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车党破防,车企暴论预警,新能源渗透率或达75%!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放话说,预计到2025年,也就是明年,咱们国家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能达到75%。

这话一出来,可真是炸了锅。

开油车的朋友们听了心里可能有点不是滋味,感觉自己的车快要被时代淘汰了,以后加油站是不是都得关门了?

油车党破防,车企暴论预警,新能源渗透率或达75%!-有驾

而那些早就买了电车的朋友们呢,则觉得扬眉吐气,认为燃油车的时代马上就要翻篇了。

那么,这个75%的目标,到底是行业大佬高瞻远瞩的精准预测,还是为了给自家品牌造势吹出的一个牛?

这事儿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看看现实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首先得承认,这两年新能源车的发展势头确实非常猛。

大家应该都还有印象,就在去年,咱们国家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也就是新卖出去的车里头新能源车占的比例,头一回超过了50%。

这个数字当时让很多人都惊了,意味着市面上每卖出两台新车,就有一台是挂着绿牌的。

从那以后,新能源车的销量就一直压着燃油车打。

到了今年四月份,有些统计数据甚至显示,这个比例一度超过了53%。

光看这个数据,感觉燃油车真的快要没戏了,75%的目标好像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但是,咱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得往深了挖一挖。

油车党破防,车企暴论预警,新能源渗透率或达75%!-有驾

这个超过一半的新能源车里,到底都是些什么车呢?

这里头的门道可就深了。

如果我们把这些所谓的新能源车仔细分分类,你就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在所有卖出去的新能源车里,真正一点油都不烧的纯电动车,其实只占了不到三成。

那剩下的大头,超过七成的车,实际上是咱们常说的“油电混合”车型,包括插电混动和增程式混动。

说白了,这些车虽然挂着绿牌,能充电跑,但它们肚子里还都装着一台发动机,也需要去加油站加油。

所以,现在新能源车市场之所以这么火爆,很大程度上是这些“既能吃草又能吃料”的混动车在背后撑着。

它们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太懂得咱们中国老百姓的实际需求了。

一方面,它们解决了纯电动车最大的痛点——续航焦虑。

油车党破防,车企暴论预警,新能源渗透率或达75%!-有驾

你平时上下班,在城里开,完全可以当纯电车用,充一次电跑个一两百公里,电费比油费便宜多了,车开起来又安静又顺溜。

可一到逢年过节要回老家,或者想来个自驾游跑长途,你也不用提心吊胆地到处找充电桩,更不用担心在高速上排队等充电。

没电了?

直接开到加油站,五分钟加满油接着跑,跟开油车一模一样,心里特别踏实。

就拿比亚迪的DM-i混动技术来说,它简直就是个教科书级别的例子。

它的车在有电的情况下,开起来就是个电车,发动机基本不工作。

等电用完了,发动机启动了,但主要任务是发电,而不是直接驱动车轮,所以油耗特别低。

像秦PLUS DM-i这样的车,就算不充电当油车开,一箱油也能跑上千公里,百公里油耗才三个多点,比很多以省油著称的日系车还省。

更关键的是,比亚迪直接把这类混动车的价格打了下来,做到了和同级别的燃油车一个价,也就是所谓的“油电同价”。

你想想,花同样的钱,你能买到一台更省钱、动力更好、还没有里程焦虑的车,那些传统的合资品牌燃油车能不难受吗?

油车党破防,车企暴论预警,新能源渗透率或达75%!-有驾

所以说,现在不是燃油车不行了,而是出现了一种比传统燃油车更好的“燃油车”,也就是混动车,它把传统燃油车的市场给抢了。

搞清楚了这一点,咱们再回过头来看那个75%的目标,就会发现实现起来挑战不小。

因为要达到这么高的比例,光靠混动车是不够的,纯电动车的销量必须得有巨大的飞跃。

但目前来看,阻碍大家购买纯电动车的几个老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续航焦虑和充电难,依然是悬在很多消费者头上的两把剑。

虽然我们看到充电桩的数量在飞速增长,但在大城市里还行,一到了三四线城市、广大的乡镇农村,或者想去西部、北部这些地广人稀的地方,找个能用的快充桩比找个公共厕所都难。

一到冬天,尤其是在咱们东北地区,电池性能衰减得厉害,续航里程打个对折都是常事,充电速度也变得奇慢无比。

很多人在网上调侃的,冬天开电车不敢开暖风,车主穿着羽绒服在车里冻得哆哆嗦嗦的场景,虽然夸张,但也反映了现实问题。

再加上时不时就能在新闻上看到的电池自燃事件,虽然发生的概率极低,但每一次都会加重人们心里的不安全感。

相比之下,燃油车之所以还有这么多拥趸,就是因为它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给人一种靠谱、稳妥的感觉。

油车党破防,车企暴论预警,新能源渗透率或达75%!-有驾

加油方便快捷,全国各地加油站随处可见。

车子本身皮实耐用,就算出了点小毛病,随便一个路边修理厂都能搞定。

在极端天气下的表现也更稳定。

这种深入人心的可靠性,是目前的新能源车,特别是纯电动车,短时间内难以完全取代的。

甚至连国家工信部都明确表示,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同时,也要推动内燃机技术的进步。

这其实就是国家在告诉我们,燃油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还有它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不会被轻易一刀切地淘汰掉。

所以,未来的汽车市场,更可能是一个新能源车和燃油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的局面,而不是简单的谁取代谁。

新能源车肯定会继续发展壮大,尤其是在城市通勤、家庭购买第二辆车等场景下,它的优势会越来越突出。

随着电池技术不断突破,充电网络越来越完善,它的市场份额肯定会继续扩大。

而燃油车也不会就此消失,它会慢慢地退守到一些特定的领域。

比如,对可靠性和续航要求极高的长途货运卡车、工程机械;冬季气候极其寒冷的地区;充电设施建设非常滞后的偏远乡村;以及那些追求纯粹机械驾驶乐趣的性能车和跑车市场。

在这个过程中,混动技术就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角色,它像一座桥梁,连接了燃油和纯电两个时代,让消费者能够平稳地从旧习惯过渡到新体验。

这个过渡期会持续多久,最终还是取决于纯电技术本身的发展速度,看它什么时候能真正做到让所有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放心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