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销量15.77万辆,雷克萨斯ES单月破万,上半年在华狂卖83.77万辆,2025年的丰田,用数据撕掉了“电动化掉队”的标签。这场逆袭的操盘手是一群中国工程师:他们手握研发生杀大权,把日系巨头的方向盘抢了过来。
管理层大换血,中国人首次掌权
今年初,丰田干了件破天荒的事:任命李晖为丰田中国总经理,董长征任副董事长。 这两位深耕中国车市20年的老将,终结了日方高管“遥控指挥”的时代。 一位内部员工透露:“现在连PPT汇报都不用翻译,李总拍板新车型配置。 ”
更大的变革藏在研发部门
丰田在上海车展前推出RCE(中国首席工程师)制度,让中国工程师全权主导车型开发。 铂智3X的首席工程师王磊带着团队蹲点4S店三个月,发现中国家庭想要“带激光雷达的露营车”,这才有了10.98万起售却标配126线激光雷达的铂智3X。
技术本土化,撕掉“保守”标签
丰田的电动车曾被吐槽“诺基亚画风”,如今成了合资阵营的智能标杆。 铂智3X搭载Momenta 5.0智驾系统,高速NOA和记忆泊车功能叫板小鹏;亮相的铂智7激进,鸿蒙座舱5.0支持小米智能香薰、车载支架扩展,打破生态壁垒。
电池技术也全面“中国化”。 铂智3X采用比亚迪刀片电池,热失控24小时不起火;下一代固态电池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实测能量密度比丰田自有技术高15%。 就连雷克萨斯也低头了:2027年投产的上海金山工厂,将用中国供应链造全球车型。
价格战,燃油车集体“骨折”
当赛那从加价4万到直降4万,汉兰达优惠破5万,RAV4杀进12万区间,4S店的画风变了。 “以前客户求我们插队提车,现在销售排队给客户送咖啡。 ”广州某丰田店经理苦笑着展示6月战绩:单店卖出142台车,60%是降价燃油车。
这波降价碾轧竞品:赛那+格瑞维亚6月销量超2万辆,是腾势D9的两倍;凯美瑞单月2.04万辆碾压帕萨特,雷克萨斯ES靠“降价不减配”重回万辆俱乐部。
供应链革命,中国工厂反哺全球
天津滨海新区的一汽丰田新基地里,流水线正以90秒/台的速度下线bZ5。 这座研发与生产一体化的工厂,市场响应速度提升40%。 车间主管指着一体压铸机说:“以前零件从名古屋运来要两周,现在隔壁比亚迪工厂直供电池包,当天就能装车。 ”
丰田整合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和比亚迪合资公司资源,成立ONE R&D平台。 铂智7的鸿蒙座舱方案,就是中国团队绕过日本总部,与华为敲定的。
隐形成本,亏本抢市场的代价
铂智3X顶配版(16.98万元)激光雷达成本就占车价12%,日产N7定价11.99万被曝单台亏2.3万。 经销商压力巨大:“汉兰达降5万后,卖三台车利润才抵得上去年一台。 ”
铂智3X订单积压超2万辆,有客户投诉等车超8周;日产N7因电池供应不足,6月实际交付仅6189辆,不足订单量一半。
品质博弈,32万公里耐久测试VS车机卡顿
在佛山试验场,铂智3X完成32万公里强化路试,车门开合10万次无故障,延续丰田耐造基因。 智能化体验仍遭吐槽:车主实测语音唤醒速度比问界M7慢1.2秒,车机OTA升级频率为国产车的三分之一。
渠道暗战,4S店变身露营俱乐部
上海某丰田展厅把展车换成改装版铂智3X:车顶加装帐篷、后备箱改成咖啡吧。 店长解释:“周末带客户开去崇明岛露营,当场能签5单。 ”雷克萨斯激进:上海新天地门店设AR全息舱,用华为技术演示固态电池穿刺实验。
这场由中国团队主导的变革,让丰田在2025年上半年拿下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11.5%的成绩,远超大众(5.3%)和本田(3.7%)。 当巨头学会用中国逻辑反击,汽车战争的规则已被重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