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倒闭4000家!超7成门店亏钱,被骂“暴利”的4S店,会消失吗

2019年,“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的事情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甚至还入选了“十大年度质量事件”。

这件事之所以有如此热度,主要原因在于引起了广大汽车消费者的共鸣,即对4S店的不满。

在网上搜索4S店,“店大欺客”“水很深”等关联词比比皆是。而如今,4S店大规模倒闭,它可能就此消失吗?

一年倒闭4000家!超7成门店亏钱,被骂“暴利”的4S店,会消失吗-有驾

2019年4月,一则,“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的主人公某女士称,她在西安某4S店购买了一辆66万元的奔驰车。

结果新车没等开出4S店的大门,就发现发动机漏油。某女士找到负责人,要求退款或换车,但负责人说什么也不肯。

就这样僵持半个月后,负责人依然表示,只能按照汽车“三包”政策更换发动机。

但新车没开出一公里,就出现这样的问题,4S店也说不清问题根源在哪里。谁知道车子还有没有其他问题?所以,某女士坚决不接受这样的方案。

随着舆论愈演愈烈,梅赛德斯-奔驰官方、西安市场监管部门、西安税务机关纷纷出面,并一度闹上法庭。

一年倒闭4000家!超7成门店亏钱,被骂“暴利”的4S店,会消失吗-有驾

最终,某女士与车企达成换车补偿等和解协议,同时车企被处罚款100万元。奔驰汽车金融公司因外包管理违法,被罚80万元。

尽管事情得到解决,但舆论并未彻底平息,因为在镜头之外,同样遭遇4S店损害权益的消费者不计其数。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无法有效维权。

《光明日报》发表评论称:“很多人购买汽车,特别是豪车,不乏是一种身份象征,然而遇到问题要维权的话,却可能显得‘毫无尊严’。”

文章指出,消费者对汽车4S店不满已是广泛现象,“店大欺客”“套路深”等评价充斥网络。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年倒闭4000家!超7成门店亏钱,被骂“暴利”的4S店,会消失吗-有驾

1996年,中国第一家4S店在武汉问世,所谓“4S”,即整车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和信息反馈。

顾名思义,它扮演着汽车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连接角色。可在现实里,“中介”不被待见是有原因的,多数4S店并没有发挥理想的作用。

4S店最大的问题是价格不透明,并利用这个“漏洞”,从消费者手里夺利。

一般来讲,4S店从汽车厂商拿货的价格是低于指导价的,相当于汽车厂商已经支付了“中介费”。这便是4S店的收益来源。

一年倒闭4000家!超7成门店亏钱,被骂“暴利”的4S店,会消失吗-有驾

但在销售过程中,4S店又试图再让消费者掏一笔“中介费”,这笔费用可能是加在购车费里。

这就导致一座城市的同款车型,或者同家店里的同辆车在不同时间的价格都不相同。

毕竟,他们会考虑消费者的条件,讨价还价以牟取尽可能高的利润,而这显然会给消费者带来困扰。

除此之外,很多4S店会诱导消费者贷款购车,他们从中赚取金融服务费等额外收入。例如西安奔驰维权事件中,某女士就被收取了1.5万元的金融服务费。

一年倒闭4000家!超7成门店亏钱,被骂“暴利”的4S店,会消失吗-有驾

但给消费者进行贷款咨询和办理,本就是4S店的义务,额外收费是不被支持的。

整车销售环节问题重重,零配件和售后服务环节也是“重灾区”。试问那个城市的4S店没有被爆出过“以次充好、以换代修”的问题呢?极少的。

某女士不就这样被坑的吗?此外,4S店有没有对厂商进行认真的信息反馈,我们不得而知。

但利用消费者购车时的个人信息,对消费者进行骚扰,甚至非法出售消费者信息的,倒是有。

一年倒闭4000家!超7成门店亏钱,被骂“暴利”的4S店,会消失吗-有驾

人们一度把经营4S店称为“暴利”行业,这些利益有多少是抢的消费者的呢?

近两年,被消费者痛骂许久的4S店,迎来了自己的“噩梦”。

有报道称,如今超七成的4S店处于亏损状态,在重压之下,一年有约4000家门店退网。即便某些豪车品牌给予补贴,也难以挽回形势。

一个重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崛起后,厂商更注重服务质量,直营模式逐渐侵吞经销模式的市场。

一年倒闭4000家!超7成门店亏钱,被骂“暴利”的4S店,会消失吗-有驾

即便依赖经销模式的4S店依然有车源,厂商的管理也更加严格。

现阶段,汽车市场已经是“强买方市场”。消费者拥有更多的了解信息渠道和发声渠道,4S店难以再利用信息差宰客。

当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4S店大概依然存在。毕竟市场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厂商百分百直营需要投入更多成本。

但随着行业内卷,以及监管不断完善,厂商持续优化服务是必然的。

如果4S店依旧坚持从前的做法,相当于把消费者越推越远,自身的生命力必然慢慢消逝。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

参考资料

1、光明日报——“奔驰车主哭诉维权”缘何引发关注

2、山西晚报——4S店大撤退调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