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琳
编辑|冒诗阳
9月28日,别克至境L7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限时权益价16.99万至21.59万元。作为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的首款量产车型,至境L7定位中大型增程豪华轿车。
在竞争最激烈的20-30万元新能源市场,别克没有采取保守的跟随策略,而是以一步到位的定价和全面本土化的技术链,发起了对主流市场的冲锋。
比如在价格上,至境L7此次上市的限时权益价较预售价大幅下调,展现出别克抢占新能源市场的决心。5款配置车型覆盖16.99万至21.59万元价格区间。
卡位主流B级车市场,以C级车的尺寸和配置,打入B级车的价格带。车身尺寸达5032/1952/1500mm,轴距3000mm,达到C级轿车标准。
至境L7的上市对别克品牌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薛海涛坦言,过去三年,别克经历了发展的最低谷,至境L7承担着为别克开启新能源时代的重任。
补齐新能源与智能化的短板后,别克在至境 L7 这款车上得以发挥底盘、发动机、电池等技术长板,凭借造车底蕴以及优秀的品质、操控,与新势力品牌正面竞争。
至境L7最根本的转变在于研发模式的革新。这款车完全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完全面向中国市场。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曾瑜指透露:“过去,美国通用也有困惑,为什么不用我的东西,一定要自己去开发一套?”
这种转变得益于通用汽车总部对中国团队自主权的增加。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王晨东透露:“这次董事会北美对我们的态度有一个关键词就是信任,对于我们在中国整个打法和产品非常信任。”
至境L7基于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全栈自研的“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打造。
该架构具备超强拓展能力,可实现MPV/SUV/轿车3种全车身形式,纯电/插混/增程3种全新能源技术,以及前驱/后驱/四驱3种全驱动方式研发生产。
在至关重要的智能驾驶领域,至境L7选择了本土头部供应商。车型全球首发搭载基于端到端“强化学习”的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
“通用与上汽都是Momenta的投资方,更重要的是,他们看中我们在底盘、转向等整车控制上的深厚积淀。”王晨东解释,辅助驾驶不是简单的软件输出,而是要让算法与车辆的整车控制之间匹配,这是上汽通用的长板。
“逍遥智行”辅助驾驶系统提供包含“无断点”城市NOA、业内首批“不停车一键泊入”在内的全场景辅助驾驶功能。
在智能座舱方面,至境L7首发搭载高通最新一代SA8775P芯片,拥有72 TOPS的NPU神经算力,配合50吋全景AR-HUD抬头显示系统及15.6吋智能中控屏,构建了沉浸式智能座舱体验。
智能化领域追上新势力的同时,至境L7凭借自研的“真龙”增程系统,精准瞄准了增程市场的技术痛点。薛海涛分享:“别克在调研中发现两大核心痛点:一是亏电状态下车辆加速表现明显下降,反应迟滞;二是增程器启动时噪声较大,影响车内静谧性和舒适感。”
针对这些痛点,至境L7搭载的“真龙”增程系统采用252kW行业最大功率增程单电驱,提供相当于3.0T V6发动机的动力,亏电状态下加速差异少于0.1秒。
车型纯电续航达302km,综合续航高达1420km,满足90%以上用户城区通勤一周一充的纯电用车需求。
同时,至境L7支持130kW快充,30%至80%补能仅需18分钟,有效解决了增程车型的补能焦虑。
在产品规划上,至境L7选择了差异化路径,避开竞争已白热化的增程SUV市场,切入增程轿车这一“蓝海”赛道。
“当前增程SUV市场的确是主流,月销1万辆、2万辆以上的新能源车基本都是增程车型。但也从侧面说明SUV市场的竞争已非常激烈。”薛海涛分析,“增程轿车市场仍存在空白,这并非消费者没有需求,而是多数品牌认为轿车市场挑战更大。”
然而,至境L7面临的市场挑战不容小觑。20-30万元区间是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地带,比亚迪、小米、小鹏、特斯拉等品牌各自凭借技术积累、品牌光环或用户生态构筑了护城河。
至境L7的推出,对于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时代战略转型具有象征意义。
卢晓强调,未来12个月会有6款至境车型投放市场,“这些新能源产品的目标肯定都是盈利的,而且都会加持新一代的智舱、辅助驾驶技术。”
到2026年,上汽通用汽车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占比目标达到50%以上,到2027年达到60%。
中国团队主导、本土供应链支持、全球化造车底蕴,成为别克品牌在智电新赛道上的核心武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