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15万买路虎抵押车,开到西藏高原,清收员到后:你小子玩我呢?

声明:本文为虚构小说故事,请勿与现实关

王建军这辈子没见过那么亮的车标。在城郊二手车市场的角落里,那辆墨绿色的路虎揽胜像头卧着的猛兽,阳光洒在引擎盖上,把他满是老茧的手照得发白。“15万,能开能跑,就是手续有点……特殊。车贩子搓着手笑,他却没听见后半句,眼里只剩那四个圈的方向盘——那是他从砖窑厂退休后,攒了三年的念想。

男子15万买路虎抵押车,开到西藏高原,清收员到后:你小子玩我呢?-有驾

01 方向盘里的日子

王建军把铺盖卷塞进后备厢时,老伴在门槛上抹眼泪。建军啊,那车来路不明,咱踏踏实实买辆国产的不行?他蹲下来给轮胎打气,喉结滚了滚:你忘啦?当年在青海当兵,班长说这辈子得去趟纳木错,说那湖蓝得能映出人心。车贩子塞给他的文件袋被他压在坐垫下,纸页边缘卷了毛边,他只看懂抵押协议四个字,却没琢磨清抵押背后藏着的钩子。

开上路的第一个月,他像伺候祖宗似的伺候这车。每天收工先擦发动机,连轮毂缝里的泥都要用牙刷刷出来。邻居老李凑过来看热闹:建军,你这路虎够威风,就是咋没挂正式牌照?他摸出张临时牌照晃了晃,心里却有点发虚——车贩子说手续正在办,可三个月过去,电话早打不通了。

变故是在一个暴雨夜来的。他刚把车停在楼下,就见两个穿黑夹克的人围着车打转。王建军?其中一个瘦高个亮了亮证件,这车是抵押品,原车主逾期不还,我们得清收。他懵了,指着方向盘喊:我花了15万!真金白银买的!对方冷笑:抵押车不能过户,你这钱,怕是打水漂了。

那晚他在车里坐了整夜,雨刷器刮着玻璃,像在刮他的心。后备厢里的氧气瓶、冲锋衣、地图册,都是为西藏准备的。他摸出那张泛黄的老照片,是1985年在青海兵站拍的,年轻的自己站在雪山下,背后是保卫边疆的标语。照片里的人眼睛亮得很,不像现在,满是红血丝。

02 往云里开

要清收?得先问过我这双脚。王建军第二天一早就拆了车牌,往油箱里灌满油。他没告诉老伴要去哪儿,只留了张纸条:等我回来,给你带块纳木错的石头。车出市区时,后视镜里的砖窑厂越来越小,烟囱像根没烧透的烟卷,歪歪扭扭地插在地上。

他沿着京藏高速往西开,越走天越蓝,云像棉花似的挂在山尖。过了格尔木,公路两旁开始出现牦牛,车窗外的风带着寒气,他把暖气开到最大,心里却热得很。路过昆仑山口时,他下车给烈士纪念碑鞠了三个躬,当年班长就是在这儿救战友牺牲的,牺牲前还念叨着纳木错的湖。

车在唐古拉山抛锚那天,他才知道路虎也会高原反应。海拔五千多米,他抱着发动机哭,哭完又笑——清收员肯定想不到,他能把车开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过路的藏民给了他碗酥油茶,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前面就是那曲,到了那曲,离纳木错就不远了。他摸出兜里的仅剩的半包烟,给藏民递了一根,两人对着雪山抽烟,烟圈被风吹得一下就散了。

半个月后,他终于把车开到了纳木错湖边。湖水真的像班长说的那样,蓝得能把人吸进去。他脱了鞋走进湖水里,冰凉的湖水没过脚踝,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戴着白帽子,像个慈祥的老人。他从后备厢拿出那张老照片,放在湖边的石头上,照片里的年轻士兵和现在的他,隔着三十多年的时光,一起望着这片湖。班长,我替你来看湖了。他哽咽着说,眼泪掉进湖水里,荡起一圈圈涟漪。

