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阵亡名单”,真是比连续剧还精彩,剧情反转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你以为市场上只有蔚来、理想、小鹏这几只跑得飞快的黑马?
别傻了,那些倒下去的车企才是真正讲述血泪史的主角。
像流星划过天际一样,短暂耀眼后迅速消失,一地残骸和故事留给后来者无尽唏嘘。
游侠汽车,这名字听起来就带点侠气,但背后的故事却不怎么潇洒。
2014年,一个叫黄修源的小伙子挥舞着“中国特斯拉”的大旗冲进造车圈,PPT做得美轮美奂,“游侠X”亮相那会儿不少人直接被震惊到。
但等真车出来——哦,不,是原型车,其实就是把特斯拉Model S拆开拼凑了一番。
技术含量低到尴尬,烧钱速度倒是一秒钟都没停过,公司内部乱成一锅粥。
这场梦,只维持了不到六年,就这么嘎然而止。
有时候梦想太美,好像海市蜃楼,看见的人多,到头来连影子都找不到。
再瞧瞧赛麟汽车,这简直是资本界的一出喜剧大片。
老板王晓麟买下美国老牌赛麟,把它当成敲门砖,在鸟巢搞了个声势浩大的发布会,还请来了杰森·斯坦森和吴亦凡站台——画面感够炸裂吧?
可惜产品呢,被网友戏称为“迈迈”,一个小微型电动车,让人大呼:“这是老年代步神器吗?”
销量惨淡,员工工资拖欠工厂被查封……2020年的破产宣告结束了这场闹剧。
有些公司玩的是资本游戏,当消费者变成提款机时,“挂羊头卖狗肉”就不是夸张,而是铁一般的现实。
拜腾算是哪块心碎蛋糕里最甜又最苦的一块。
他们聚集了一堆行业牛人,从宝马副总裁毕福康到英菲尼迪前高管戴雷,一时间风光无限。
一款48英寸超大屏幕M-Byte车型一出,好多人看着科技控心痒痒。
然而办公室零食采购一年动辄千万,高档名片成本堪比艺术品,钱花出去跟流水似的,可量产始终没影儿。
在制造业面前,用土豪式浪费掩盖管理漏洞,就是自掘坟墓。
这事告诉我们:创新绝不能靠烧钱取胜,更不能忘了脚踏实地。
博郡汽车则走的是另一条悲壮路子。
本该凭底盘功力扎稳根基,却拿不到生产资质,只能用20亿投资合资换资格,还硬生生挑起重资产建厂的大梁。
当资金链断裂时,一切轰然崩塌。
这件事透露出个秘密:热情满腔固然重要,但没有商业智慧和政策灵活度撑腰,也难逃死胡同命运。
长江汽车更像是在高速公路上突然打滑撞墙。
本有双资质照应,又赶上政府补贴黄金期,大肆扩张基地布局,本可以稳健发展。
结果盯着乘用车市场盲目扑过去,各种摊铺开来的钱袋子瘦不了半分。
不久补贴退坡加市场竞争猛如虎,他们扛不住债务压顶宣布破产清算。
从侧面折射出早期新能源圈不少企业缺乏定位意识,以为跑马圈地能赢天下,却忽略守正创新的重要性。
提到前途汽车,总觉得他们有点另类。
他们不像其他同行狂奔融资或者营销,而是埋头打造国产电动超跑K50。
不过70万售价注定只能撬动小众玩家,小众撑不起庞大的投入,公司现金链断裂自然熄火。
“理想主义撞上冰冷现实”的典范,你说,这样坚持到底,是勇敢还是执迷?
绿驰汽车则彻底暴露出了吹牛不上税这回事。
从嘴炮自己拥有意大利基因,到不停画饼吸引地方政府支持,再加上没有自己的量产车型,仅靠改装别人车辆骗投资媒体,人家最后干脆吊销营业执照收场也毫不奇怪。
在监管日趋严格、市场自然筛选夹击之下,它凉透了。
而这样的灭亡案例提醒咱们一句话:面对那些只会讲故事、不干实事的人,要睁大眼睛别被骗!
知豆曾经在低速电动车领域风光无限,以亲民价格抢占城市短途需求爆棚。
但依赖国家补贴严重,没有核心升级动力;随着政策往高续航、高性能倾斜,他们掉队跌落神坛不可避免。
在吉利撤股后陷入困境并最终破产,这就是外部助推器模式脆弱性的真实写照,也是新时代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警示灯之一。
江苏敏安好似悄无声息溜走的小角色,同样拿到了“双资质”,但动作迟缓推出平庸车型,在激烈竞争中默默关门歇业。
有时候失败不是轰轰烈烈,而是静悄悄没人注意,因为消费者不会给没诚意或差劲产品机会,这是敏安踩坑留下的一笔深刻教训,无需争辩空间。
最后聊聊雷丁,那位昔日低速电动车霸主,在三四线及农村地区呼风唤雨。
然而时代变迁,新规出台,加码高速新能源方向,对传统优势形成巨大冲击。
他们虽通过收购野马试图翻身,上演攻势凌厉好戏,但烧完大量现金效果寥寥无几。
资金链断裂,如旧时代巨轮覆灭缩影,也映射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非易事,需要品牌塑造与技术革新齐驱,否则换汤不换药仍逃不过宿命厄运。
这一串倒闭企业犹如滔滔江水拍岸,有激情燃烧岁月,也充斥膨胀泡沫。
而真正活下来的人,则学会谨慎务实,将制造复杂性刻骨铭心,用时间检验每一步选择是不是靠谱。
我常感觉,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轨迹更像探险,你永远猜不到下一座暗礁在哪儿,但经历沉船洗礼才能成为驾驭狂澜的舵手。
那么,说句题外话,你怎么看这些曾经叱咤一时如今黯然退场的新势力?
留言区开张,我们一起八卦吐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