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期压缩至47天!奇瑞打出供应链组合拳

#美女#

账期压缩至47天!奇瑞打出供应链组合拳

供应链的血液是现金流。而账期,曾是汽车行业的暗伤。90天?60天?不——奇瑞压到了47天。

一、四记重拳,打破行业“拖欠魔咒”

工信部调研组的脚步停在芜湖。8月22日。奇瑞工厂的机械臂挥舞间,尹同跃抛出一组数据:前7个月销量148万辆,出口67万辆稳居中国第一。但比销量更震撼的,是账期变革。

“四大组合拳”悄然发力:

•账期规范化:白纸黑字写入合同,60天成为铁律。模糊条款彻底消失;

•执行全链化:采购、财务、质检跨部门协同。审批流转从15天骤减至5天。流程堵点?24小时内必须爆破;

•审批数字化:发票自动校验,付款指令直通银行。人为干预归零。资金到账提速2天;

•预付款机制:中小企业先拿20%启动资金。300家供应商获8亿输血。产能利用率飙升15%。

一套连招。账期从行业平均60-90天,压缩至47天。比政策要求提前13天兑现承诺。

二、47天的背后:一场供应链自救

账期压缩至47天!奇瑞打出供应链组合拳-有驾

价格战的血雨腥风里。车企将成本压力转嫁上游。2025年上半年,30%的零部件商因现金流断裂被迫减产。

政策重锤在此刻落下:

•3月新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施行——60天账期成为法定红线;

•6月17家车企联合承诺。广汽、比亚迪、小米集体签字。

但承诺只是起点。奇瑞的47天,用数字化和机制化让政策落地。一家线束企业主感慨:“账期从80天缩至47天,预付款到账当天。我们还清了200万贷款”。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现场定调:奇瑞树立了良性竞争标杆。

三、销量与账期的双螺旋

账期压缩不是慈善。而是供应链反哺的智慧。

2025年奇瑞的爆发早有伏笔:

•新能源车销量42.4万辆,同比激增87.7%。风云、iCAR双箭齐发;

•海外用户突破517万。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驶向全球;

•世界500强排名飙升152位。跃居第233名。

账期压缩至47天!奇瑞打出供应链组合拳-有驾

更短的账期换来更稳的交付:核心供应商准时交付率跳涨至98%。生产线停摆时间减少70%。一家电池供应商提前半年启动固态电池研发——现金流稳定了,创新才有呼吸的空间。

四、重构汽车产业生态链

当行业深陷“价格战”泥潭。奇瑞在算另一笔账:

•拒绝网络水军和黑公关。严守“反内卷”负面清单;

•用账期优化替代压价采购。采购成本反而下降3.5%;

•吉利、长安已赴芜湖取经。中汽协拟将账期纳入车企社会责任指标。

尹同跃的野心不止于此:“未来要一个季度卖100万辆!”而47天账期,正是全球化野心的底层密码——墨甲机器人已批量交付香港、阿联酋。供应链的共赢逻辑,将是中国方案的核心竞争力。

账期每缩短一天。就有一批中小厂商免于断贷。奇瑞的47天,撕开了行业非理性竞争的裂口。当资金流速加快。技术迭代才有燃料。这不是财务技巧。而是生态重塑。汽车业的未来战场。此刻在账本里悄然定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