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无赢家!汽车业反内卷攻坚战:破局与出路
一、内卷之殇:繁荣表象下的行业失血
销量飙升。利润骤降。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4.3%,今年一季度再探至3.9%的历史冰点。经销商更苦不堪言——41.7%的4S店亏损,4419家门店倒闭,库存系数高达1.71(超警戒线)。
价格战像一剂毒药。车企亏本甩卖:成本10万的车卖9万,每售一辆血亏1万。上游供应链被拖垮,零部件采购价连年降10%-15%,质量防线岌岌可危。消费者以为捡了便宜?真相是:偷工减料、续航缩水、安全气囊减配……甚至用库存3年的旧电池。
研发投入正被绞杀。某合资品牌砍掉30%研发预算,新能源车专利申请量暴跌15%。创新动力枯竭。行业未来蒙尘。
二、反内卷行动:政策与行业的自救合围
5月31日,中汽协一纸倡议投下惊雷:叫停销量周榜,反对无序价格战。工信部强势跟进,誓言整治“内卷式竞争”。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同步出击:禁止厂家压库、强制进车,要求60天内返利。
监管利剑直指痛点。承兑汇票乱象?17家车企承诺账期统一至60天。虚假营销?工信部启动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地方保护主义?中央严令破除市场割裂,打造全国统一大市场。
车企高层集体转向。长安朱华荣疾呼:“反对无底线竞争!”奇瑞尹同跃痛陈:“降价是饮鸩止渴!”比亚迪李黔更直言:“不打价格战,靠技术突围!”
三、转型阵痛:产业链的生死重构
经销商站在风暴眼。传统4S店哀嚎:“卖车亏钱,不卖等死”。但曙光初现——近30家新能源零部件企业半年报预增,智能化赛道成救命稻草。
渠道革命悄然爆发。传统经销商退网转投新势力,转型“服务商”角色。直营模式、用户运营、软件定义汽车……新逻辑正在瓦解旧体系。
海外市场成新蓝海。巴黎车展上,中国新能源车凭固态电池、智能驾驶技术惊艳全球。从慕尼黑到东南亚,中国车企用技术溢价取代价格血拼。
四、破局路径: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三大跃迁
1.技术破壁
聚焦全固态电池、分布式电驱动、自动驾驶大模型。特斯拉Model 3七年不降价,靠软件升级提价——这才是技术话语权。
2.生态重构
蔚来换电站、终身质保构建服务护城河。经销商从“蓄水池”变为“体验中心”,专注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
3.全球竞合
李书福疾呼:“法律健全才能终结内卷!”通过国际标准制定、海外研发基地布局,把中国技术嵌入全球价值链。
结语:告别内卷,成年礼才刚刚开始
价格战没有赢家。更没有未来。当一辆车的价值锚定于续航里程而非折扣标签,当竞争回归技术创新而非成本绞杀——中国汽车业才真正走进成年人的世界。
这场马拉松。需要耐力。更需要智慧。破局之道,已在脚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