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向内求变!东风自主“握拳”发力

「汽车人」向内求变!东风自主“握拳”发力-有驾

打破组织壁垒,实现研发、供应链、渠道的高效协同,重构竞争优势。

文 / 张敏

日前,东风汽车召开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成立大会,旨在通过聚焦整合商企、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及服务等全价值链的优质资源,全速推动东风自主乘用车事业的发展。

这是东风汽车“向内求变”的战略考量。东风汽车在自主乘用车领域再次“握紧拳头”,为“打赢胜仗”提供资源保障。这不仅标志着东风自主乘用车业务进入全价值链整合的新阶段,更折射出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赛道上打破组织壁垒、重构竞争优势的迫切性。

「汽车人」向内求变!东风自主“握拳”发力-有驾

在此之前,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吉利汽车、蔚来等车企已经纷纷推进整合动作,以应对进入深水区的行业竞争。

东风汽车相关人士表示,中国车企正通过聚焦核心战略方向,深度整合内外部资源,成立独立运营实体或重塑品牌,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成立全价值链公司,是东风汽车主动响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的重要落子,意味着我们在自主乘用车领域再次‘握紧拳头’。”

顺应趋势 协同作战

握拳出击,基于相当强烈的战略紧迫感。

当前,产业转型速度超出预期。作为竞争最充分的行业,国内汽车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与规模和技术投资有关。中国头部车企,正在展现高增长趋势;华为、小米后入局互联网企业,则以其强大的生态系统支持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品牌势能转化。

产品结构与技术路线快速变化,竞争主体也随之出现变化。无法改变外部环境,但可以改变自身。向新能源转型中的传统车企,为了规模平衡风险,压降成本,甩掉边缘资产,从而增强盈利能力,都在不断推出大动作。

「汽车人」向内求变!东风自主“握拳”发力-有驾

去年底,广汽成立品牌营销本部,将下辖传祺营销本部、埃安营销本部及昊铂营销本部,通过统一战略规划、统一市场布局、统一渠道管理、统一售后服务等举措,实现营销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提升整体效能。

今年初,吉利新成立的极氪科技集团采用“双品牌驱动、强产品线矩阵”模式,整合制造体系、供应链及海外组织,通过AI赋能构建一体化竞争优势。

在这样的趋势下,东风集团应时而动,成立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通过资源集约、战略聚焦,建立全价值链新公司体系。而将整个品牌的技术研发、生产链条打通,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加速新车型研发,提升产品力。

东风自主乘用车品牌矩阵呈现“三足鼎立”格局:最早推出的风神品牌以10万-15万元价格带覆盖主流燃油车市场,是东风自主的基盘力量;2023年推出的奕派品牌,定位“主流科技电动”,锚定10万-20万元新能源市场;同期发布的纳米品牌则定位“国民纯电专业品牌”,主攻10万元以下入门级电动车领域。

「汽车人」向内求变!东风自主“握拳”发力-有驾

东风集团把自主抓上去,这是明牌,所有人都认同。无论是风神还是奕派、纳米等品牌都打开了一定局面,但与其他汽车集团类似,东风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旗下合资品牌贡献利润。如果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强化自主品牌的盈利能力,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

三个品牌虽各有定位,内部赛马,但在研发资源、供应链体系、渠道网络等层面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从行业发展看,资源分散不但会影响新能源效率瓶颈,还会造成平台独立开发,重复投入。而在供应链方面,如果采购量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这样既增加运营成本,也不利于新能源产品的统一营销。

奕派科技的成立,正是东风对这一困局的破题之举。新公司将“全面覆盖东风乘用车旗下三个自主品牌”,通过整合商企规划、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全价值链环节,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

「汽车人」向内求变!东风自主“握拳”发力-有驾

此次整合涉及的三大品牌,东风风神品牌,该序列将聚焦于节能燃油车市场;新能源序列以奕派科技为基本,形成奕派和纳米两个品牌,进一步丰富新能源产品的布局。

当然,新公司以“奕派”命名,透露出东风将新能源转型作为核心战略抓手的意图。其与定位高端的岚图和豪华越野的猛士,形成了完整的产品序列和矩阵,覆盖不同消费层次的市场需求。

刀刃向内 深化变革

奕派科技成立的时间节点颇具深意——其落地于东风与长安重组事项生变后不到一个月。

2025年2月,东风与长安同步披露控股股东筹划重组事宜,市场曾预期两大汽车央企将强强联合;但6月4日,兵器装备集团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分立,其汽车业务成为独立央企,东风与长安的重组计划随之搁置。

有观点认为,这一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东风将战略重心转向内部资源整合。实际上,东风“向内求变”的脚步从未止步。

「汽车人」向内求变!东风自主“握拳”发力-有驾

2021年,东风发布“东方风起”计划和科技创新“跃迁行动”,加快向科技型企业转型,持续强化新能源战略引领,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资源自主掌控。

2023年8月,东风汽车启动东风乘用车新能源“跃迁行动”,集团对“东风”品牌下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三大产品系列品牌实施一体化管理。这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和竞争格局之下,东风公司积极把握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新能源做出的战略布局。

2025年,东风需实现“锚定300万辆,挑战320万辆”的销量目标,其中新能源汽车要跨越100万辆门槛。这一目标倒逼其必须打破内部组织壁垒。奕派科技的成立,是通过内部机制创新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一步。

「汽车人」向内求变!东风自主“握拳”发力-有驾

而此次,东风全新成立的奕派科技公司,更像是一次组织级的架构改变。采购规模直接决定成本,但采购不仅限于物料,还可能包含技术,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技术投资。

东风汽车正在加速与外部科技巨头的合作以补足短板。2025年5月,东风与华为达成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多个品牌打造智能化产品矩阵,甚至拓展至商用车领域。这种“内部整合+外部合作”的双轮驱动模式,反映出传统车企在智能化浪潮中“借船出海”的现实考量。

「汽车人」向内求变!东风自主“握拳”发力-有驾

按照东风官方表述,奕派是一家全价值链科技公司,拥有独立运营机制、完整开发能力与对外资源整合权限。

更关键的是,其组织架构参考岚图汽车,具备极强的市场导向与灵活运营属性。岚图汽车原副总经理(CTO)汪俊君担任奕派科技公司总经理,意味着新东风奕派有望借鉴岚图的成功经验。

「汽车人」向内求变!东风自主“握拳”发力-有驾

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总经理 汪俊君

出生于1984年的汪俊君,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曾经担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随着汪俊君出任新组建的奕派科技总经理,其正式成为东风汽车内部最年轻的A类正职高管。此外,原本在集团总部职能部门任职的张俊、张雁军等人也成为新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如此高配的管理团队可以看出,奕派科技在全价值链的强大牵引力。

这一轮新能源浪潮中,当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当新能源赛道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东风选择以奕派科技为支点,撬动自主乘用车业务的全面革新,这既是应对挑战的必然之举,也是拥抱变革的主动之为。

「汽车人」向内求变!东风自主“握拳”发力-有驾

东风奕派科技的成立,不仅是简单资源重组,更是一次从传统车企思维向科技公司思维的彻底转变。若能以奕派科技为突破口,打破组织壁垒,实现研发、供应链、渠道的高效协同,不仅能为自身发展奠定基础,更可能为行业提供传统车企转型的“东风方案”。【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