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一个揪心的帖子——有位宋PLUS DMi车主在回老家路上磕坏电池包,4S店维修报价两万三!
更扎心的是,他提车时觉得“县城代步用不上”就没装电池护板,结果偏偏是裸露的电池包撞上了石头。
评论区炸了:有人说护板是4S店收割韭菜的套路,有人翻出说明书强调“加装护板导致事故不保修”,还有北方车主现身说法“冬天融雪剂腐蚀底盘,护板能挡化学攻击”。
作为一个被4S店送过电机护板的老司机,我想说护板这事儿真不能一刀切。
如果你和我一样每天在县城水泥路上“三点一线”,确实没必要为0.1%的烂路概率多花几千块。
但要是你经常跑山路、工地或者住在三天两头修路的城市(懂的都懂),那块钢板可能就是电池包的“金钟罩”——我朋友去年自驾游,护板上被石头划出的火星子都能点烟,拆开一看电池包毫发无伤。
不过咱也别被4S店带节奏!
现在市面上一堆“碳纤维轻量化护板”“带散热孔合金护板”,价格从800到3000不等,这里头水分比海绵还大。
重点来了:一定要选原厂认证款!
有些第三方护板装完导致底盘异响不说,还会让电池散热效率下降10℃,夏天充电时摸一摸电池区域烫不烫手就知道是不是踩坑了。
说到底,电池护板就像手机贴膜——有人裸奔三年屏幕如新,有人贴了钢化膜照样摔碎外屏。
关键看你愿不愿意用几百块成本,给价值好几万的电池包买个“后悔药”。
特别是北方老铁们,想想冬天洒满融雪剂的“盐水路”,这钱可能比车漆镀晶实在多了。
你在用车过程中被护板救过命吗?
或者遇到过“装了护板反被坑”的糟心事?
快来评论区聊聊,点赞过百我下周直播拆解護版内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