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赛博闹鬼,车主晒铁证,客服:可能是您误触了

小米汽车最近又整了个大活儿,不是发布会,是行为艺术。山东威海,一辆SU7在没人碰的情况下,自己动了。你以为是《变形金刚》?不,这是《走进科学》之赛博闹鬼。这车不是车,是觉醒了自我意识,准备去参加汽车人的独立战争了。雷总看了估计都得一个趔趄,心想我这造的是车还是机甲?坏了菜了。

小米汽车赛博闹鬼,车主晒铁证,客服:可能是您误触了-有驾

视频里,车主一家正在屋里岁月静好,门口的车突然就开始“蠕动”,像是喝醉了的大汉在找回家的路。一家人魂飞魄散地冲出去,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人肉刹车”。这已经不是智能汽车了,这是智能爹,不仅要你供着,还要时不时给你来点生命危险的惊喜,考验你的心肺功能。就问你怕不怕?

小米汽车赛博闹鬼,车主晒铁证,客服:可能是您误触了-有驾
小米汽车赛博闹鬼,车主晒铁证,客服:可能是您误触了-有驾

然后,最精彩的部分来了。车主大哥直接把监控、APP记录全甩出来了,证据链比我家的户口本还严肃。意思很明确:手机没碰,APP没登,车自己颠了。结果小米客服来了一句典中典的“可能是您误触了”。我听到这句话,太阳都得打个滑。这已经不是甩锅了,这是把锅直接焊在用户头上了。车主大哥都快气活了,手机就放在那儿,监控看得一清二楚,我误触个寂寞?难道我用意念黑进了五角大楼,再反向破解了你们的三重验证?这比特斯拉的脑机接口还科幻,建议雷总直接把我招安,别卖车了,改卖超能力吧。

小米汽车赛博闹鬼,车主晒铁证,客服:可能是您误触了-有驾
小米汽车赛博闹鬼,车主晒铁证,客服:可能是您误触了-有驾
小米汽车赛博闹鬼,车主晒铁证,客服:可能是您误触了-有驾

讲真,这个操作就很灵性。在车企的黑暗森林里,尤其是在价格战打到连桌子都快掀了的今天,承认自己的系统性BUG,就等于把脖子伸出去给友商当靶子打。比亚迪、蔚小理们正愁没弹药呢,你这不就是上门送温暖吗?所以,最好的防守是什么?是装死。只要我不回应,这事儿就没发生。只要我说是用户误触,那黑锅就有了主人。这是一种商业上的冷静,甚至冷血。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态是不存在的。

我作为一个开过好几辆所谓“智能汽车”的中年人,早就悟了。所谓智能,就是把一个本来很简单的机械问题,硬生生给你升级成一个玄学问题。以前车坏了,你去修车厂,老师傅拿个扳手敲两下就好了。现在车坏了,你得去4S店,工程师对着电脑烧香拜佛,祈祷代码不要再发癫。他们总喜欢吹什么算力,什么激光雷达,搞得跟修仙渡劫一样,仿佛安上一堆摄像头和芯片,车子就能自己悟道飞升。

但真正的考验是什么?是小区里突然窜出来的狗,是逆行的老头乐,是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疯的系统本身。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永远是防不住大爷躺得比你刹车快。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跟一个压缩毛巾讲什么道理?它不讲道理。这次小米这个“自行启动”,就是典型的玄学问题。它可能是一个隐藏极深的代码BUG,也可能是某个传感器被太阳耀斑影响了。你根本说不清楚。说起来,我昨天晚上点的外卖,那个麻辣烫也是,看着挺好,吃完直接把我送走了半条命。有时候你真的不知道哪个环节会背刺你。

所以问题的核心就变成了,当玄学发生时,你怎么办?特斯拉为什么有一帮“信徒”?因为马斯克把特斯拉塑造成了一个科技宗教。车子出问题了,信徒们会自己找理由:“这是系统在学习”、“这是在为人类探索未来铺路”。他们的核心需求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维护信仰。但小米不一样,小米的用户是典型的民粹用户,买的就是个性价比,图的就是个便宜大碗。你跟我谈信仰?我的信仰就是我的钱包。你跟我整这些花里胡哨的,还想让我自己背锅,那对不起,我直接化身雷电法王,开坛做法让你上热搜。

小米汽车赛博闹鬼,车主晒铁证,客服:可能是您误触了-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小米之前因为辅助驾驶召回了十几万辆车,高速上NOA撞施工队也闹得沸沸扬扬,这些都是“智能”惹的祸。现在又来了个“幽灵启动”。这一件件一桩桩,都在消耗用户最宝贵的东西——信任。但这种冷静是有代价的。你以为你在玩深沉,用户觉得你在玩失踪。你以为你在打太极,用户觉得你心虚得连太极拳都忘了怎么打。就问你气不气?反正我要是车主我心态已经爆了!

其实解决这事儿简单吗?太简单了。就像大V说的,把后台数据一公布,谁在说谎,一目了然。你远程启动没记录,车辆状态数据总有吧?调出来给大家看看,到底是车疯了,还是人疯了。敢不敢?目前看是不敢。

因为这背后牵扯的是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智能汽车的安全冗余到底做到什么程度了?为什么不能设计一个最底层的物理逻辑,比如“驾驶位上没人,就算收到上帝的指令,也不准启动”?这不难吧?这比你那个什么智能座舱里唱KTV重要一万倍吧?但很多车企就是本末倒置,他们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了那些用户能感知到的“爽点”上,比如屏幕多大,沙发多软,冰箱里能放几瓶可乐。至于那些用户感知不到,但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安全冗余”,优先级就得往后稍稍了。毕竟,不死人,谁会关心你的金钟罩铁布衫呢?

所以别指望什么后台数据了,也别期待什么诚恳的道歉。在商言商,公布数据承认是自己的问题,等于承认自己的智能系统是个半成品,这会直接影响接下来的销量,影响股价,影响雷总的下一次发布会。这是一个连锁反应。真正的后台数据是,承认了这一个,后面排队的BUG怎么办?所以最终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是等下一个更离谱的热搜出来,把这件事盖过去。互联网没有记忆,车圈更是如此。这才是唯一的真理。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