03 清收员的高原红

李刚在那曲派出所见到王建军时,差点没认出来。眼前的老头皮肤黝黑,脸上晒出了高原红,手里还攥着个转经筒,哪像个偷藏抵押车的?王建军,你可真行啊,为了躲我们,跑到这地方来?李刚气得发抖,他从河南追到青海,又从青海追到西藏,光是机票钱就花了快两万。

王建军把他带到纳木错湖边,指着那辆满身尘土的路虎:小李,你看看这湖,再看看这车。我不是想躲,我就是想完成个心愿。他把老照片递给李刚,照片里的班长穿着军装,笑得一脸灿烂。他是我班长,当年救我牺牲的,牺牲前就想来这儿。我买这车,就是想圆他的梦。

李刚捏着照片,手有点抖。他干清收这行五年,见多了耍赖的、撒泼的,还是头次见把车开到西藏的。可这车是抵押品,我必须得收回去。他硬着心肠说,却看见王建军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一沓沓皱巴巴的钱,最大的面额是五十,最小的是一块。这是我攒的五万块,你先拿着。剩下的,我回去打工慢慢还。车你可以开走,但让我再跟它待一晚,就一晚。

那天晚上,李刚和王建军在湖边搭了帐篷。王建军给李刚讲当年在青海当兵的事,讲班长怎么教他打枪,怎么在雪地里煮面条。李刚没说话,只是默默听着,他想起自己去世的父亲,父亲也是个老兵,总说人这辈子,得有点念想。后半夜,他悄悄给公司打了个电话:这单业务,我想申请特殊处理。

04 方向盘的温度

公司最终同意让王建军分期偿还欠款,车暂时由他保管。李刚临走前,给王建军留了件军大衣:这是我爸的,你在高原上用得上。王建军把大衣裹在身上,暖和得直想哭。他看着李刚的车消失在公路尽头,转身给老伴打了个电话:老婆子,我要回家了,给你带了块纳木错的石头,可好看了。

回程的路走得很慢,王建军特意绕到昆仑山口,把班长的照片埋在了纪念碑旁。他在心里说:班长,我要回家了,以后有空,我再来看你。车过格尔木时,他遇到个搭车的大学生,女孩要去西藏支教,看着车里的转经筒,眼睛亮晶晶的:大爷,您这车真有故事。他笑了,说:车没啥故事,是开车的人有故事。

到家那天,老伴在门口等他,眼里的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你这死老头子,可算回来了!她捶着他的背,却被他身上的军大衣硌了手。这是谁的衣服?”“一个朋友的,他爸也是老兵。王建军把纳木错的石头递给她,石头被湖水泡得光滑,在阳光下泛着蓝光。

他把路虎停在楼下,每天还是会擦得干干净净,只是不再像以前那样宝贝。邻居老李又来串门:建军,这车还没被收走啊?他递过去一杯热茶:车是人家的,但方向盘的温度,是自己的。老李没听懂,他却笑了,笑得像个孩子。

05 石头会说话

半年后,李刚突然给王建军打了个电话:王大爷,我爸看到你班长的照片了,说认识他!原来李刚的父亲和王建军的班长是战友,当年在同一个兵站待过。王建军握着电话,手抖得厉害,半天说不出话。

又过了一个月,李刚带着父亲来到王建军家。两位老人见面,先是互相打量,然后抱在一起哭。李大爷抹着眼泪说:老班长当年总说,他有个兵蛋子,机灵得很。没想到啊,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记着他的心愿。王建军把纳木错的石头拿出来,放在两位老人中间:这石头会说话,它说啊,战友们都没忘。

那天,他们仨坐在路虎车里,开着车在市区转了一圈。李大爷握着方向盘,感慨地说:当年我们在青海,能有辆解放牌就不错了,哪敢想路虎啊。王建军笑着说:车不一样了,但路还是那条路,心还是那颗心。

后来,王建军把路虎还给了公司,但他没舍得卖。他在小区门口开了个修车摊,专门修二手车。每当有年轻人来修车,他总会给他们讲纳木错的湖,讲昆仑山口的风,讲两个老兵和一辆路虎的故事。

