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汽车博主,试驾过无数车型,也体验过各种智能电动车。但直到开过一汽丰田bZ5,再换回某国产新势力,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真正的智能电动车,不是参数表的狂欢,而是无感的安全和有感的舒适。
刚拿到bZ5钥匙时,我对这台合资纯电的期待仅限于丰田的可靠性。但开过三天后,我的认知被彻底颠覆。它的全路况驾驶辅助系统,由Momenta5.0和TSS组成,像开了上帝视角,提前预判路况,减速力度线性得像老司机脚法,遇到“鬼探头”也能从容应对。硬件上,33颗传感器+544TOPS算力,比某些新势力还多5颗激光雷达,但丰田没拿这数据吹牛,而是把精力花在极端场景验证上,暴雨天试驾时,新势力的摄像头被水雾干扰到“失明”,bZ5的毫米波雷达却还能识别150米外的障碍物,安全这东西,果然只能相信技术偏执狂。
再说说它的全沉浸智舱,15.6英寸悬浮巨幕,50ms触控响应和iPad一样跟手,8155芯片+200+APP生态更是把流畅刻进DNA。副驾用B站发弹幕,主驾同时语音订奶茶,系统居然不卡顿。更戳人的是细节设计:JBL音响的舞台模式,256色氛围灯,智能香氛系统,这些,某新势力恐怕连产品经理都没想到。
丰田的“笨功夫”更让我安心。72.8kWh电池组,-30℃实测82%续航保持率,电池装了健康管理系统,像私人医生一样实时监测,难怪敢承诺2000次循环后容量仍剩85%。车身42,000Nm/deg抗扭刚度比某些豪华车还高,中保研碰撞测试全优的成绩,比新势力“自研笼式车身”的宣传稿有说服力得多。
试驾完一汽丰田bZ5,我终于懂了,当新势力忙着用“冰箱彩电”制造噱头时,丰田在默默做两件事:把安全做到无感,把舒适做到有感。这种造车理念,或许才是智能电动车该有的样子,毕竟,谁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安全,给车企的“创新”买单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