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纯电车销量遇冷!仅6款破3千辆,海鸥第5,Model 3跌至14名

最近这车市,尤其是新能源车这块,大家是不是感觉有点看不懂了?

前两年还是一片红火,好像随便哪家出个新车都能卖爆,可现在听到的消息,不是这家降价就是那家喊“难”,整个市场好像一下子就从夏天进入了秋天。

这到底是咋回事?

7月纯电车销量遇冷!仅6款破3千辆,海鸥第5,Model 3跌至14名-有驾

是大家突然不爱买电动车了,还是说这里面有咱们普通人没看透的门道?

要想搞明白,最好的办法就是看数据,咱们就拿7月第三周刚出炉的纯电车销量榜,来好好说道说道,看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看完这份榜单,第一个感觉就是,市场真的变了,以前那种闭着眼睛都能卖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在榜单上的五十多款车里头,一个星期能卖出超过两千辆的,竟然只有十七款,剩下三分之二的车都在两千辆这条线下面苦苦挣扎,更别提还有一大堆周销量只有三位数甚至更低的了。

这说明啥?

说明现在不是你造个电动车就能卖出去的时代了,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兜里的钱也是有限的,买车越来越挑剔,货比三家,优中选优,成了常态。

咱们先从榜单最前头看,这回的冠军真是让人大吃一惊,不是我们熟悉的特斯拉,也不是比亚迪的海豚、海鸥这些老面孔,而是一款叫“星愿”的车,一个星期就卖了9605辆,快接近一万辆了。

很多人可能一听这名字就懵了,这是哪家的新势力?

其实啊,它就是比亚迪大名鼎鼎的元家族的新成员,可以看作是元PLUS的升级换代产品。

比亚迪这招真是高,当大家还在研究它手里的老牌怎么打的时候,它直接甩出了一张新“王炸”,而且一出手就直接登顶。

这背后是比亚迪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它快得吓人的产品更新速度,让消费者总有新鲜感和期待感,这种实力确实让人佩服。

再看排在第二的特斯拉Model Y,一周卖了7534辆。

这个成绩当然还是非常厉害的,稳坐纯电SUV的第一把交椅,说明它的产品力和品牌号召力依然是顶级的。

但是,跟过去那种遥遥领先、一骑绝尘的感觉比,现在明显能感觉到来自后面追兵的压力了。

它就像一个守擂的武林高手,虽然功力深厚,但台下挑战者越来越多,个个身怀绝技,它也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应对。

7月纯电车销量遇冷!仅6款破3千辆,海鸥第5,Model 3跌至14名-有驾

排在第三的五菱宏光MINIEV,一周卖了6423辆,这再次证明了,在城市代步这个领域,它就是无可争议的王。

不管高端市场怎么打得头破血流,老百姓日常买菜接娃的实在需求,五菱拿捏得死死的。

而第四名,就更有意思了,是小米SU7,一周卖了5618辆。

从发布会时的全网热议,到现在的真金白银的销量,小米用事实证明了,它不是玩票的。

雷军把做手机那套“极致性价比”和“粉丝经济”的打法,成功地搬到了汽车圈。

在20万到30万这个竞争最激烈、高手如云的价格段里,小米硬是靠着出色的设计、丰富的配置和巨大的流量,撕开了一道口子,站稳了脚跟。

这对于一个刚入行的新手来说,简直是个奇迹。

看完了头部神仙打架,咱们再把目光移到榜单的中间部分,这里的战况只能用“惨烈”来形容,简直是贴身肉搏。

而最让人感慨的,就是特斯拉Model 3。

想当年,Model 3是多么风光,是智能电动车的标杆,是无数年轻人的梦想座驾。

可现在呢?

一周只卖了2396辆,排名掉到了第14位。

这是个什么概念?

它已经被我们一众国产品牌挤出了第一梯队,甚至在第二梯队里都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

问题出在哪里?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不进则退”。

7月纯电车销量遇冷!仅6款破3千辆,海鸥第5,Model 3跌至14名-有驾

这几年,我们的国产品牌,像是比亚迪、小鹏、极氪这些,简直跟打了鸡血一样,技术、设计、配置一年一个样,更新速度飞快。

你看比亚迪,海鸥(4944辆,第5)、海豚(2697辆,第10)、元PLUS(2586辆,第11)、元UP(2456辆,第12),组成了强大的“集团军”,从几万块到二十几万,总有一款适合你。

再看看Model 3,除了降价,这几年在产品本身上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内饰还是那个简约到有点“毛坯”的风格,曾经引以为傲的智能化优势,也正在被我们的国产品牌快速追上甚至超越。

当你的对手们都在飞速奔跑的时候,你原地踏步,那就等于是在后退。

消费者不是傻子,同样的价格,能买到设计更新潮、配置更丰富、续航更扎实的国产车,为什么还要执着于几年前的老款呢?

Model 3的下滑,不是它自己变差了,而是我们的国产品牌变得太强了。

再往下看,从榜单的20名开外,那种市场的寒意就更明显了。

周销量普遍掉到了1700辆以下,很多我们曾经熟悉的热门车型都出现在了这个区域。

比如广汽埃安的AION Y,一周卖了1595辆,它曾经可是网约车市场和家用市场的香饽饽,如今也感受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还有像深蓝S05、海豹06新能源这些新车,虽然产品本身不错,但一上市就要面对一片红海,已经没有轻松成长的机会了,每一份销量的增长,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所以,回过头来看,现在说“太难了”,确实是车企们的心声。

但这种“难”,不是因为市场不行了,而是因为竞争的层次完全不同了。

这就像以前是村里的运动会,现在直接升级成了奥运会,所有选手都是顶尖高手。

对于车企来说,这是最残酷的时代,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市场淘汰。

但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恰恰是最好的时代。

正是因为车企们“卷”得这么厉害,我们才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车价越来越便宜,配置越来越高,技术越来越先进,我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

看到特斯拉这样的国际巨头在我们自己的市场上面临如此激烈的挑战,看到我们的国产品牌靠着技术和努力一步步崛起,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这场由中国品牌主导的激烈竞争,正在为我们带来一个选择更多、性价比更高的汽车消费新时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