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bZ4X最近的全球升级,这事儿吧,你不能当一个普通的产品迭代来看。你得把它当成一个中年优等生,突然发现自己卷不过隔壁班的体育生,心态崩了之后,开始胡言乱语,病急乱投医。丰田,这个在燃油和混动领域当了几十年三好学生的老大哥,在纯电这个新赛道上,不装了,摊牌了,它也开始“发疯”了。
先看日本本土,丰田直接疯了。新款bZ4X的WLTC续航直接给你干到746公里。746公里是什么概念?就是从东京开车到大阪,一个来回都不带喘气的。要知道日本那旮沓,之前大家普遍觉得500公里续航就顶天了,因为地方就那么大点,你整个超长续航,跟在澡堂子里开航母一样,纯属不务正业。所以丰田搞这么个数字,真的是给用户用的吗?不是。
这不是造车,这是在搞一种续航玄学,一种续航上的“金钟罩铁布衫”。这操作的潜台词,是对着所有本土消费者和竞争对手的一场大型行为艺术,主题就是:“你们不是说我丰田搞纯电不行吗?你们不是嘲笑我bZ4X续航短吗?来,746公里,加大加大加大!就问你怕不怕?”这纯纯的面子工程,属于是给本土父老乡亲的一个交代:“看到了吗?我不是不行,我只是之前不想”。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然后镜头一转,到了北美市场,丰田老师的精神状态就更值得关心了。它没有去卷那个虚无缥缈的续航,而是做了一个让所有同行看了都得傻眼的操作——直接把充电口换成了特斯拉的NACS。这操作翻译过来就是:不装了,摊牌了,我打不过马斯克,我选择直接给他磕一个,拜入他的门下。这简直是把脸伸过去让马斯克扇,还问他手疼不疼!
要知道,这意味着全北美的丰田bZ车主,都能用上特斯拉密密麻麻的超级充电站了。讲真,我作为一个曾经的丰田车主,对丰田的理解就是两个字:实用。丰田最牛逼的不是技术,是它总能在你觉得它要完蛋的时候,用一种极其不要脸但极其有效的方式活下来。就像一个商战剧里的大反派,所有人都以为他要被主角光环干掉了,结果他反手就把主角的公司给收购了当食堂。在美国,充电便利性就是天。丰田这一招,等于直接找到了补能网络的“任意门”,把最大的短板,瞬间变成了长板。这个改动,比单纯加续航更能驱散用户头顶的那个“充电幽灵”。这不是技术升级,这是投诚,是闪电战式的投诚,是“曲线救国”的典中典。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丰田比作一个心态崩了的中年人,可能有点侮辱中年人了。中年人崩了是默默喝酒,丰田崩了是开全球发布会。
至于国内和欧洲市场,就有点像是顺带一提了。欧洲搞什么均衡,提升驾驶性能,这玩意儿最玄学,好不好开全凭一张嘴。而在国内,广汽丰田的铂智4X,突出一个“务实”。但问题来了,现在的国内市场是什么环境?是黑暗森林,是修罗场,是你死我活的“道诡异仙”片场。在这里,车企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你不大喊一声“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直接把餐厅爆了,你连上桌吃饭的资格都没有。你这点“务实”,在那些动不动就掀桌子的新势力眼里,就是还没开始练气的凡人。你跟他说你要筑基,他直接掏出核弹问你基在哪。
所以,丰田这次全球“精神分裂”式的升级,本质上是一种求生本能的极致体现。它终于悟了,纯电市场根本不存在什么全球统一标准,也不存在什么技术上的最优解。存在的,只有不同地域,不同用户群体的“信仰”和“痛点”。
日本用户缺的不是续航,缺的是对国产纯电龙头地位的信仰。所以丰田给他们一个数字图腾。
美国用户缺的不是车,缺的是充电的便利和安全感。所以丰田直接跪倒在特斯拉的充电桩下,用尊严换来了用户的方便。这是一种多么痛的领悟。
而中国用户,他们什么都不缺,他们见过的骚操作比车企的PPT还多。他们要的是一个“神迹”,一个让他们觉得“买这个就赢了”的理由。讲真,有时候我觉得车企的产品经理,比我们这些写稿的还能胡扯,我们至少还收钱,他们是真信自己画的饼。
所以,丰田的全球策略,与其说是“精准投喂”,不如说是“精准投降”。向日本市场的面子文化投降,向北美市场的基建现实投降,而在中国市场,它还在犹豫要不要投降,以及向谁投降。
丰田的策略对不对?对。但能过,就是能过。可是在电车这个牌桌上,最终赢的,往往不是最会打牌的,而是那个突然掀桌子,并且兜里真有炸弹的。丰田现在学会了怎么打牌,但它看起来,不像是有炸弹的样子。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