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减分火了,司机怕扣分,刷题应付没用

有时候,我常常在想,学法减分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为啥这两年突然火了起来,成了不少司机茶余饭后闲聊的热门词?难不成,咱中国的交规、交警兄弟们真的感化了广大车主,人人都要自觉上进,争取不被扣分了?其实要是这么想,还真太天真。要说很多人参与学法减分,哪是因为多高尚,还不是被那十二分逼的,不得不走这条路。

在这事上,我有个设问:学法减分想解决的到底是驾驶人的坏习惯,还是制度本身的僵化?其实两面都有,但咱们一说学法减分,最先想到的,怕还是怎么把已扣的那几分给抢救回来。这也难怪,拿着驾照出门的,哪个心里没点犯怵?原来一脚油门心情舒畅,现在恨不得三秒一瞄仪表盘,怕个啥——怕扣分!

你说,咱这扣分系统初衷挺好,可真落在普通老百姓头上,“一刀切”就显得硬邦邦了。开车嘛,毕竟不是兜风喝咖啡,哪能不出点小错?但只要抓住一个小失误,“咔嚓”一下,你辛辛苦苦熬了一年又得重新来过。于是便有了学法减分这么个中间地带,也算是给咱这些平头百姓留了条活路。

那么,这学法减分到底有啥用?我又问自己,如果没有这个学法减分通道,大伙踢到铁板了只能认栽,什么安全意识、文明驾驶,那都是口号,最终只剩一个字——“怕”。但你把“怕违章被罚”变成了“主动学习换减分”,这怕和学之间,自有道理。你得承认,正向激励总比冷冰冰的罚单来得有温度。

可问题来了,这一套动不动就说“教育优先处罚”,真有这么人性化吗?你看,有的人说,“这纯粹是变相收割驾驶员,逼着大家学点没用的交规,刷题撑场面。”这话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我仔细扒拉了一下像最近网上大伙传得火热的学法减分必看试题,啥“路口小转弯,内侧行驶”,“虚线棱形块警告要减速”,“障碍物在中间要两边绕”,“高速公路故障要停应急车道”,大概率都是那些纯纯考记忆、考死规矩的玩意儿。

这让我想,难道说,马路安全真的就靠车主们背这些ABC、判断对错就搞定了?现实中,有多少事故,是因为不知道规则?又有多少,是“知道了,但不当回事”,“知道了,但没条件遵守”,甚至“知道了但就是不想遵守”?比如,轮胎气压过低会爆胎,雾天开雾灯穿透力更强,这其实谁不懂?可真遇到雨雾天高速,宁愿硬顶着开,还有人能遵守?

所以我有个大胆的看法:“学法减分”最大的价值,并不是“学”,而是让司机感受到再给你一次机会,自己救自己。你在驾校学了N年理论,上路一次依旧手忙脚乱,唯有“以学促改”,软刀子磨进血液里,哪天开车真就多了点警觉,少了点马虎。可如果只是为了刷题过关,根本没仔细想过这些判断题背后的逻辑,等同于“应付作业”,无非浪费时间罢了。

这里,我想对各位想靠“背题刷分”翻身的兄弟姐妹说一句大实话:你要真只是抱着应付心态去学法,顶多还记住两个“高速救援要走应急道”“爆胎和气压有关系”的屁事,时间久了,再出问题该犯的照样犯。该分怎么扣,终究还得扣。这种死记硬背,其实改变不了什么。

那咱怎么把学法减分变成真有用的事?很简单,要“真心学”,不是指站在道德高地上玩观念输出,而是“多想一层”。拿题目来说,“夜间急弯道不宜变换远近灯”,为啥?怕强光让前车、会车司机受不了,出事了咱都躲不过去。又或者,“遇到后车跟车,自己不能加速”,这是为了你自己安全,也为大家省点命。交通规则不是让你背熟了就安全了,而是让你养成下意识的习惯——该慢的时候一定慢,该让的地方别抢一时之快。这么反复咀嚼着再去考试,别说分儿能减,要真碰到类似场景,你的反应也多了几分理智。

当然,说起来简单,落到每个人身上都难。中国人守交规,看上去是学问,其实成败就一字:“管”。以前没有“学法减分”,一到年检、审验,加班补课报错一堆材料,气得唏嘘。“学法减分”了,大家都有台阶下,心情好多了,可机械刷题,没折腾明白,还是瞎忙活。最可气的是,有的考题荒唐可笑,比如“右侧是驼峰桥”,图片都能看走眼,“路口小转弯内侧行驶”,真按死规则来,路上的老司机都得完蛋。这样的题搞得大家疲于应付,反倒忘了初衷——安全、文明、守法。

记得有个哥们儿报了“学法减分”,头两天还挺上心,看视频,写笔记。到第三天,摁几下下一题,几个小时刷完三年份。你要问他记住没,他笑着说,“全靠蒙,考试就这样。” 结果后来,真遇到高速路爆胎,还是一条道走到黑,压根没用上那天刷的什么应答题。

学法减分火了,司机怕扣分,刷题应付没用-有驾
学法减分火了,司机怕扣分,刷题应付没用-有驾
学法减分火了,司机怕扣分,刷题应付没用-有驾
学法减分火了,司机怕扣分,刷题应付没用-有驾
学法减分火了,司机怕扣分,刷题应付没用-有驾
学法减分火了,司机怕扣分,刷题应付没用-有驾

所以关键不在于题目多难、多绕,而是咱到底有没有把“学法减分”作为一次自我回头的提醒——为别人负责,也是为自己负责。你要说靠“学几道题”就能让马路安全,未免有点自欺欺人。不过如果每个人,哪怕其中十分之一,能因为反复学习记住一条、两条高危场景下的急救规则或者安全底线,确实能救命。

还有人抱怨,"学法减分"其实就是给扣分多的驾驶人宽限点空间,真正恶意的老赖早就另有办法,老实人越学越晕。其实,这也说明任何制度都有它的边界。你既拿不出全场景的铁规矩,也不能指望高压下大家人人成圣。正因为如此,“学法减分”与其说是对技术的再培训,不如说是对人性、对社会善意的一次试探——你给司机留余地,他会不会自觉一些?你让路上多点温情,是不是就能少点事故?

到头来,对“学法减分”怎么看,还是看你怎么看自己。如果你只想着蒙混过关,最后的“便捷”也只能是暂时折中的温柔。要是你真信“规则是保命符”,那刷一下题,补一下知识,也许能在关键时刻派上大用场。

学法减分火了,司机怕扣分,刷题应付没用-有驾

所以,我总结一句话:学法减分不该只做给别人看,更别做给手机和系统看,这事最终是自己为自己买份保险。别让机械刷题消耗掉你本该留给安全的慎重和敬畏,否则,十二分少了,日子照样不好过。砖头题再多、套路再深,开车那条命永远不长在题库里,拴在你脚下那一脚油门里。与其背题凑数,不如多点敬畏,少些侥幸,路才会更宽。

这才是学法减分最大的意义——不是“抄答案”,也不是“躲扣分”,而是让我们重新学会尊重生命,哪怕只是从一道“路口左转小圈行驶”这种不起眼的小题开始。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