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快退出中国市场了!”“日系车凉了!”“韩系车早就没戏了!”——这些耳熟能详的论调,你是不是也听腻了?
然而,现实却狠狠打了这些言论的脸。最新的销量榜单清清楚楚告诉我们,传统车企不仅没凉,还活得好好地,甚至日系韩系车依然在榜单上大放异彩。
至于那些被吹上天的新造车,抱歉,这次又没他们的名字。事实证明,车市的真相,有时候比评论区的“键盘侠”还精彩。
一、本田被嘲快凉了,结果稳居榜单前十
最近,网上关于本田“退出中国市场”的调侃可谓层出不穷。“销量不行”“技术落后”“车主都跑去买电车了”这样的声音随处可见。
然而,2025年第19周的汽车销量排行榜给了我们一个相当戏剧化的反转。本田在这一周卖出了1.43万辆,稳稳占据第八名。
虽然与辉煌时期不能相比,但说它“快不行了”,未免也太夸张。
事实上,本田依然是许多家庭购车的首选品牌。原因很简单:它的产品稳定性和售后口碑牢牢抓住了消费者的心。
再加上多年的技术积累,本田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依然有着不可小觑的竞争力。与其说它在走下坡路,不如说它在默默适应市场变化,寻找新的方向。
而那些唱衰的声音,只能说明:互联网的滤镜,真的太厚了。
二、韩系车被遗忘,起亚销量却逆袭
让人更意外的,是韩系车的表现。谁能想到,在被无数人“遗忘”的背景下,起亚还能拿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2025年4月,悦达起亚的销量达到2.2万辆,比东风本田还多了100多辆,位列合资品牌第七名。这一成绩不仅打破了“韩系车已凉”的固有印象,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韩系车的市场潜力。
其实,起亚的成功并非偶然。近年来,韩系车在价格和配置上的性价比优势,重新吸引了一部分消费者的注意。
与此同时,现代集团的全球排名也从2024年的第四上升到第三,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韩系车的生命力。看来,互联网的“集体失忆症”,还是得靠销量榜单来唤醒。
三、新造车集体“销声匿迹”,榜单上连影子都没有
相比之下,那些曾被捧上天的新造车企业,这次却集体“隐身”了。2025年第19周的汽车销量榜单显示,进入前十的企业周销量最低都超过1万辆,而新造车中没有一家能达到这个门槛。
更尴尬的是,这些企业似乎早已习惯了用“订单”来代替销量。一说起发布会,动辄10万+的订单让人乍舌,但一年下来实际卖出去的车却寥寥无几。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答案是,汽车市场并不是靠互联网宣传就能“忽悠”过去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买车是一笔大开销,口碑、质量和售后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而在这些方面,新造车企业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国产车销量第一,却被骂得最惨
有趣的是,这次销量榜单的“冠军”竟然是一款国产车型。它以2.86万辆的成绩遥遥领先,成为当周最热销的车型。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款车的售价高达20万元以上,完全打破了“国产车只能靠低价取胜”的刻板印象。
但令人费解的是,这家国产车企在互联网的讨论中却常常被骂得体无完肤。从质量问题到售后服务,再到品牌形象,似乎没有一方面是“清白”的。
然而,销量数据却告诉我们:骂归骂,买还是照买。这种“骂着买”的现象,或许也是国产车企品牌建设的一种特殊方式。
毕竟,销量才是硬道理。
结语
汽车市场,从来不是舆论场能完全左右的地方。消费者用脚投票,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产品。
本田、起亚、日产,这些被唱衰多次的传统车企,依然凭借稳定的销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新造车企业,虽然一时风头无两,但在真正的市场竞争中显然还需要更多时间来沉淀。
最后想问问各位读者:你最近关注的车企,表现如何?有没有被销量榜单打脸的经历?
欢迎来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