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当长安启源A06带着那个9分钟从30%充到80%的数据出来的时候,我第一反应不是牛逼,而是坏了菜了。
这帮人,彻底不装了,摊牌了。
什么叫掀桌子?以前大家以为价格战是掀桌子,配置战是掀桌子。错了,那顶多叫抢几块蛋糕。真正的掀桌子是,我直接告诉你,以后充电这个事儿,就是一泡尿的功夫。你别跟我谈什么咖啡,什么休息,什么逛商场。所有围绕“慢”建立起来的商业模式和用户习惯,我一脚给你踹回石器时代。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长安这次就是连桌子上的蜡和蜡烛都没放过。
这就是当下车圈的真实写照,一个标准的黑暗森林。不存在什么温良恭俭让,只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施压。长安启源A06,就是长安扔进15万级这个修罗场里的一颗自爆卡车,上面用红漆刷着四个大字:玉石俱焚。
我们先看这辆车在干嘛。长4885毫米,轴距2922毫米。这个尺寸,摆明了就是对着那些主流家庭用户的腰子去的。而且它还搞纯电和增程两种模式,翻译过来就是:不管你是坚定的电车党,还是摇摆的过渡派,我的射程之内,你都别想跑。这种产品策略,充满了不讲道理的粗暴。
然后,它开始整一些花里胡哨,但又让你没法反驳的东西。后备厢656升,再给你掏个81升的下沉空间,纯电版还送你一个108升的前备厢。什么概念?这车不是一辆车,它是一块压缩毛巾,你以为它只是个代步工具,一浇水,嘿,它直接给你膨胀成一个小型仓库。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这个空间利用率,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这下终于可以把不想带回家的糟心事,和不想让老婆看到的鱼竿,都塞进去了。完美。
车内38处储物空间,B柱挂钩,雨伞槽。是是是,这些东西单拎出来都不值钱。但堆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围剿。它在用无数个微小的“痒点”解决方案,试图给你营造一种“我很懂你”的错觉。尤其是那个前后排打通变平躺模式的功能,简直是典中典。车企的宣传里,这是让你在自驾游时仰望星空。但现实里,这是无数个社畜在中午逃离工位,或者跟家里吵完架后,唯一的庇护所。这种对人性阴暗面的精准打击,有时候比马力更重要。
现在,我们来聊聊那个最凶残的武器:800V高压平台和6C闪充。9分钟,30%到80%。这数字本身就是一种暴力。它在解构一个核心场景——充电。过去,充电是一件需要规划的事情,是电动车主的“原罪”。而长安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原罪”给抹了。它想把充电这件事,从一件“需要忍耐的仪式”,降维成一件“顺便就做了的杂事”。
当然,我知道,【犬儒主义的上帝视角】会告诉你,这都是理论值。现实里,你得找到支持6C的充电桩,电网得给力,电池温度得合适,旁边还没有老头乐跟你抢桩。是,现实就是这么骨感。但问题在于,营销战场上,打的不是现实,是预期。当“9分钟”这个心智钢印打下去之后,所有充电需要半小时以上的对手,都会被衬托得像上个世纪的古董。这就叫心智闪电战。你还没反应过来,你的阵地已经被贴上了“落后”的标签。
就像自动驾驶一样,大家都在堆激光雷达,堆算力,好像谁的硬件多谁就牛逼。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决定自动驾驶成败的,根本不是特斯拉的FSD,也不是华为的ADS,而是马路上那些神出鬼没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算力再高,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长安的这套IDTC智能动态扭矩控制系统,全铝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听起来很高级,像是金钟罩铁布衫。但它能防住一个突然从绿化带里窜出来的外卖小哥吗?这才是技术的终极拷问。写到这里我得承认,这个比喻可能有点飞,但你懂我意思。
所以,你看,长安启源A06这辆车,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一方面,它在疯狂堆料,用一套移动的席梦思悬架、27个感知硬件、210千瓦的电机,告诉你我很能打,我是个标准的六边形战士。另一方面,它又用一个极端暴力的“9分钟”充电,告诉你我根本不想跟你好好打,我只想用一个点,直接把你打穿。
这就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当一个市场卷到一定程度,最好的防守就是发疯。大家都在比谁的菜做得精致,我直接冲进后厨,把所有人的锅都砸了,然后告诉食客,来我这儿,我能让你三分钟吃上饭。至于饭好不好吃,不重要,因为别人家已经没饭了。
这辆车接入大语言模型,搞四音区语音识别,副仪表台还弄个智控旋钮。这些行为艺术的背后,是一种深刻的焦虑。它知道,在15万这个价位,消费者其实没什么品牌忠诚度可言。不像奔驰,奔驰最值钱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标本身,是品牌玄学。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就算告诉他刹车有问题,他也会觉得是路的问题。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长安没有这个光环。它必须像一个刚出道的练习生,拼命展示自己的唱跳rap,生怕你看不到它。它搭载地平线征程6M芯片,这个车的小脑,就是它表演“机你太美”的舞台。这简直是不讲道理!
所以,长安启源A06到底适合谁?
我的结论可能有点反常。它不适合那些精于计算的“理性消费者”。因为真正的理性,会让你在等待中发现这套体系的无数个现实BUG。
它最适合的,是那些被现有电车生态“伤害”过的人。比如,在高速服务区充电排队一小时,结果被后来的车插队的人;比如,为了迁就充电时间,不得不在商场里无聊闲逛两个小时的人;再比如,因为续航焦虑,连空调都不敢开,最终把自己冻感冒的人。
对于他们来说,长安A06提供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种“复仇”的可能。一种“爷以后再也不受这鸟气了”的情绪价值。这个价值,比那几毫米的膝部空间,比那个B柱上的挂钩,来得重要一万倍。讲真,有时候我觉得车企对家庭的理解,就停留在多挖几个储物格上,挺悲哀的。
最终,在今天的市场,一个产品想要活下来,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成仙,就是成为奔驰特斯拉那样的“信仰图腾”。成盒,就是泯然众人。而长安启源A06,它选择了一条更危险的路——成魔。它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试图炸开一个缺口,用极致的效率,去对抗那些已经固化的品牌玄学。
这条路能不能走通,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当一个老实人开始不讲理的时候,整个牌桌上的气氛,就彻底变了。就问你怕不怕?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