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摊牌了:不只要造车,还要“发火箭”上天着陆

字数:920字 | 预估阅读时长:3分钟

各位老铁, 最近你们有没有关注到一个 超级炸裂 的消息?说实话, 当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 真的是. 彻底震惊了.

咱们都知道本田造车厉害. 但你能想象吗?这家"不务正业"的汽车制造商. 居然把 火箭 给玩明白了!6月17日那天, 在日本北海道的天空中, 一枚 6. 3米长、直径85厘米 的小型火箭, 就这么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 然后又稳稳当当地回来了.

日本首家民企, 本田这次真的"上天"了

说句老实话, 刚开始听到这消息的时候. 我心里也在打鼓. 汽车厂商搞火箭?这不是跨界太大了吗?

但事实摆在眼前. 本田这次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枚火箭飞到了 271. 4米 的高度, 整个飞行过程持续了 56. 6秒 , 最关键的是什么?着陆偏差仅仅 37厘米 !你说这精准度, 简直就是"倒车入库"级别的操作啊.

本田摊牌了:不只要造车,还要“发火箭”上天着陆-有驾

要知道, 本田这一下子就成了 日本首家 完成垂直起降火箭飞行验证的民营企业. 在全球都在看SpaceX如何玩转可回收火箭的时候, 日本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势力. 这架势, 真的让人眼前一亮.

造车经验照进太空, 这波操作太硬核了

有朋友可能会问:本田一个造车的, 凭什么能把火箭玩得这么6?

坦白讲, 这里面的门道还真不少. 本田可不是第一次把地面技术搬到天上去. 早在 HondaJet 小型喷气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这些领域, 人家就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这次火箭的控制和引导系统. 深度融合了 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技术 . 说白了, 就是把"智能汽车控制系统"给搬到空中了. 想想也是, 能把车开得那么稳的技术, 用来控制火箭着陆, 确实有它的道理.

本田摊牌了:不只要造车,还要“发火箭”上天着陆-有驾

本田社长三部敏宏说得很直接:"火箭研发是能够发挥Honda技术能力的有意义事业."这话的意思很明确了. 这不是"顺便玩玩", 而是人家 战略级别 的布局.

目标2029年, 本田的太空生意经

估计很多人看到这里会想:本田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要我说, 人家的目标可不止这 300米 . 按照计划, 本田希望在 2029年前 突破"卡门线"——也就是太空和地球的分界线, 真正进入商业航天领域.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本田要为 通信、遥感等小型卫星发射 提供低成本解决方案. 这可是全球新一轮太空经济的黄金赛道啊.

本田摊牌了:不只要造车,还要“发火箭”上天着陆-有驾

你看SpaceX, 凭借可回收火箭和"星链"项目, 已经构建起了全球领先的太空商业网络. 本田如果能通过自身的 制造能力和成本控制优势 切入这一市场, 那就真的是在"陆地-空中-太空"间建立起了 横跨三维空间 的业务闭环.

车企都在找下一个增长点, 本田已经行动了

说真的, 现在全球车企都在拼命寻找下一个增长引擎. 马斯克在玩卫星. 小鹏、奇瑞在争抢飞行汽车. 而本田呢?人家已经默默地把火箭发上天了.

这就是差距啊. 当别人还在纸上谈兵的时候, 本田已经用 实际行动 证明了自己的技术实力. 这份执着和偏执, 真的让人佩服.

本田摊牌了:不只要造车,还要“发火箭”上天着陆-有驾

想想看吧, 从发动机到汽车, 从汽车到飞机, 从飞机到火箭. 本田这是要把"移动"这件事做到极致啊. 不是"不务正业", 而是方向更大了. 不是"野心太多", 而是未来已来.

虾哥有话说

看完本田这波操作, 我只能说:这才是真正的 技术信仰 .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 还有企业愿意花这么大的精力去挑战技术边界, 真的很难得.

本田这次没有装. 它真的在挑战宇宙的边界. 从造车到造火箭, 这份技术底蕴和工匠精神, 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

你们觉得怎么样?本田的这次"上天"之旅, 会不会开启汽车行业的新篇章?欢迎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看法!

本田摊牌了:不只要造车,还要“发火箭”上天着陆-有驾
#AIGC热点大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