有人问他:王大爷,花15万买辆抵押车,值吗?他总会指着修车摊旁的那块纳木错石头:有些东西,不能用钱算。就像这石头,在湖边待了千百年,啥都见过,它知道啥最值钱。

夕阳下,那块石头被晒得暖暖的,仿佛真的在说话。而王建军的修车摊前,总停着各式各样的车,每辆车的方向盘上,都仿佛带着点纳木错的湖水味,带着点昆仑山口的风,带着点老兵们没说出口的念想

06 方向盘上的年轮

王建军的修车摊支起来那天,特意把那块纳木错的石头压在工具箱上。石头被太阳晒得发烫,他总说这是雪山在给它暖身子。来修车的人里,有开着破面包拉货的,有骑着电动车送外卖的,偶尔也有开豪车的,却没人笑话他守着个抵押车故事当宝贝。

这天傍晚,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把车停在摊前,车标是四个圈,和他那辆路虎有点像。大爷,能帮我看看刹车吗?总觉得有点沉。年轻人说话客客气气,王建军掀开车盖时,瞥见副驾座上放着本《西藏自驾游攻略》。

要去西藏?他随口问,手里的扳手没停。年轻人眼睛亮了:是啊,想圆我爸的梦,他年轻时候在拉萨当兵,总说布达拉宫的金顶能照透人心,可惜后来腿伤了,再没回去过。王建军手上的动作顿了顿,直起身往年轻人车里瞅,仪表盘上的里程数刚过两万,崭新得很。

去西藏啊,得给车备着氧气瓶。他蹲下来调刹车,不是给人用的,是给车。高原上发动机容易喘气,尤其你这新车,娇气。年轻人听得认真,递过来瓶矿泉水:大爷您去过?王建军指了指工具箱上的石头:去过,跟一辆路虎一起去的,那车比你这还娇气,在唐古拉山抛锚,我抱着发动机哭了半宿。

年轻人笑了,说他爸也总讲过去的事,说当年在拉萨河边洗军装,水凉得刺骨,却能看见水里的云在跑。我爸说,现在条件好了,可他总觉得,当年那身洗得发白的军装,比现在的冲锋衣暖和。王建军拧紧最后一颗螺丝,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那是因为啊,旧衣服上沾着念想,新衣服还没来得及。

年轻人临走时,王建军从修车摊底下摸出个布包,里面是半袋晒干的红景天。给你爸带着,当年我在那曲,藏民给我的,说泡水喝能治高原反应。年轻人要给钱,他摆摆手:算我给你爸带个话,就说纳木错的湖水,还跟当年一样蓝。

看着年轻人的车拐过街角,王建军摸出手机给李刚打电话。小李,你说咱这算不算,把念想传给下一辈了?电话那头的李刚在笑:王大爷,您这是开了个念想传递站啊。他对着电话嘿嘿笑,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落在那块纳木错的石头上,像给石头镶了道金边。

07 老车的新故事

入秋的时候,小区里来了辆旧解放牌卡车,车斗里装着半车白菜,司机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愁眉苦脸地蹲在车旁抽烟。王建军凑过去看,见车头引擎盖敞着,零件撒了一地。咋了?他问。汉子叹口气:老爷子留下的车,说当年开着它在新疆拉过棉花,非要修好了留着。可这零件早停产了,修了半个月,还是打不着火。

王建军绕着卡车转了两圈,手指敲了敲锈迹斑斑的车门:这是解放CA10吧?当年在青海兵站,我跟班长见过一辆,拉过冬粮,车斗里能坐十个人。汉子眼睛亮了:大爷您认识?我爸说这是1975年的车,比我岁数都大。他蹲下来摸了摸发动机:毛病不大,是化油器堵了,老车都这样,跟老人似的,得慢慢哄。

那天晚上,王建军把修车摊搬到了解放牌旁边。他让汉子回家取老爷子的旧工具,自己守着车斗抽烟,月光洒在车身上,那些掉漆的地方像星星。汉子拿来个铁皮盒,里面全是磨得发亮的扳手,最底下压着张黑白照片——年轻的汉子父亲站在解放牌前,穿着工装,胸前别着朵大红花。我爸说,当年开这车去新疆,一路走了一个月,晚上就睡在车斗里,看着星星赶路。

