道给您掰扯明白。
您要是开着开着发现仪表盘上那个红色水温表蹭蹭往上蹿,可千万别不当回事。这就像是人体发烧到40度,再硬撑就要出大事。最先要做的就是赶紧靠边停车,但记住别马上熄火!让发动机保持怠速运转两分钟,就像人跑完马拉松不能立刻躺下一样,得让冷却系统把余热带走。
这时候千万别手贱去开水箱盖,滚烫的防冻液能喷出两三米高,烫伤可比开水还厉害。正确做法是等发动机完全冷却后,用厚毛巾垫着慢慢拧开盖子。要是发现冷却液不足,先加纯净水应急,但事后必须换成正规防冻液,这玩意夏天能防沸冬天防冻,可不是随便凑合的事儿。
说到冷却液,老司机都知道要入夏前检查。但您知道吗?很多车的水箱表面糊着厚厚一层杨絮柳絮,跟给发动机盖棉被似的。拿水枪冲的时候得悠着点,太猛了容易把散热片冲歪,最好是用软毛刷先轻轻扫一遍。要是发现风扇不转,八成是温控开关坏了,这钱可不能省着不修。
空调系统也是夏天的重头戏。有些车主图省事,把温度调到最低,风量开到最大,结果发现出风口吹出来的风不够凉。这很可能是因为冷凝器太脏了,就像冰箱散热管蒙了层棉被,制冷效果能好才怪。定期清洗冷凝器很有必要,工时费也就百十来块,比烧着高油耗吹热风划算多了。
轮胎在夏天更是马虎不得。地表温度60℃的时候,胎压会随着气温升高而增高,爆胎风险直线上升。早上出门前测胎压最准,要是跑长途,每两小时进服务区摸摸轮胎温度,烫手的话就得赶紧找阴凉处歇会儿。千万别学某些人拿凉水浇轮胎,热胀冷缩反而容易造成结构损伤。
车内降温也有讲究。很多朋友一上车就关窗开空调,其实应该先开窗通风一两分钟,把积聚的热气排出去再开空调。要是停在户外,前挡风玻璃盖个遮阳挡能降20℃左右,十几块钱的小东西比什么凉垫都管用。方向盘烫手的话,用酒精湿巾擦擦能快速降温,但皮质方向盘慎用。
夏季暴雨说来就来,雨刮器要是刮不干净特别危险。别等用的时候才发现胶条老化,提前买套新的备着,换起来也就五分钟的事。要是遇到涉水路段,记住"快走沙子慢走水"的口诀,水位超过排气管就千万别硬闯,熄火后二次启动发动机基本就报废了。
最后提醒各位新手司机,夏天车里别放打火机、充电宝这些易燃易爆品。老有人觉得中控台放瓶矿泉水没事,实际上阳光聚焦能点燃纸巾,不是危言耸听。要是带孩子出门,千万检查有没有被锁在车里,每年都有粗心家长酿成的悲剧。
其实车子跟人一样,三伏天也需要特殊关照。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出远门前花十分钟看看油水电,既能避免半路抛锚的尴尬,又能延长爱车寿命。记住这些夏季用车小窍门,保证您和爱车都能清凉度夏。要是真遇到突发情况也别慌,打开双闪放好警示牌,打电话叫救援比瞎折腾强。开车说到底是个技术活,多懂点门道就少踩点坑,您说是这个理不?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素材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