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注汽车圈的朋友们可能都注意到了一个事儿,华为和奇瑞合作的那个智界品牌,又有了新动作。
他们发布了两款新车,一款是全新的SUV叫智界R7,另一款是“新款”的智界S7轿车,预售价也公布了,二十五万多起步。
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心里就犯嘀咕了,尤其是那个“新S7”,感觉有点奇怪。
去年智界S7不是才刚上市吗?
当时宣传得铺天盖地,说是华为的技术集大成者,怎么这才一年不到,就又搞出个“新款”来?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而且,他们还提了个听起来挺高大上的词,叫“品牌战略2.0”。
这到底是个啥意思?
是不是意味着华为这次要更深地介入造车了?
这些问题,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一聊,把这背后的事情给大家说清楚。
要想弄明白现在,咱们得先回头看看过去发生了什么。
去年智界S7刚发布的时候,那场面可以说是相当火爆。
大家都知道,只要是华为深度参与的车,关注度就低不了。
鸿蒙智能座舱、顶尖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些华为的看家本领全给用上了。
当时发布会开完,订单量噌噌地往上涨,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
但是,问题很快就来了。
很多满心欢喜交了钱等着提车的朋友,左等右等,就是等不来车。
交付严重延迟,成了智界S7上市后最大的一个坎。
一时间,网上的抱怨声和质疑声就多了起来,大家都在问,车是好车,技术也牛,可怎么就造不出来呢?
是奇瑞的生产线跟不上,还是华为和奇瑞的合作出了什么问题?
其实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顶尖企业在刚开始合作时,必然会遇到的一个磨合过程。
咱们想想,奇瑞是什么样的企业?
它是我们国家老牌的汽车制造商,几十年来一直自己搞研发、搞生产,有自己一套非常成熟,但可能也比较传统的流程和体系。
而华为呢?
它是科技行业的巨头,做事风格完全不一样,讲究的是“快”,快速开发、快速响应、高效执行,在电子产品领域,这种速度是生存的关键。
让一个习惯了按部就班、精雕细琢的传统车企,去适应一个节奏飞快、要求极高的科技公司,这两种工作方式和企业文化碰到一起,难免会产生一些摩擦。
比如在供应链的管理上,在生产环节的协调上,在质量控制的标准上,任何一个环节的节奏对不上,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进度被拖慢。
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智界S7的交付出现了困难。
这不仅让满怀期待的消费者感到失望,也让华为和奇瑞这两家大公司的面子上有点挂不住。
可以说,智界品牌1.0的阶段,虽然技术上很先进,但在具体的生产和交付环节,确实走得不太顺。
了解了之前这个“痛点”,我们再来看这次他们提出的“品牌战略2.0”,一下子就清晰了。
这根本不是简单地发个新款车,而是对整个合作模式进行了一次彻底的、从根源上的调整和升级。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组织结构上的大变化。
新闻里说,“智界新能源公司成立,产销服一体化独立运作”。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官方,咱们把它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以前华为和奇瑞合作智界,可能更像两个公司各自派人组成的一个临时项目组,华为给技术方案,奇瑞负责把它造出来。
但这样一来,沟通起来可能隔着一层,出了问题也容易搞不清楚到底是谁的责任。
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干脆成立了一个全新的、独立的公司,就叫“智界”。
把原来分散在华为和奇瑞两边的,负责研发、生产、采购、销售、售后服务的所有人,都整合到这个新公司里来。
这样一来,大家就成了一家人,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把智界这个牌子做好。
从“合作”变成了“合伙经营”,谁负责什么,谁说了算,都清清楚楚,办事效率自然就高了,以前那种互相协调不畅的问题就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其次,是真金白银和核心人才的投入,华为的角色也从“技术赋能”变成了“主导操盘”。
这次的合作升级,可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双方明确表示,要投入超过一百亿元的资金,研发团队也要扩充到五千人的规模,这手笔相当大。
但更关键的是华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的转变。
新闻里有一句特别重要的话:“每一个环节都由华为主导、深度参与”。
这分量可就重了。
华为的余承东亲自出马,从华为内部调来了几十位经验丰富的专家,这些人都是以前在华为做出过爆款手机、手表等产品的核心骨干,涵盖了外观设计、供应链管理、质量控制这些造车最关键的领域。
这说明什么?
说明华为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提供技术和软件了。
它要把自己过去几十年在消费电子领域打拼下来的一整套成功方法论,比如那个非常有名的集成产品开发流程(IPD),还有那套严苛到近乎“变态”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完整整地搬到智界的造车过程中来。
这就像什么呢?
就好比奇瑞提供了一个基础非常扎实的造车平台和经验丰富的制造工人,而华为则派来了一个最顶尖的项目管理团队和产品经理团队。
这辆车应该长什么样,用什么供应商的零件,生产线怎么安排,出厂前怎么测试,再到最后怎么卖给消费者,怎么做好售后服务,所有这些环节,都由华为的专家团队带着奇瑞的团队一起干,并且是华为主导。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过去那种“Huawei Inside”的合作模式,几乎是向华为自己主导的“智选车”模式看齐了。
华为这是在手把手地,用自己做世界顶尖科技产品的方式,来重新定义和打造一辆智能电动汽车。
所以,智界的产品总监这次才敢非常有底气地喊出,新车是“100%纯血鸿蒙智行”,这个“纯血”的底气,就来自于华为从头到尾的全程主导。
所以说,这次发布的全新SUV车型R7和新款S7,它们不仅仅是两款新产品,更是智界品牌2.0战略变革后的第一份答卷。
它们要向市场证明,以前1.0阶段遇到的交付难、磨合不畅等问题,现在都已经解决了。
R7的推出,填补了智界在当前最火热的SUV市场的空白,和轿车S7一起,形成了一个更完整的产品组合,可以去和市场上的其他对手正面竞争。
而“新S7”的再次推出,更像是一种响亮的宣告:告诉所有之前失望过的消费者,我们回来了,这次不仅产品更好,而且生产和交付也绝对没问题了。
从25.8万元起的预售价格来看,也显示出他们要在25万到35万这个主流高端市场大干一场的决心。
这次智界品牌战略的升级,其实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一种非常了不起的特质,那就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强大执行力和进化能力。
华为和奇瑞没有回避过去的短板,而是选择了正视它,并且用成立新公司、深度整合这种最彻底的方式去改革。
这种敢于自我革新的勇气,正是我们国家产业不断升级、在全球竞争中不断向上的动力源泉。
这也表明,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布局是长期的、坚定的,它通过和不同伙伴的合作,正在不断探索和优化自己的模式,力求打造出真正能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的、有强大竞争力的中国高端汽车品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