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车联手造“安卓”!对抗美科技霸权

开源汽车软件平台启动

6月24号,在第29届国际汽车电子大会上,一场不声不响的变革正在悄悄展开。宝马、奔驰、大众、保时捷,还有博世、大陆这些德国的大牌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一共有11家,签了一份备忘录,宣布要一起开发一个开源的汽车软件平台。

德系车联手造“安卓”!对抗美科技霸权-有驾

车企合作应对软件挑战

这些平时互相较劲的对手,现在居然在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的旗下握手言和了。会议室外的慕尼黑夜空还是老样子,但会议室里谈出来的合作框架,可能会彻底改变未来十年全球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

汽车行业现在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一辆高端车的代码量已经超过了1亿行,比战斗机的操作系统还要多。而且软件的成本现在已经占到了整车开发费用的40%以上,还在不断上涨。

“很多车上的软件功能其实用户根本用不上,也看不出有什么差别。”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总经理马库斯·博利希博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行业的问题。大家在同样的基础功能上反复投入,结果是大量的创新资源被白白浪费掉了。

德系车联手造“安卓”!对抗美科技霸权-有驾

S-CORE开源项目简介

合作的核心是一个叫S-CORE的开源项目,由非营利组织Eclipse基金会来管理。这个系统就像是“汽车界的安卓”,它用了一种很不一样的“代码优先”方式——成员企业直接贡献能运行的软件模块,而不是写一大堆技术文档。

宝马集团负责电子和软件的高级副总裁克里斯托夫·格罗特说:“共享的‘代码优先’策略,会成为我们未来产品功能创新的基础。”

根据项目的发展路线图,2026年就会推出第一个可以量产的自动驾驶软件开发工具包。因为是模块化设计,车企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扩展和定制。到了2030年,搭载这个平台的汽车就会真正上路了。

德系车联手造“安卓”!对抗美科技霸权-有驾

车企争夺软件主导权

最近,汽车行业的变革正在悄悄酝酿。梅赛德斯-奔驰的首席软件官马格努斯·厄斯特伯格说:“我们不只是在造车,而是在打造一个开放的汽车软件生态系统。现在,我们走的是‘代码优先’的路线,想在汽车软件的未来里掌握主动权。”

这可不只是技术上的调整,更像是欧洲车企对硅谷的一次反击。现在,美国那些科技巨头正慢慢控制着车载操作系统的命脉,而德国的汽车厂商们,这次是真要抢回数字化的主导权了。

博世公司负责移动出行的首席技术官马蒂亚斯·皮林博士也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开发的软件方案,可以很好地兼容各种车型、系统和供应商的技术,为未来‘软件定义汽车’铺平道路。”

德系车联手造“安卓”!对抗美科技霸权-有驾

开源合作引领汽车未来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时代,这次合作可能成为欧洲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通过共享70%的基础代码,各个品牌可以把精力放在那些用户真正能感受到的差异化功能上,这样大家都能更专注、更高效。

当德国汽车界的精英们走出签约大厅时,他们带走的不只是一个协议,而是一把打开未来汽车世界大门的钥匙。传统汽车巨头能不能顺利转型成科技公司?这场关于开源的较量,将决定未来十年全球汽车行业的格局。

德系车联手造“安卓”!对抗美科技霸权-有驾

车企合作开发基础软件的利与弊

互动话题:车企一起开发基础软件,是聪明的选择还是被迫的妥协?

支持观点:**抱团取暖才是王道!** 现在单靠一家车企自己搞软件,成本太高了,早就撑不住了。大家一块儿开发核心模块,能省下几十亿欧元的研发费用,这样企业就能把精力放在真正能做出差异化的地方,比如用户体验、智能驾驶这些。

反对观点:**联盟也可能让创新变慢!** 如果大家都用一样的底层软件,那技术就容易变得一模一样。你还能分得清宝马和奔驰开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吗?开源社区虽然好,但“群体思维”也可能让技术越来越趋同,没了个性。

中间观点:**方向是对的,但风险也得注意。** 基础软件标准化确实是大趋势,但关键是要设计得开放、模块化,不能变成新的技术垄断。否则,大家虽然一起干了,但反而限制了未来的发展空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