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圣保罗市中心的一家汽车销售店里,周末挤满了前来体验中国新能源车的当地居民。 销售人员指着墙上的销售图表说:“海豚系列本月已预定出30台,很多人宁愿等两个月也要买中国电动车。 ”
这个场景只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扩张的缩影。 2025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94.3万辆,同比增长32.7%。
10月份单月,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首次突破50%大关,达到51.6%。 这意味着当月中国每卖出两辆新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
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总体渗透率也达到46.7%。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同期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768.7万辆,同比增长12.4%。
比亚迪继续保持领先地位,1-10月累计零售量约283.81万辆,占据28%的市场份额。 这个数字意味着,每卖出四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是比亚迪。
比亚迪的产品线覆盖了从低端到高端的各个细分市场。 秦PLUS、海鸥、秦L等车型持续热销,其中海豚系列在巴西、泰国等市场供不应求。
吉利汽车前10个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0%,极氪品牌在高端市场表现突出。 长安汽车深蓝系列在15-20万元价位段占据领先地位。
新势力车企呈现爆发式增长。 小鹏汽车累计销量突破32万辆,同比增长204.1%。 小鹏MONA M03凭借15万元左右的定价和智能驾驶功能,成为销量主力。
零跑汽车累计销量约42万辆,同比增长105.3%。 零跑C10、C11等车型在二三线城市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
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电动车增长迅猛。 2025年1-10月,插混和增程车型在新能源车中占比接近50%。 理想L6、L7等增程式车型在北方地区销量持续攀升。
技术进步是推动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 2025年主流电动车型续航里程普遍突破600公里,快充技术实现15分钟补充400公里续航。
成本下降也让新能源车更具竞争力。 电池成本从2018年的每度电1200元降至2025年的500元以下,使得同级别电动车与燃油车价差不断缩小。
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完善。 截至2025年10月,全国充电桩总量超过1000万台,车桩比降至2.5:1。 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覆盖率超过90%。
新能源汽车出口成为新增长点。 1-10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01.4万辆,同比增长90.4%。 这个数字占汽车出口总量的比重超过30%。
在欧洲市场,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0%。 德国、英国、法国成为前三大出口目的地,比亚迪、小鹏等品牌开始建立本地销售网络。
东南亚市场同样增长迅速。
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对中国电动车需求旺盛,多家中国车企在当地设立组装厂。 泰国政府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品牌占当地电动车市场份额的85%。
在拉美市场,比亚迪、奇瑞等品牌凭借高性价比打开局面。 巴西电动汽车协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品牌占巴西电动车销量的70%。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提升。
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前五家企业占据全球80%的市场份额。
智能网联技术加速落地。
2025年上半年,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在新能源车中的渗透率超过55%。 城市NOA功能开始在15万元级别车型上普及。
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高度关注。
2025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领域融资总额超过500亿元,涉及电池技术、智能驾驶、充电服务等多个环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