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降了,又降了,本田又开始整活了。
讲真,现在看本田的降价新闻,我的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感觉就像在看一部已经知道结局的连续剧,主角每次都以为自己找到了翻盘的绝招,结果每次都是用脸去刹车。这次的补贴政策,什么新用户补贴1000,老用户换购补贴2500,搞得花里胡哨的,说白了不就是一句话么:不装了,摊牌了,我这CM300现在就卖一万八。
一万八是什么概念?这已经不是把价格打到和国产巡航一个起跑线了,这是直接冲进国产的餐厅,把人家桌子给掀了,然后用大喇叭循环播放:“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CM300当年可是三万多落地的信仰神车,多少人加价排队就为了那个翅膀标。现在呢?那些第一批车主,我愿称之为“信仰守护者”,他们现在的心情,大概就像是斥巨资修了个金钟罩铁布衫,结果发现版本更新,现在流行玩雷电法王了,而且人家出门就送。这已经不是背刺了,这是把人绑在烧烤架上反复翻面,顺便问一句,要不要撒点孜然?
为什么本田心态突然就爆了?有人说是清库存。是,是是是,清库存这个说法没错,但太肤浅了。这根本不是清库存,这是在执行“焦土政策”。你看,后面的500系列不是要来了吗?CBR500R,CB500SF,听着就比400高级。那老的这批400和300怎么办?在产能和市场都跟压缩毛巾一样被挤干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不是慢慢卖,而是直接当炸弹用。把价格压到极致,瞬间引爆市场,把所有潜在的、还在犹豫的、想买国产同级的消费者,全部用一个巨大的蘑菇云笼罩。这叫什么?这叫“饱和式清场”。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态是不存在的。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特别能理解这种发疯式的操作。这就好比你辛辛苦苦练了一辈子独孤九剑,结果出门一看,江湖上已经没人拼剑法了,大家都在玩加特林。你是继续抱着你的剑谱当个“体面人”,还是立马回家把祖传的炼丹炉改成军火作坊?本田就选择了后者,它悟了。它发现所谓的品牌溢价、所谓的保值率、所谓的工匠精神,在绝对的价格面前,都是一些虚无缥缈的玄学。当春风450CLC把价格干到两万五,当钱江把V缸发动机跟不要钱一样往下放的时候,你本田再聊什么驾驶质感,就显得非常不接地气。
讲真,最近天气一冷,我的老腰又开始不对劲了,可能这就是中年人吧。
所以现在本田的逻辑就变成了一种非常混沌的修仙法则。之前的300、400系列,就是它修炼路上遇到的瓶颈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现在,它决定把这些积攒了几十年的“修为”,一把灌注到一次性的“自爆法宝”里,扔出去给对手们来一记狠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给即将“飞升”的500系列扫清障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在本田看来,这叫“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或者用玄幻小说的话说,这叫“献祭旧神,迎接新神”。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像个跳大神的,但你仔细想想,这事儿它就是这么个道理。本田这一波操作,看似血亏,实则是在重塑消费者的认知。它在用真金白银告诉市场:别以为我本田只会卖高价,我疯起来,连我自己都怕。这是一种非常极致的PUA。它先把价格拉得高高的,让你觉得这是个有信仰的品牌,然后突然给你一个史低价,让你产生一种“我占了天大便宜”的幻觉。至于那些老车主?谁在乎?商业的本质就是不断寻找新的韭菜,至于老的,让他们在风中凌乱就好了。
你看,这就是品牌玄学的奇妙之处。奔驰就算天天漏油,也还是有人觉得三叉星标能带来好运。特斯拉就算把车主当成付费测试员,也还是有人觉得开它就是走在人类科技最前沿。本田的翅膀也一样,它在很多人心里,就是可靠、省心的代名词。这种“信仰”是最坚固的护城河。所以它敢这么玩。它知道,就算把老用户得罪光了,只要价格够低,总有源源不断的新用户进来,喊着“本田大法好”。这是一种阳谋,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未来本田新车上市,还会不会有人冲首发?
我跟你讲,答案是,肯定还会有。
为什么?
因为总有一批人,他们买的不是一辆摩托车,他们买的是“本田”这两个字。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而对于我们这种不谈信仰只看性价比的人来说,逻辑就更简单了:既然大佬已经掀桌子了,那咱们就别客气了,赶紧趴地上捡菜啊!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能薅,就是能薅。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