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好几个朋友问我:“20万左右,有没有一辆车,既能让老婆孩子坐得舒服,又能让我自己开得上头,关键是智驾还能打个样?”说实话,以前这个问题真不好答,20万以内要么是“买菜车”代步,要么是堆配置但智驾稀烂。可现在不一样了,有这么一款车,直接把激光雷达和英伟达Thor芯片塞进了20万级的价格区间,简直是给智能驾驶“支棱起来”打了个样。
你说它是不是“车界网红”?还真不是。我亲自去试驾了一圈,从城市快速路到拥堵市区,再到高速匝道变道,它全程表现得像个“老司机”,稳得一批。这车,叫小鹏G6。没错,就是那个把“城市NGP”玩明白的小鹏,这次把家底都亮出来了。
先说外观,G6这造型,第一眼你可能觉得“嗯?有点像Model Y?”但走近一看,细节可精致多了。风阻系数低到0.248Cd,这在SUV里是什么概念?就是你高速开120,风噪小得让你怀疑车是不是没动。前脸那个激光雷达,不突兀,藏在车顶前部,像个“小犄角”,但作用可大了——它是城市高阶智驾的“眼睛”。晚上试驾时,对面车灯一照,那雷达一闪一闪的,科技感直接拉满,妥妥的“出片利器”。
坐进车里,第一反应是:这中控屏怎么这么大?14.96英寸的悬浮屏,配上高通骁龙8550芯片,系统流畅得跟玩手机似的。座椅是那种软硬适中的包裹感,跑长途不会腰酸。最让我惊喜的是,后排地台是纯平的,中间坐人也不硌脚,家用属性直接顶呱呱。后备箱空间也够大,婴儿车、露营装备塞进去轻轻松松,真有点“床车”的潜质。
说到驾驶,G6提供后驱和四驱版本,我试的是后驱版,电机最大功率218kW,百公里加速5.9秒。什么概念?红绿灯起步,旁边燃油SUV还没反应过来,你已经“上桌第一个动筷”了。动力输出线性又迅猛,单踏板模式调校得也很自然,松电门减速不会让人“晕车”。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那种“咚咚”声很扎实,不像某些电车“哐哐”响得心慌。
但真正让我“上头”的,是它的智能驾驶。全系标配XNGP,城市+高速都能用,关键是——它真敢用、也好用。我在广州闹市区实测,它能自动识别加塞车辆,提前减速避让;遇到施工路段,能自己绕行;甚至无保护左转,也能精准判断对向车流,择机通过。这哪是L2级辅助驾驶?分明是“驾驶玩具”级别的体验。
更狠的是,它用的是英伟达Thor芯片,算力高达254TOPS。这芯片原本是给百万级豪车准备的,现在直接下放20万级车型,简直是“打脸”那些说国产智驾不行的人。配合双激光雷达,感知能力直接拉满,夜晚、雨天、强光下都能稳稳识别锥桶、行人、小动物。
那它有没有对手?当然有。比如特斯拉Model Y,也是20万出头的热门选手。Model Y的优势是品牌认知度高,三电技术成熟,超充网络遍布全国。但缺点也很明显:内饰太“毛坯房”,座椅硬,后排空间不如G6;城市NGP功能虽然也有,但国内路况适应性还是略逊一筹。你说Model Y是“国民神车”,但G6更像是“懂中国路的本地通”。
再看比亚迪宋PLUS EV,性价比高,销量常年霸榜。但它的智驾系统……嗯,你懂的,基本停留在“车道居中+自适应巡航”阶段,离“城市自动驾驶”还差得远。想用激光雷达?想玩城市NGP?宋PLUS EV只能说“臣妾做不到啊”。所以如果你对智驾有追求,宋PLUS EV可能就有点“劝退”了。
还有个对手是深蓝S7,设计前卫,增程版续航给力。但它的智驾方案是纯视觉,没有激光雷达,在复杂场景下的安全性打点折扣。下雨天、逆光、夜间,纯视觉容易“看走眼”,而G6有激光雷达兜底,安全感直接拉满。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问:这车这么强,是不是价格“高不可攀”?恰恰相反。小鹏G6起售价20.99万,顶配才27万左右,而且近期终端还有补贴,部分车型“跌冒烟了”,老车主都快“气的蹦起来”了。这种价格配上这种配置,你说它是不是“真香”?
安全方面,G6也不含糊。全车8安全气囊,标配L2级辅助驾驶,车身结构用高强度钢比例超70%。动态稳定控制系统调校得也很聪明,过弯时侧倾抑制到位,不会让你“走路摇头晃脑”地开。电池安全也做了多重防护,IP68防水防尘,哪怕暴雨天也不用担心。
总结一下,小鹏G6就像一个“六边形战士”:颜值在线、空间实用、动力够猛、智驾顶流、价格厚道。它不靠品牌溢价,也不靠堆配置忽悠人,而是用实打实的技术,把20万级纯电SUV的天花板又往上顶了一大截。
以前我们总觉得,高阶智驾是30万以上豪车的专利。现在G6告诉你:20万,也能享受激光雷达+Thor芯片的“硬核”待遇。这不仅是技术的下放,更是对消费者需求的真正回应。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你会考虑在20万预算里,为“城市自动驾驶”买单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