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年咱们车圈的风向突然变化特别快?昨天大家还在聊续航、充电桩、保值率,今天就开始扎堆搞“智能”了。从自动驾驶辅助到语音操控,再到全景泊车、OTA升级,仿佛谁家车没点儿这玩意儿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科技平权”——这话听起来挺唬人,我们平头百姓真能平权到啥?现在五菱携手华为,把百万级智驾技术拿来给国民用了,咱们是不是该琢磨琢磨,这事到底是不是真革命,还是又一场堆噱头的营销戏?
为啥五菱要拉着华为一起搞事?想过没有?咱都知道华为这几年“造车不造车”的名头比谁都响,技术储备雄厚,智能化几乎成了代名词。这回五菱和华为全面升级合作,定了“三智”——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制造,你说这是两家大厂抱团取暖还是要掀真正大浪?这个问题不傻。先想想五菱是干啥的。人家的优势就是便宜、好用,人多,所以大家老说五菱是“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在新能源这块儿,五菱也跟潮流,搞出来一堆新技术,比如灵眸辅助驾驶、神炼电池,都不差劲。但说句实在的,这些始终离不开一个关键命题——谁能把最顶级智能化技术,变成普通人买得到、用得上的东西。为啥呢?因为智能化这一套,要是只有豪华车才能享受,那跟街头小白有什么关系?平权就成了空话。
再说华为,技术方面牛是牛,但要想让自己的平台、座舱、驾驶芯片真正成气候,靠“高高在上”根本打不通市场。只有到了五菱这种规模量级的企业,才能试验出“技术下沉”到底行不行。你有没有发现这几年国产车们都喜欢自夸一下“智能平权”?但你买车时会发现,真想要那些特别智能的东西,售后动不动就四五万加价,真便宜的还是有些残次品。不过这次,五菱3,000万的用户基数,加华为全栈技术,一入伙,各自的强项意义就不一样了。五菱要的是让硬核科技真正地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华为要的是验证自己的平台和产品能不能成国民刚需。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的技术前些年都“高冷”,啥自动驾驶、鸿蒙系统,最先都是搭在高端品牌和新造车势力的身上。我曾经琢磨过:为啥主流合资和自主性价比车没能第一时间“吃到”这些好处?原因很简单,地基不牢,推广风险高,加上一堆高端品牌条条框框,用户基数有限。如果五菱和华为真能把百万级的智驾技术扎根到售价十几二十万甚至更低的平民车上,那简直就像当年大家第一次用上智能手机一样,是不是会有里程碑的意义?是不是能逼着所有车企真的卷一遍配置和用料?
我们不妨大胆设想一下:万一五菱真的把华为的乾崑智驾弄到味儿,能不能真解决咱普通人在实际通勤里的交通痛点?想想看,你开个家用SUV,智能辅助驾驶帮你大城市堵车跟停,智能座舱能语音控制车内所有设备,你媳妇、你爸妈、甚至你隔壁三舅妈用起来都不费劲,这种“人人能用,人人会用”的技术,这才叫真正的平等,这才叫科技拉开“阶级”?
话说回来,大家对智能化车企嘴里的“革命”总免不了带疑惑。这几年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一窝蜂,概念炒的飞起,可落地时往往是“叫好不叫座”——你看你买的新车,各种APP、语音助手、可自动转弯变道,本事都不少,可是动不动黑屏、卡顿、一升级又出毛病。为啥?说穿了,很多“智能技术”是装样子,没法适应中国独特复杂的路况,语音不贴地气,系统交互也不顺民心。五菱和华为这次要做的就是,在中国自己的大数据和用户交互积累基础上,把智能化做到“接地气、真好用”。如果真能实现,那就不只是技术升级了,而是用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本次合作的成果要落地到宝骏华境S身上。这台新旗舰SUV会跑出多大的水花其实也可以作为观测风向标。智能化是卖点不假,但“到底能不能好用”“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无门槛上手”,这才是灵魂拷问。毕竟,普通老百姓大多数不是冲着参数买车,而是冲着实用、好开、好修,智能化得把这些基本面打牢才走得远。这么多年五菱能成为“下沉市场”的神车,不就是因为它买得起、造得好、谁家都修得了?现在加上华为的智能体系,五菱还能不能成为“全民的五菱”,就要看智能化升级是不是为老百姓服务,而不是沦为“噱头堆砌”。
你可能会问了,这是不是又要啥都学豪华品牌?其实咱不怕国产车模仿、追赶,怕的是流于表象。曾经的合资品牌也好,自主品牌也罢,要么配置坑,要么升级贵,要么用户体验蔫,用户只觉得“高科技”很唬人但不实惠。这一次,华为和五菱试图动摇“智能车=高价和高冷”的固有认知。让“科技平权”真正落地,才算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大革命。 不然,再高端也只是昙花一现,咱平头百姓吃不起,只能当个谈资。
还得讨论一个深层问题,这场下沉革命会不会让中国智能汽车格局真生变?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新能源汽车早就是一块肥肉。头部效应明显,早早入局智能化的车厂笑到最后的概率大。但以往大家怕被高价和“技术壁垒”卡脖子,一到高等级智驾普及就很难。现在华为主动“往下兼容”,五菱愿意试水技术平权,可能会倒逼其他品牌跟进。你想啊,如果三线小城市也能满大街跑着“智慧SUV”,谁还会买又贵又土的低端合资?到头来,最终会形成真正的市场淘汰与良性循环,这才是技术创新、技术下沉蓄力已久的时代红利。
不过,广大用户终只能拥抱结果。华为的系统能不能适配市场所有需求,五菱的产品能不能真正做到既便宜又不失“智能”,这些都还需要时间验证。智能汽车这业态,说白了就是“两头烧钱,中间卷技术,最后拼体验”。这次五菱选择与华为深度捆绑,是对自己多年产业积累的升级进阶,也是对“科技平权”喊话的一次真正实践。跟风“造新车”容易,真正把用户获得感提上来却难。所以说,对于咱普通用户,比起一时的新鲜劲,更该关注系统稳定、售后跟进、数据隐私、易用性和本地化体验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很多人还会疑惑,这次合作会不会只是纸面文章,雷声大雨点小?我的看法是,成还是败,不在于谁喊得响,而在于“谁能把智能体验从头到尾都做成常态而不是彩头”。技术再好,没人用、用不惯也白搭。只有中低端市场能稳定享受到智能化红利,中国车市的智能革命才真正跑通。
所以问题来了,这场“百万级智驾下沉,科技平权”大革命到底能不能走到咱每个人身边?我觉得,这既是一场产业洗牌,也是一次用户再教育。等过几年,看看满大街五菱或其它品牌的“智慧座舱”成潮流,那才算真正的人民胜利。
最后想说,五菱是人民的五菱,华为这次选择五菱,象征的其实是中国技术自信的“下沉式答卷”,不是让高科技停留在贵族舞台上,而是让咱老百姓开得起、用得上、用得好。革命才刚开始,往后的路,不再只是某几位玩家的狂欢,而是全民参与,人人能享。在下一个大潮涌来前,我们总算真有机会体验一次“科技平权”了。你,准备好了吗?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