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H2报告:主流合资全线承压!东风日产如何凭“运营”探出新路?

近期汽车圈里一股新动向,大家伙儿都在议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那边,一份《VoCAR中国汽车经销商之声2025H2夏季版》报告,把不少行业的真实情况给摆到了台面上。

会长助理宋涛老师对此做了详细解读,我这儿听着,感觉就像是给咱们汽车流通这片江湖,来了个“把脉问诊”。

报告里说了,行业整体的综合得分是5.4分。

2025H2报告:主流合资全线承压!东风日产如何凭“运营”探出新路?-有驾

这分数听着不算低,但细品之下,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因为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这分数已经连续下滑了7回。

这说明啥?

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大家都在拼刺刀,日子不好过。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咱们那些曾经的“明星”——主流合资品牌,这次的表现可是有点“拉胯”。

报告直言,它们整体表现比行业平均水平还要差,综合得分只有5.2分。

这背后,是多重压力在叠加:终端市场价格战打得火热,经销商库存压力山大,再加上盈利模式还在转型摸索,这几样东西一搅和,日子就更难熬了。

宋涛老师也点出了合资品牌最“伤筋动骨”的地方,那就是“盈利能力”。

这块儿得分只有4.2分,比上半年还降了0.1分。

细看那些具体指标,像“盈利满意度-新车”、“品牌整体盈利满意度”、“盈利潜力信心度-新车”,得分都不足4分。

这说明,新车销售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经销商对未来的盈利更是没啥底气。

这就像一个运动员,本来体能充沛,现在却感到力不从心,比赛打起来自然就费劲。

2025H2报告:主流合资全线承压!东风日产如何凭“运营”探出新路?-有驾

就在这幅不太乐观的图景里,东风日产却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报告显示,东风日产在2025H2的综合得分达到了5.4分,跟行业平均数持平,在所有品牌里排在第七位。

虽然说它也存在“优势和短板并存”的情况,但能在当前环境下保持住平均水平,已经算是不错了。

横向对比来看,东风日产在“盈利能力”和“日常运营”这两个模块的表现尤其突出。

这两项得分都高于主流合资品牌的平均水平。

特别是“日常运营”这一块儿,比2025H1还有所增长,这对于稳定经销商的信心,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想想看,一个品牌如果运营顺畅,流程清晰,经销商自然就更有底气去面对市场的挑战。

再看和2025H1的纵向对比,东风日产的综合排名上升了3位,各模块得分也都有同比提升。

这说明,品牌在积极调整,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不过,报告也指出了,在“伙伴关系”和“品牌”这两个方面,东风日产的得分仍然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可以说是制约其进一步提升排名的关键因素。

就像一个学生,虽然整体成绩不错,但总有那么几门课需要加倍努力。

具体到经销商对东风日产的评价,厂家团队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态度,受到了不少好评,这些指标都进入了品牌“满意指标”的前列。

比如,零备件及精品部门、金融/保险部门、网络发展部门的“工作能力及态度满意度”都达到了6.7-6.8分。

2025H2报告:主流合资全线承压!东风日产如何凭“运营”探出新路?-有驾

新车、售后、二手车这些核心业务线的团队满意度,也保持在6.5分以上。

同时,经销商对“产品质量与性能满意度”的评分也达到了6.5分,这说明大家对东风日产的产品力还是基本认可的。

当然了,即便是有优点,经销商们也坦诚地指出了东风日产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

首先,在盈利方面,经销商们反映,新车进销差价的收窄,导致终端售价不断下探,经销商不得不低价处理库存。

而库存量和销售目标之间的不匹配,更是加剧了压力。

他们建议,厂家能加大盈利支持,比如调整返利政策,优化库存补贴。

此外,建立月度市场监控机制,能够更灵活地调整销售目标和库存水平。

其次,在“伙伴关系”方面,经销商们认为,商务政策的解读不够细致,区域性的市场计划也缺少经销商的参与,这使得一些变革措施的落地效果不佳。

他们希望能够联合制定区域市场占有率和推广计划,并且建立一套政策跟踪机制,让双方的合作更加紧密。

再者,在日常运营环节,经销商们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直销车或大客户车辆的管理不够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经销商的利益。

同时,一些薄弱的门店也未能得到有效的帮扶。

因此,建议明确销售的边界,合理调配资源,并建立分级的帮扶体系,来更好地支持各个层级的经销商。

最后,关于品牌建设,经销商们认为,目前的宣传存在同质化现象,特色化的用户圈层尚未形成。

2025H2报告:主流合资全线承压!东风日产如何凭“运营”探出新路?-有驾

一些走量的产品,在性价比方面也还有提升空间。

他们呼吁,品牌能够打造有特色的产品文化IP,加强针对本地用户圈层的营销活动。

同时,也需要优化产品的配置和定价策略,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这份报告里,我们看到了整个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也看到了主流合资品牌普遍承压的现状。

而东风日产,则在这样的环境下,凭借其在运营上的优势,探索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路径。

它能在综合得分上与行业均值持平,并在运营模块取得进步,这本身就说明了品牌具有一定的韧性和调整能力。

但正如报告所揭示的,东风日产也面临着“伙伴关系”和“品牌”建设方面的短板。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将可能成为制约其未来发展的瓶颈。

汽车市场从来都不是静止的。

消费者的需求在变,市场环境在变,品牌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也需要不断地磨合和进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古老的诗句,恰恰可以用来形容当前汽车行业,特别是合资品牌所处的境遇。

在市场这片“水深火热”之中,东风日产的运营优势,犹如一盏微光,指引着它在波涛汹涌的行业中前行。

它在“日常运营”上的稳步增长,就像是为经销商们搭建了一座稳固的“桥梁”,让他们在风雨飘摇的市场中,找到了一丝依靠。

2025H2报告:主流合资全线承压!东风日产如何凭“运营”探出新路?-有驾

经销商们对厂家团队专业度和态度的高度评价,也印证了这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力量。

从零备件到金融保险,再到核心业务线的团队,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让经销商们感受到了品牌的温度。

然而,正如“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即便东风日产在运营上表现亮眼,它在“伙伴关系”和“品牌”层面的不足,也如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容忽视。

当商务政策的解读不够深入,区域计划缺少经销商的参与,这种“疏于沟通,积怨渐生”的局面,无疑会影响双方的合作深度。

经销商们渴望的,是“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伙伴情谊,而非“各行其是,貌合神离”的表面合作。

对于盈利的困境,经销商们的呼声犹如“哀鸿遍野”,他们渴望的是切实的“输血”而非“画饼”。

新车进销差价的压缩,库存与销售目标的失衡,让他们的经营如同“在刀尖上行走”。

他们提出的加大盈利支持、优化返利与补贴、建立灵活的市场监控机制,都是在“救亡图存”的紧迫感下发出的呼喊。

在品牌建设上,同质化的宣传和不够突出的产品性价比,让经销商们感到“力不从心”。

他们呼唤着能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能够形成有凝聚力的用户圈层,让产品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能承载情感与认同。

正如“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只有从更长远、更全局的视角出发,才能让品牌真正深入人心。

汽车市场这片“风云变幻”的江湖,从来不缺挑战,也从不缺少机遇。

东风日产的“运营优势”或许是它当前的一张“好牌”,但能否真正“拨开云雾见青天”,还需要在“伙伴关系”和“品牌”的深耕细作上下足功夫。

你对当前合资品牌面临的困境怎么看?

又或者,你觉得东风日产的这些“运营优势”,在当下市场有多大作用?

不妨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