王建军捏着照片,想起自己当年坐卡车去青海的事。车在戈壁滩上抛锚,班长带着他们捡柴火烧水,火苗映着每个人的脸,像团跳动的希望。化油器得用煤油泡,再用细铁丝通。他找出个玻璃瓶子,倒上煤油,把零件泡进去,当年兵站的老修理员教我的,他说老车跟老兵一样,你对它上心,它就不会撂挑子。

后半夜,解放牌终于突突突地发动起来,声音像老头咳嗽,却听得汉子红了眼眶。我爸要是听见,肯定高兴。王建军熄了火,拍着车斗说:别修太新,留点旧疤,那是车的念想。就像人脸上的皱纹,都是故事。汉子给车盖上苫布时,王建军往他手里塞了个东西——是他从西藏带回来的青稞种子,用小布包包着。种在花盆里,等长出苗,就当替你爸看看高原的绿。

08 石头的新伙伴

李刚带着父亲来串门那天,王建军正在给解放牌换轮胎。李大爷拄着拐杖,往车斗里瞅了又瞅:好家伙,这老解放还能跑?当年我跟你班长,就是坐着这型号的车去的兵站,车斗里堆着棉被,我们挤在里面,冻得直哆嗦,却笑得比谁都欢。王建军擦了擦手,从屋里端出个搪瓷缸,缸子上印着为人民服务,边缘磕掉了块瓷。您尝尝这个,藏民给的酥油茶粉,我按他说的法子冲的。

李大爷喝了口,咂咂嘴:还是这味儿!当年在兵站,藏族阿妈总给我们送酥油茶,说喝了能抗冻。他指着王建军工具箱上的石头:这就是纳木错的石头?王建军拿起来递给他:您摸摸,滑得很,湖水泡了千百年呢。李大爷把石头贴在脸上,眼眶慢慢红了:老班长要是能摸着这石头,不定多高兴。

正说着,那个开奥迪的年轻人又来了,手里捧着个相框。大爷,我爸看了您给的红景天,非让我把这个带来。相框里是张老照片,穿军装的年轻人站在布达拉宫前,背后的金顶在阳光下闪着光。我爸说,这是他二十岁生日那天拍的,当时兜里揣着块酥油,说要留着等退伍了,给我妈熬奶茶。

王建军把照片摆在石头旁边,突然一拍大腿:咱给这些老物件找个家吧!他腾出修车摊旁边的小棚子,钉了个木架子,把纳木错的石头、班长的老照片、李大爷的旧军帽、年轻人父亲的照片,还有那辆解放牌的车钥匙,都摆在上面。就叫念想角,谁有故事,都能来搁件东西。

没过多久,念想角就摆满了。有送外卖小伙子放的旧头盔,说那是他跑坏的第三个头盔,攒够钱给媳妇买了金镯子;有开面包拉货的师傅放的方向盘套,说那是他闺女绣的,针脚歪歪扭扭,却比真皮的暖和;还有老李放的老花镜,说戴着它看了三十年报纸,最懂里面的家国大事。

王建军每天收摊后,都要在念想角站一会儿,像看管宝贝似的。月光洒在那些老物件上,他总觉得它们在说话,说的都是普通人的日子,却比电视剧还动人。

09 高原的风会吹过来

冬天第一场雪落的时候,王建军接到个电话,是那曲的藏民打来的。当年在唐古拉山帮他修车的扎西,说他儿子要去内地打工,想让王建军给照看着点。扎西说,您是信得过的人,就像当年的解放军。电话里的小伙子声音怯生生的,王建军赶紧说:让他来,我这小棚子能住,还能教他修车。

扎西的儿子叫罗布,皮肤黝黑,笑起来露出两排白牙,背着个比他还高的行囊,站在修车摊前,像棵刚从高原移栽来的小树苗。王大爷,我爸说您会修高原反应的车,也能修城里反应的人。王建军拉他进屋,给炉子添了煤:咱先修肚子,我让你大娘给你煮青稞面。

