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个信息在车圈里悄悄热了起来——全新问界M7,疑似已经准备申报工信部,按这个节奏来看,大概率会在9月的秋季发布会上正式登场。
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这也该换代了。”现款M7从2022年发布至今,虽然靠着华为的光环、一波又一波的OTA升级撑了不少热度,但车型本身的短板也暴露得差不多了。既然问界M9都已经走上20+万元旗舰新能源SUV的路子,那M7作为“次旗舰”,自然也得补齐形象和产品力。
从工信部节奏来看,9月登场概率不小
我们先来简单梳理下节奏:正常来说,新车在发布前两个月左右就会进入工信部公告,方便之后量产上市。如果问界M7真准备在9月发布,那7、8月就应该完成申报流程。而目前网络上已经开始流传相关谍照和渲染图,说明动作确实在推进。
再加上此前传出问界M8纯电版也即将申报的消息,华为这波可能是想在下半年把M系列一次性做个小改款升级甚至中期大换血。从营销节奏上说,这很符合华为的一贯打法:春M5,秋M7、M8,年末再用M9稳压全场。
外观升级,走的是“M9-lite”路线?
目前关于全新M7的信息并不多,主要还是依靠渲染图和一些泄露的零部件来猜。就我目前看到的图片来看,全新M7在外观上有两个明显变化:
1. 前脸采用类似M9的分体式大灯组设计,但尺寸更小,看起来更“紧致”一些。个人感觉这是在向家族化设计靠拢,同时想从现款略显平庸的前脸中脱离出来。
2. 车侧线条更为平直,门把手为半隐藏式设计,再加上更有立体感的C柱造型,新车整体的视觉重心更高,确实比现款要显得“高级”一些。
说实话,我以前看现款M7的时候总觉得有点像放大版的小康SUV,尤其是侧面那一段弯弯绕绕的腰线设计,怎么看都不高级。但这次从谍照和渲染来看,M7似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旗舰感”,虽然还不到M9的那种霸气,但起码脱离了“家庭中大型MPV改SUV”的既视感。
不过,我还是保留点疑问:这种外观升级,究竟能不能实质性拉动用户的换购欲望?毕竟M7的用户画像偏向家用理性,光靠“脸好看”能撑起多少热度,还要看内在变化。
产品力会补短板吗?这才是关键
我开过一次现款问界M7,底盘厚重,动力输出也够顺,但你说操控多优秀吧……确实也谈不上。更重要的是,它的NVH在某些路段表现一般,车机虽然好用但依赖度过高,导致一些传统功能反而显得冗余。
所以这次全新M7能不能吸引我重新审视,关键还是看它是不是愿意“动真格”地补短板,比如:
• 底盘调校有没有更扎实?
• 车身隔音能不能上一个台阶?
• 智驾系统会不会同步M9的高阶版本?
尤其最后这一点,现在华为最值钱的,其实就是ADS 2.0。M9上市之后,问界体系的智驾已经不再是辅助性噱头,而是真能替你干活的智能“副驾”。M7如果能用上同平台方案,哪怕只下放个“精简版”,也足够拉开和理想L7、蔚来ES6这些竞品的差距了。
当然了,代价是什么?那就是价格。
价格会涨吗?参考现款M7的“套路”
现款M7起售价大约在25万元,终端优惠之后能做到23万出头。如果换代之后配置拉满,搭载更高阶智驾、用更高级的设计,那价格不涨是不现实的。
我的预测是:全新M7定价区间可能维持在25~30万之间,高配可能触及33万,但同时可能继续保留一两个“拉低门槛”的版本,用来刺激入门用户。
这套定价策略,其实和M9是一个逻辑:用高配展示产品力,用低配拉用户进场。但问题来了,M7面对的是更注重性价比的用户群,定价一旦压得不够漂亮,很可能会被理想ONE、腾势N7这些“后浪”抢走风头。
总结:观望,但值得期待
如果你最近正好在看中大型新能源SUV,问界M7确实是一个值得等一等的选项。但我建议你别急着定车,等工信部申报图一出,外观和动力信息基本就定了。再等等实车配置、价格出来后,看看问界这次到底“真升级”了多少。
一句话总结:全新M7不是简单的改款,而是一次形象重塑。如果智驾够诚意、定价不离谱,它有可能成为25~35万级别里最具性价比的家用智能SUV。
但如果只是在“换壳”,那就要掂量掂量,值不值得上车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