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又成立新公司,吉利如何下这盘智驾大棋?

车友们,最近有没有注意到一条新闻? 极氪汽车和千里智驾等股东一起成立了宁波千里浩瀚科技有限公司,前华为车BU总裁王军亲自出任法定代表人。 说实在的,看到这个消息,我心里挺感慨的。

这不只是又一家新公司注册那么简单,背后反映的是吉利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大布局。 作为一直在关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车迷,我觉得这事对咱们潜在车主来说,意味着未来的吉利系车型在智能驾驶方面会有更大突破。

智能驾驶已经成为衡量一款车是否够“聪明”的重要标准,各家车企都在这个领域发力。 吉利这步棋下得挺有意思,他们把原本分散在不同品牌的研发力量整合到一起,像是把五指攥成拳头,准备重拳出击。

极氪又成立新公司,吉利如何下这盘智驾大棋?-有驾

想想看,以前极氪、浩瀚等品牌各有各的智驾团队,现在统一归到千里浩瀚这家公司旗下,避免了重复研发和内耗,这对提升效率大有帮助。

我特别注意到,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军是华为车BU的创始人,他在智能汽车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 这就好比请来一位顶尖大厨掌勺,食客们自然对菜品更有信心。 王军带领团队从零开始构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经历,对吉利智驾业务的发展无疑是一笔宝贵财富。

车友们应该都清楚,智能驾驶研发是个既烧钱又耗时的工程。 单一车企单打独斗,压力确实很大。 吉利这种整合内部资源、联合外部伙伴的做法,在我看来是条明智之路。

今年8月,吉利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组织调整,极氪品牌智驾团队约1300人并入千里科技。 让我觉得眼前一亮的是,这次整合遵循的是“平稳过渡、高效协同”的原则,人员不用重新面试,工作地点和待遇保持不变。

极氪又成立新公司,吉利如何下这盘智驾大棋?-有驾

这种做法最大程度地保持了业务的连续性,对咱们消费者来说是好事,意味着智能驾驶系统的开发和优化不会因为人事变动而停滞不前。

那么这种整合对咱们车主有什么实际好处呢? 根据已经公布的信息,千里浩瀚已经形成了从入门级到L3级的五大层级智驾方案。 入门级的H1方案算力超过100TOPS,而高端的H9方案更是搭载双NVIDIA DRIVE Thor-U芯片,总算力超过1400TOPS。

这些数字听起来可能有些抽象,我打个比方吧。 这就像是从普通家用电脑升级到了顶级游戏主机,处理复杂路况和突发情况的能力会大大增强。

而且H9方案实现了芯片、感知硬件、算法等全链路的8大安全冗余设计,相当于给智能驾驶系统上了多重保险,即使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备份系统也能立即顶上,大大提升了行车安全。

我曾经试驾过搭载早期智驾系统的车型,那时还只能实现基本的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 而现在吉利规划的智驾方案已经能够应对更多复杂场景,这确实让人期待。

作为车主,咱们其实不关心背后的技术路线之争,更关注的是实际体验。 是否能在堵车时减轻驾驶疲劳? 是否能在高速上精准识别障碍物? 是否能在停车场自动找到车位并完成泊车? 这些才是咱们关心的痛点。

从吉利公布的信息来看,他们正在打造的智驾方案覆盖不同价位车型,这意味着不只是高端车型,连更亲民的车型也有望享受到不错的智能驾驶功能。

极氪又成立新公司,吉利如何下这盘智驾大棋?-有驾

想想看,未来花更少的钱就能体验到原本只有豪华车才有的智能驾驶功能,这对预算有限但又想体验科技魅力的消费者来说,真是个好消息。

另外,吉利在英国上市EX5纯电SUV的举动,也让我看到他们正在同步推进海外市场布局。 全球化的市场意味着更多的数据积累,而数据是训练智能驾驶系统的重要食粮。 更多的行驶数据,能让系统更快地学习和进化。

当然,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 行业普遍认为,未来三年是智能驾驶的关键收敛期,技术路线会从分散走向集中,资源会向头部企业聚集。

吉利通过成立千里浩瀚,整合内外部资源,似乎已经为这场淘汰赛做足了准备。

咱们作为消费者,乐见这种竞争,因为竞争会推动技术快速迭代,最终受益的是咱们车主。 说不定再过两三年,L3级智能驾驶就会成为很多车型的标配功能。

说到智能驾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我注意到千里浩瀚的方案特别强调了安全冗余设计,这表明他们意识到了安全在智能驾驶中的核心地位。

在实际驾驶中,一套可靠的智能驾驶系统确实能提升安全性。 比如系统对疲劳驾驶的监测和预警,对潜在碰撞风险的预判和规避,都能成为车主的好帮手。

不过我也觉得,无论智能驾驶技术如何发展,驾驶员始终要保持对车辆的控制权,人机共驾可能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流模式。

从另一个角度看,吉利这盘“智驾大棋”不只是技术研发那么简单,它还涉及到产业链整合、生态构建等多方面因素。

比如他们联合重庆产业基金、旷视科技等股东组建合资平台,这种开放合作的态度,在当下的汽车产业中显得尤为宝贵。

极氪又成立新公司,吉利如何下这盘智驾大棋?-有驾

对于像我这样经常关注汽车行业动态的人来说,吉利这一步棋下得很有看头。 它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战略调整,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从技术探索到规模化应用。

咱们作为消费者,不妨拭目以待,看看这种整合能否真正带来更好的产品和体验。 毕竟,判断一种战略是否成功,最终还要落到实实在在的车型上和驾乘体验中。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第一次体验智能驾驶功能时的情景。 那时虽然功能还很基础,但已经让我感到惊喜。 如今技术发展这么快,确实让人对未来的汽车生活充满期待。

车友们,你们觉得吉利的这步棋会改变未来智能驾驶市场的格局吗? 假如未来吉利的智能驾驶系统表现优异,会影响你的购车选择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