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显示自信,让大家安心使用。”
7月9日,比亚迪官方微博直接亮出底牌,承诺智能泊车场景 损失全面兜底!
这家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宣布:即日起,中国市场所有搭载“天神之眼”智驾系统的车辆,在智能泊车场景中出现事故及损失,无需用户报保险、不涨次年保费,直接由比亚迪售后全额兜底。
这标志着比亚迪成为全球首个在量产车上实现L4级责任承诺(泊车场景)的车企。
当对手仍要求驾驶员对泊车安全保持监管时,比亚迪直接将事故责任,从用户肩上卸下,扛进了自家售后中心。明确智驾权责归属。
具体看看细则
比亚迪的承诺,身边的比亚迪车主都是点赞的。
基哥认真看了下小字部分的细则。
对天神之眼车辆智能泊车安全兜底是指:
对搭载“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车辆因泊车辅助系统异常或算法失误导致的事故,按照法律规定或司法判定应由本车承担的维修费用、第三方财产损失、人身伤害损失,由比亚迪承担相关维修或损失费用,
但不含出于和解、谅解等目的而额外支付的金额,也不含因车辆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违法违规而依法应当承担的赔偿。
翻译翻译就是,用户违法违规操作(如酒驾)、和解额外支付的费用、非系统故障导致的损失不纳入兜底。
大概就是除了方程豹豹8,所有比亚迪的天神之眼车型都能兜底了,毕竟方程豹豹8搭载的是华为乾崑智驾ADS 3.0。
比亚迪兜底
功能竞争也要责任承诺
如果你不爱泊车,对自己车技不放心,选新车的时候,会优先考虑车企来兜底的车型不?
比亚迪的兜底政策,可以说是很实在了,直接解决大量司机的长期痛点:责任模糊带来的消费恐惧。
“车自动泊车的时候,车自己撞了,责任归谁?”
比亚迪对自己的技术很自信,明确智驾权责归属,归比亚迪!根据SAE国际自动驾驶分级标准,L4级核心特征正是“特定条件下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
但在市场上,有宣称自己达到L2+甚至L3级的车企,甚至都在催促国家定下具体L3法规落地,但仍将最终责任推给用户。
一次智驾事故导致的保险理赔,可能使用户次年保费上浮10%-50%。
比亚迪的解决方案彻底颠覆传统流程。
损失直赔:因系统异常或算法失误导致的事故,涵盖维修费、第三方财产及人身伤害损失
零保险介入:用户无需报案理赔。
明确排除用户违规操作导致的赔偿责任。
这对用户最大的好处是不影响明年的保险费率。
当智能驾驶从“炫技”转向实用,责任归属,或许会成为比技术参数更关键的购买决策因素。
天神之眼C版本将智驾辅助,下放至7.88万元的海鸥身上。
天神之眼史上
最大规模的智驾OTA
比亚迪的兜底承诺正在改写竞争规则。
同步推进的天神之眼史上最大规模的智驾OTA,更显生态掌控力。
此次OTA覆盖天神之眼A/B/C三大平台,十余项功能跨越泊车、行车、安全全场景。
AEB系统在夜间80km/h可刹停侵入车道的两轮车,120km/h触发时实现两段式舒适制动。
行车场景:新增高速施工借道绕行、窄路多把掉头功能,环岛通行成功率提升40%。
主动安全:夜间80km/h时速下实现两轮车侵入紧急刹停,120km/h触发AEB时采用两段式舒适制动。
人机交互:前车加塞时自动闪灯鸣笛,首次实现车辆对外主动预警。甚至能自动识别悬空障碍物、在窄车位主动收起后视镜。
这些进化依托比亚迪全球最大新能源制造体系的支撑——上半年214.6万辆的销量规模,使智驾技术得以快速摊薄成本,实现“10万元级车型普及高阶辅助智驾”的行业奇迹。
依托超过400万辆L2+车型实时回传数据,比亚迪建成中国最大的智能驾驶车云数据库。2024年每日新增训练里程7200万公里(超越特斯拉FSD的4000万公里)。
预计2025年突破1.5亿公里/日。海量数据喂养的端到端大模型,使泊车路径规划精度达1°,窄车位泊入成功率提升至99%。
天神之眼系统自今年2月发布至今,仅用5个月就实现搭载车型保有量突破100万辆,构建起中国最大的智能辅助驾驶车云数据库。
小结
比亚迪何志奇表示:“兜底显示自信,让大家安心使用。”
技术的可靠性得到充分论证后,明确智驾权责归属,责任承诺自然水到渠成。
比亚迪以全球首个泊车兜底承诺,已经先一步,引入了将‘零风险智驾’变为购车标配,传统巨头的免责条款将彻底失去市场竞争力。
车企从“功能供应商”蜕变为“责任承担者”,比亚迪的兜底承诺,不仅是技术自信的注脚,当方向盘后的责任归属彻底翻转,智能汽车真正的普及时刻才刚破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