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H5订单猛涨,推出预生产快提,上汽华为合作受关注

鸿蒙智行尚界H5的火,估计出乎不少人的意料,包括他们自己。试想一下,8月25日开放预订、不到一个月就蹦出来10万个小订订单,这不是一般的热闹。官方还顺势打蛇随棍上:再冲5万单,补贴3000块现金,你说说,这阵势搁谁家新能源车身上不得乐开花?隔壁老蔚、小鹏、理想眼睁睁看着,也只能琢磨琢磨自己是不是得重新规划一下下半年目标。

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种“爆单”后面,到底多少是真实需求?多少是被宣传、被补贴短暂刺激起来的“热点”?就跟以前团购,一秒钟上千人拍下,真掏钱结账最后其实没几个。那现实是不是同样如此呢?别光看热闹,你要想清楚,这车最终能顺利交付、用着香,才是王道。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汹涌订单,鸿蒙智行学聪明了。不等大批量生产、一步一步磨蹭,直接挑了几个热门配置、流行颜色的车型先“预生产”。这样一来,准车主们只要下单顺利匹配,最多4周内立马就能开新车回家,这手速,感觉有点互联网抢红包的味道。可是话又说回来,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天上掉馅饼”?这批预生产的库存车,数量有限,排队手慢无,那捡漏成功的其实是极少数,多数人估计还是得老老实实继续等等。

巧的是,这回尚界H5还背着两个大招牌——一个是“华为赋能”,一个是“上汽体系出品”,把科技和传统制造业的光环全扣在自己脑袋上了。车的配置和售价也确实不寒碜,192线激光雷达、HUAWEI ADS 4.0智驾系统这些名词一听就高大上,轴距2840mm,空间不小,16.98万起预售价,你说在一堆新势力里算不算性价比很能打的选手?

可问题也来了。华为专长智能化,上汽擅长造壳子,“1+1”究竟能不能真的大于2?之前华为玩“智选车”,和赛力斯合作,被不少老用户吐槽过交付慢、体验一般,这苦水大家记忆犹新。把技术和制造捏一块儿,到底是梦想照进现实,还是两头都想强,最后结果都一般?就好比厨艺高强的大厨,加上超市采购员,未必真能炒出一碗惊天好菜。

再看消费者心态,新能源市场卷成这样,时间就是金钱。等车等三五个月的大有人在,可这几年消费者普遍没那么多耐心了,你家慢一点我就下单去别人那家,不缺你这临门一脚。现在鸿蒙智行搞“预生产快闪”,算是投其所好,重在个“快”字。但大家得拿尺子量一量,这种做法能不能真落到好处上——有没有可能首批提的都是“试水”车辆,用料、品控都没那么完美,交付体验靠不靠谱?倘若第一拨车主们反馈出来的都是槽点,什么“座椅塌陷”“屏幕死机”“智驾一塌糊涂”,那10万个订单,转头马上就变成“高开低走”的背影。

说到底,卖车跟卖手机还真不太一样。手机出新款,几个月一轮换,坏了扔一扔也就认了。可买车讲究的是周期长、使用时间久,三天两头小毛病,谁受得了?当年新能源刚兴起,敢做“小白鼠”的用户其实很少,现在中国消金市场早就被调教得“挑三拣四”,谁也不会单纯为了新鲜感付出溢价。手机快、造车也快,有没有思考过品质能不能跟得上,服务网点有没有同步提速?我要是车主,就会问一句:到时候真出啥幺蛾子,华为还是上汽,能不能把售后服务整明白,问题说清楚,赔偿兑现到位?如果做不到,那订单还能撑多久?

咱们再琢磨琢磨“鸿蒙造车”的独特优势。一帮人觉得,华为牛,因为有自己的车机系统、智能算法,电子零件啥都一把抓,让车从工业品变成了“电器”甚至算“数码产品”。这思路没毛病,可造车到底不是光拼技术,路上越来越多“全家桶”掉链子的新闻,大家都看在眼里。真正从头到尾都靠得住,还是多少得拼传统车厂的多年积累和售后体系。所以鸿蒙智行选择上汽,算是个明智搭伙。

不过,能不能无缝对接?那还真是个问号。打个比方,就像两个各有绝技的高手,一个习拳,一个使剑,怎么排兵布阵才能互补,还得慢慢磨合。到底是“技术+制造”的协奏曲,还是互相打乱节奏的乌龙球,这还真不是一句slogan能盖棺定论的。结果好才是真的好,光喊口号不顶事。

鸿蒙智行H5订单猛涨,推出预生产快提,上汽华为合作受关注-有驾
鸿蒙智行H5订单猛涨,推出预生产快提,上汽华为合作受关注-有驾
鸿蒙智行H5订单猛涨,推出预生产快提,上汽华为合作受关注-有驾
鸿蒙智行H5订单猛涨,推出预生产快提,上汽华为合作受关注-有驾

再扣一遍主题,热度终究不是口碑。这10万小订,眼下看确实很提气,这也意味着不少年轻家庭、打工人、科技发烧友愿意信鸿蒙一次,可钱真正流进账户、车顺利到手,才算是一锤子买卖落地。正经交付、开半年不出乱子,这种复购才可持续。对华为体系来说,不单单得拼智驾、车机这些表面功夫,更得拧紧螺母、盯好质检。车不是能发图晒票的理财产品,实打实是要和你生活七年十年的伙计。

而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鸿蒙智行现在的赛道和打法。毕竟,华为竖着是懂“快”,横着还能把很多事情优化到极致,这些年整个华为生态已经练得滴水不漏,只要不走“把手机那套硬搬车圈”的弯路,把交付、售后、品控、体验每一块都补齐了,未来不愁没市场。

最后,咱再问一句:你会不会等新车?你会被这种“预生产快提”打动吗?还是觉得买车是件得琢磨清楚的慢事?别忘了,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一款车是骡子是马,等大批老百姓开上路,口碑自会有公论——真有本事经得起检验,慢慢就能杀出一条血路;要是光会忽悠,敢情又是另一个圈钱故事。您怎么看呢?反正我觉得,看热闹的背后,多几个问号,多半能少踩点坑。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