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万8开走玛莎拉蒂! 上海一家经销商挂出的促销海报,让这款原价65万起的意大利豪华SUV两天卖出10多台。 销售员电话被打爆,有人直接带着定金冲进店里下单。 曾经高不可攀的三叉戟标志,如今价格比同款二手车还低,比宝马X3、奔驰GLC还便宜。
这场疯狂促销背后,是玛莎拉蒂2025年前五个月全国仅卖出384辆的惨淡现实,销量不足巅峰时期的3%。 超豪华车的寒冬,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降临中国。 “上海浦东玛莎拉蒂”抖音账号在7月初发布的海报显示,玛莎拉蒂Grecale SUV限时起售价38.88万元,活动持续到9月30日。 而在汽车垂直平台上,上海经销商的最低报价已杀到36.96万元,比官方65.08万元的指导价直降28.12万元,相当于打了六折。 门店销售人员证实,38.88万的活动是经销商买断包销行为,与玛莎拉蒂品牌官方无关。
这批特价车只有白色外观配黑色内饰的2023款,落地价约43万元。 活动开始后咨询量暴增,两天就卖出10多辆。 这不是玛莎拉蒂第一次“放血”。 早在今年三月,三十几万的Grecale就出现在多地销售的朋友圈里。 有销售透露:“之前卖一台亏几万,三月底拿到厂家补贴才敢放价”。
当时通过贷款政策,裸车价最低能压到36.4万元,比某些二手同款车还便宜,让二手车商直呼“被背刺”。 这场甩卖背后,是玛莎拉蒂在中国市场的断崖式坠落。 2017年,它还是微商朋友圈的“顶流”,全年卖出1.44万辆,中国成为其全球最大市场。
那年展厅挤满新提车的车主,40%是女性车主,远超全球5%的平均水平。 但到了2024年,全年销量暴跌至1209辆,不足巅峰时期的十分之一。 2025年更惨:1到5月全国只卖出384辆,平均每月不到80台。 郑州多家门店悄然关闭,有车主抱怨售后保养得跨省去西安或武汉。 母公司Stellantis的日子同样艰难。
2024年10月,CEO唐唯实公开承认玛莎拉蒂深陷财务困境,处于亏损状态。 外媒多次传出集团打算抛售该品牌的消息,虽然官方否认,但经销商的大甩卖像极了清仓离场的前奏。 超豪华车市场集体入冬。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前五个月,宾利卖出884辆(同比跌20%),劳斯莱斯289辆(跌23%),法拉利300辆(跌14%),兰博基尼157辆(暴跌39%)。 就连保时捷也撑不住了,上半年中国销量下滑28%,CEO奥博穆承认“未能跟上中国消费者需求转变”。 玛莎拉蒂的崩盘早有预兆。 2018年销量就跌破万辆,到2023年全球仅售2.63万辆,去年更是腰斩至1.13万辆。
业内人士点出三大死穴:电动化慢半拍,至今没有新能源车型;车机系统卡顿,倒车影像延迟被吐槽“活在五年前”;维修保养贵得离谱——小保养1500元,换个大灯2.8万,保险一年上万,三年残值只剩55%,每年折旧亏十多万。 微商黄金时代的终结给了致命一击。
2017年前后,朋友圈晒玛莎拉蒂钥匙是微商“成功学”标配,9块9就能买豪车素材包,200元定制带声音的提车视频。 但随着2019年监管收紧,“微商教父”龚文祥破产,“教母”张庭涉传销翻车,新一代网红转向小米SU7和问界M8。 玛莎拉蒂从“财富符号”沦为过气道具。 38万的定价精准刺中市场软肋。 这个价格直接杀入宝马X3(39.96万起)和奔驰GLC(42.78万起)的腹地。 原本纠结BBA的消费者,现在多了一个“带海王标”的选项。 经销商反馈很真实:“按这价一个月全国卖一百台随便冲”。
但对品牌伤害显而易见——当年靠微商刷屏撑起的高端形象,正在二手市场加速崩塌。 某二手车平台显示,2022款Grecale标价已跌破40万,比新车指导价折损近半。 更严峻的是技术断代。 当小米SU7用21.59万定价搭载高压碳化硅电机时,玛莎拉蒂还在为燃油车声浪消失发愁——2.0T车型的排气声靠电子模拟,被老车主嘲讽“丢了灵魂”。
保时捷Taycan的教训摆在眼前:89.8万起的电动车,车机系统被小米澎湃OS碾压,充电速度不如小鹏G9,最终销量暴跌49%。 玛莎拉蒂的电动化战略更迟缓,首款纯电车从2025年推迟到2027年,刚取消电动版MC20跑车计划,理由竟是“客户还没准备好”。
超豪华车集体转向混动续命。 兰博基尼把纯电计划从2028年推迟到2030年,宾利全面电动化目标从2030年延至2035年,法拉利第二款纯电车直接跳票到2028年。 这些品牌不约而同选择增程式混动过渡,既规避电池过重的性能缺陷,又保留引擎轰鸣的情怀。 中国消费者却用钱包投票。
小米SU7上市3分钟订单突破20万辆,18小时锁单24万辆,相当于玛莎拉蒂五年销量的625倍。 蔚来ET9把百万配置压到50万区间,问界M7增程版销量占比达89%。 当“技术平权”成为新规则,超豪华品牌的光环正在失效。 上海浦东门店的促销立牌旁,新挂出的“已售10台”标签格外醒目。 但没人知道,这场以价换量的豪赌结束后,玛莎拉蒂还能剩下什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