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问界智能驾驶升级缓慢,部分车主未收到推送,官方道歉但没定

谁说科技行业都是光鲜亮丽的爽剧主角?一到现实生活这块“剧场”,分分钟又是另一幅面孔。

前脚刚被华为和问界联合“智能驾驶升级”这个大饼晃得眼都花——八月宣布,九月份要推送全系问界升级顶级ADS 4自动驾驶系统。

后脚一看,咦,小部分车主刷屏晒新功能,M5和老M7的朋友却连消息都没收到。

你看看,这画大饼的速度快过高铁,可落地的节拍,慢得像堵车高峰——是不是有人也跟我一样,脑海浮现那句经典:“你承诺过的快乐,怎么迟迟不来?”

智能驾驶升级,噱头有了,体验没跟上,这事儿搁谁身上,心里还不得憋着一口气。

说个实在的,买车这事儿,本来已经是花了大价钱的心理拔河战。

谁都想着花点银子,能享受点“科技红利”。

广告里吹得天花乱坠,高阶自动驾驶、AI模型、激光雷达,听得人心中小鹿乱撞。

但真到了使用环节,发现自己的“小宝贝”还停留在“半自动”阶段,自动驾驶遥不可及,跟预期落差不要太大。

尤其那种掏了真金白银、满心欢喜等新系统推送的用户,感觉自己被骗了一把。

“说好升级,怎么我就没份?”估计这时候也有车主在家里抓耳挠腮,质问客服,被官方道歉搪塞两句,又能如何?

转念一想,这不就是典型的“画饼充饥”,站在科技圈的顶楼吆喝:“高阶自动驾驶,全系标配。”

结果送来的,还是那碗“咱们再等等”。

这酸爽,不是AI能体会的,得是揣着钱包买了车的朋友才能懂。

再扒拉扒拉,华为那头和问界这边谁能说得清?

华为号称乾崑ADS 4开发者,技术含量堆到天花板,问界则把这些黑科技往车上一塞,说走就走的旅行几乎只差它一键启动。

华为问界智能驾驶升级缓慢,部分车主未收到推送,官方道歉但没定-有驾

但截止10月初,只有M9全系都升级了——也是风光无限。

M8部分用户也收到了推送。

老M5和M7就像学渣期末等成绩:盼着老师叫名字,永远轮不到自己。

余承东亲自下场承诺,产品总监都出来道歉了,事隔月余,还是没个准信。

问题到底卡在哪了?

明面上说审批程序复杂,自动驾驶监管苛严,还牵扯一波安全、数据、合规之类的大事儿。

多部门联动,谁都得点个头,这效率嘛——琢磨琢磨,可能跟等你们小区物业报修一样,“排队,别催,早点给你办”。

也有说技术硬件没达标,说白了,吹得再玄乎,真要把系统安全放第一位。

讲真,乾崑ADS 4这个名字听上去比国产偶像剧男主还拉风。

四个版本,啥SE基础、Pro增强、Max超阶到Ultra旗舰,层层递进,有种选套餐点外卖既视感。

技术亮点拉一车:WEWA架构,AI难例扩散模型,高精度激光雷达——一眼望去全是高智商词汇。

我上手操作APP也就能点开自动泊车按键,别说深究算法了。

但是,再高阶,不落地都是空中楼阁,技术的PPT永远比车主的现实飘。

谁都想做新时代“车圈玩家”,结果忽然明白,车还是得自己握方向盘,“智能驾驶”变成了小区广场舞背景音乐,偶尔听着热闹,跳起来还是得靠自己。

这时候,谁还敢给厂商轻易点满信任?

不光用户郁闷,华为和问界自己的脸也挂不住。

搞科技圈的没点诚信,你以后让老百姓怎么下单?

承诺变满天星,宣传海报成马赛克,用户被动吃瓜,售后应接不暇——这对品牌伤害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缓回来。

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

一旦砸在地上,收也收不回。

好多车主估计都跑路投诉了,网上一问都是“这功能到底啥时候能来”。

企业再宣传时,真得多琢磨一点,光亮丽外壳不管用了。

核心功能跳票,不如少吹点牛,大家都心安理得。

华为问界智能驾驶升级缓慢,部分车主未收到推送,官方道歉但没定-有驾

大家也不是傻子,车友群、论坛、贴吧每天都像“侦探剧”,各种猜测冒头:是不是审批没过?

是不是有哪个环节玩掉链子?

有没有可能技术指标太难达标?

甚至有阴谋论说,竞争对手搞事情,拖慢审批流程——这个观点吧,也不是没道理,毕竟行业内卷到飞起。

管你是谁,吃瓜群众有一百种花样解读,企业嘴硬一百次,用户都认了。

但用户等产品不只是等升级,还等诚信。

像是考试老师提前说“这次一定发奖品”,结果成绩一发没你的名字,教室里气氛一下降到冰点。

这种心理落差,说小了是等盼失落,说大了就是信心坍塌。

后边那点,官方道歉都出来了,但道歉不是灵丹妙药。

真要恢复品牌形象,还是得靠实际操作。

不然一次两次之后,再好的“智能驾驶”,也只是车圈里的段子。

等风传遍,谁还信?

此外不得不说,车主们也变得更谨慎。

以前一听“智能驾驶升级”,眼睛放光,钱包准备好。

现在遭了一回“变相跳票”,都改成:“不如我再等两个月?”

买车之前各种评测帖刨根问底,有条件还真的去门店反复确认,“你们这次真能升级吗?”

销售顾问估摸着也要多练几场嘴皮子的功夫,毕竟大家都不傻,谁都怕买了个“半成品”,回家想起来心里发慌。

说到底,这智能驾驶审批速度,还是有赖部门能高效点。

国内对自动驾驶的监管,还真不是随便敲个章就能完事。

流程复杂,安全兜底,数据合规层层把关,企业得拼技术,也得拼耐心。

华为和问界这样大厂都得慢慢等,别的厂商还不得“慢慢熬”?

这事儿过后,下回厂商再宣传“重磅智能升级”,用户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承诺要落地”。

华为问界智能驾驶升级缓慢,部分车主未收到推送,官方道歉但没定-有驾

实在不行就别提前画饼,把用户当筹码。

相信大部分消费者都懂:技术再牛,体验不到一切为零。

PPT嘛,看看热闹,并不傻是真的。

其实,通观整个事件,技术变革带来的不确定感,跟用户期盼里的坚守信任也有正面撞击。

大家不是非要一步到位,但你承诺过,别拖着不兑付,那谁能受得了。

车企也该琢磨琢磨,短期宣传能带来口碑?

不如做好服务,实打实地把功能推送到位。

别最后用户用脚投票,品牌伤了十年也难修复。

咱们开车,最怕的不是技术不过关,而是“承诺打了水漂”。

等着升级、盼着推送、干着急还是现实握方向盘,这才是最闹心的。

技术本该做后盾,可不该变成“空头支票”。

企业该学会怎么真正守住承诺,别让“画饼式智能升级”持续上演。

只有把用户当成真的朋友,品牌路才能走远。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说好升级结果没影”的事?

开聊吧,大家都说说,什么才算企业真正的靠谱!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