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衣保修遇阻,母女奔波记
带着闺女专程赶到4S店处理车衣问题,原本销售承诺的一年两次保修,到了现场却变成了一年两块。车上三个地方需要处理,最终只能保修两处。看着销售匆忙离开的背影,我和闺女相视苦笑。
这事还得从买车时说起。当初那位销售热情周到,详细介绍车衣保修政策时说得明明白白:一年内免费保修两次。谁能想到,真需要服务时,承诺就打了折扣。更让人无奈的是,那位销售全程板着脸,三言两语就把我们交给了维修人员,自己匆匆离去。
坐在休息室里,闺女小声嘀咕:"这人前后态度差别也太明显了。"我无奈摇头,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买卖不成仁义在。可现在,买卖做成了,仁义反倒不见了。
就在我们暗自郁闷时,转机出现了。一位工作人员主动送来咖啡和小饼干,接着又有人推荐体验肩颈按摩仪。这些贴心服务让我们的心情渐渐平复。更让人惊喜的是,维修小哥不仅认真处理了问题,还主动帮我们解决了反光镜上的划痕。
看着反光镜恢复如新,闺女开心地要请小哥喝奶茶。小哥腼腆地笑着拒绝,只是细心交代了后续事宜。离开时,我们由衷地挥手道别,之前的郁闷一扫而空。
这次经历让我深有感触。在汽车售后服务中,销售人员的承诺往往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定。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的承诺应当兑现。若承诺不兑现,可能构成欺诈行为。作为消费者,我们不仅要保留好相关凭证,更要在遇到问题时勇敢维护自身权益。
其实,好的服务不在于说得多么动听,而在于出现问题时的处理态度。那位维修小哥用专业和耐心化解了我们的不满,而销售人员的敷衍推诿却差点让品牌信誉受损。在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售后服务品质往往决定着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回程路上,闺女笑着说:"妈,虽然开始不太愉快,但最后问题解决了,还遇到好心人。"是啊,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插曲,重要的是保持平和心态。作为消费者,我们既要理性维权,也要学会看到问题背后那些认真负责的普通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