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年以前的燃油车时代,发动机变速箱等汽车的核心技术专利几乎都被外国车企垄断,我们国产汽车在质量和性能方面一直都举步维艰,所以在政府公务车的采购上,很多选择了德系,日系或者美系。但是到现在的新能源时代之后,我发现我身边的很多公务车辆,好像都已经换成国产。
然后我就去网上查了一下,发现在路线相对固定、使用场景单一、主要在城区行驶的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上,已经要求100%采购我们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车辆租赁服务也需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
接着我还看到了一组数字,从2023年到现在,在新能源公务车采购方面,比亚迪已经连续两年5个月成为了政府公务车的首选,2023年占比达到了29.76%,2024年达到了26.09%,今年前五个月达到了28.21%,领先排名第二的广汽集团9.07%。
一般来说,政府的公务车不仅代表着政府部门的门面和城市形象,而且产品本身的质量,性能,安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经得起严格的考验,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政府机构日常公务活动的高效顺利的开展,所以在公务车采购上的要求是非常严苛的,比亚迪能长期成为公务车的首选,这也体现出政府对于比亚迪产品力和品牌力的高度认可。实际上,比亚迪作为全球范围内唯一拥有全产业链的新能源车企,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推广和售后服务等每一个环节上早就已经形成强大的体系优势,不管是产品质量,车辆性能,还是品牌形象,都已经得到了全市场的认可。比如刀片电池不仅寿命长,而且拥有更高的安全性,DM-i超级混动技术在保证车辆动力性能的同时,可大幅降低油耗,而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则提升了公务车的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车型选择方面,比亚迪海鸥、秦、元、宋、汉、唐、夏等多款车型都入选成为了政府的公务用车,海鸥不仅外形可爱,而且拥有小巧灵活的车身,非常适合在拥堵的市区道路中行驶;王朝系列里秦拥有均衡的性能,不错的驾乘空间,以及较低的运行成本,非常适合基层单位;然后宋,唐等车型,则拥有更好通过性,可以适应乡村道路或者轻度越野场景,在偏远的地方也能提供可靠的用车体验;另外汉和夏,则非常适合商务接待场景使用。这里不得不说,比亚迪在各种车型的覆盖方面,可以说是非常丰富了。
总的来说,国产新能源能够更多的成为政府公务用车,不仅能够降低政府的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而且还能大大减少碳排放,让绿色出行的理念真实落地。这两年,比亚迪成为公务车首选,也是其自身实力的一种体现,当然,我希望比亚迪的这些成绩,也能激励更多的国产车企,不断加大投入和创新,提升技术,推动整个在中国汽车产业更快发展,让国外的燃油车都淘汰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