罗布学修车学得慢,却认死理。王建军教他拧螺丝,他非要数清楚圈数,说就像在草原上数羊,少一只都不行。有次修辆宝马,车主急着要走,催他快点,他却红着脸说:大爷说,螺丝得拧到心坎上,松了会出事。车主后来在微信群里夸:那藏族小伙子修车,比4S店还上心。

开春的时候,罗布要回西藏了。他说要把在内地学的修车技术带回去,在那曲开个修车铺,专给进藏的司机修车。我要在铺子里也弄个念想角,放内地朋友的故事。他给王建军磕了个响头,递过来个牦牛皮做的袋子,里面是块雪山融水冻成的冰,用棉花裹着,一路没化。我爸说,这是唐古拉山的冰,化了的水,能让人记着高原的干净。

王建军把冰水倒进念想角的石头上,水珠顺着石头的纹路往下淌,像在流泪,又像在欢笑。罗布走那天,小区里好多人来送他,开奥迪的年轻人给了他件冲锋衣,说:去布达拉宫的时候,替我爸再看看金顶。开解放牌的汉子塞给他袋白菜种子:在那曲种种看,说不定能长出内地的味道。

罗布背着行囊走在阳光下,影子被拉得很长,像条通往西藏的路。王建军站在修车摊前,望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高原的风其实没走远,它顺着罗布的脚步,吹到了内地,又会顺着进藏的车轮,吹回雪山,把这边的故事,讲给纳木错的湖水听。

10 方向盘会记得所有路

转眼又是三年,王建军的修车摊成了小区里的地标。有人来修车,有人来念想角搁物件,还有人就来坐着喝杯茶,听他讲西藏的故事。那辆路虎听说被公司拍卖了,买主是个喜欢自驾游的老板,特意来问王建军进藏的路线。记住,到了纳木错,别开车太近,让车也看看湖,它跑了那么多路,也该歇歇。王建军叮嘱道,像在交代老熟人。

李大爷的身体不太好,住进了医院。王建军每天都去看他,带着念想角的石头,说让老班长的战友摸摸,就像回到了兵站。李大爷拉着他的手,气若游丝:建军啊,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不是当过大兵,是到老了,还能跟你一起,把老故事捡起来。王建军抹着眼泪:故事没丢,都在念想角呢,比咱记性好。

李大爷走的那天,天很蓝,像纳木错的湖。王建军带着念想角的老物件去了葬礼,把班长的照片和李大爷的军帽并排摆在灵前。开奥迪的年轻人、开解放牌的汉子、罗布从西藏寄来的哈达,都来了。哀乐响起时,王建军突然想起当年在青海,班长教他唱的歌:雪山啊闪银光,草原啊铺绿毯,解放军和藏族人民,心连着心……”

葬礼结束后,李刚把父亲的骨灰撒在了昆仑山口,就埋在王建军班长的照片旁边。我爸说,要跟老战友做伴,继续看高原的风。王建军站在山口,望着远处的雪山,手里攥着那块纳木错的石头,风把他的头发吹得乱蓬蓬的,却吹不干眼里的泪。

回到小区,他在念想角添了个新物件——李大爷的拐杖,拐杖头被磨得光滑,上面刻着个小小的字。那天,修车摊前停满了车,有新有旧,车主们都默默地站着,没人说话,却都懂这沉默里的分量。

有人问王建军:大爷,您这修车摊,到底修的是车,还是人心?他笑了,指着那块被摸得发亮的石头:车会坏,人会老,但念想不会。就像这石头,在湖边待了千百年,啥都变了,它还在那儿,记着所有的路,所有的人。

夕阳下,王建军的修车摊前,那块纳木错的石头泛着光,仿佛真的在诉说。而每辆从摊前开过的车,方向盘上都像沾了点高原的尘土,带着点念想角的温度,在城市的车流里,继续着属于它们的故事。就像王建军常说的:车能开到天涯海角,但最暖的,还是心里的那条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