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油车用户+日均30单换电,蔚来如何亏掉1000亿?

南京双闸路换电站的屏幕上跳着“排队1人”的提示,车主老张松了口气。 可14分钟后,他的车还卡在换电槽里——系统故障、电池调度失灵、远程客服占线。 他拍视频发到网上:“三分钟换电? 蔚来你逗我呢? ”

得罪油车用户+日均30单换电,蔚来如何亏掉1000亿?-有驾

这不是孤例。 2023年国庆高速服务区,有车主换电排队56分钟,顶着大太阳连瓶水都没等到。 蔚来引以为傲的“换电护城河”,正在变成用户体验的修罗场。

看看数据更扎心:3400座换电站杵在那儿,每天却只有30辆车来换电,而李斌亲口承认——单站干到60单才能不亏钱。 相当于开个餐厅每天空着90%的座位,厨子比顾客还多。

钱烧得有多猛? 单座换电站造价300万起步,2025年还要再砸4000座。 算笔账:蔚来累计亏超1000亿,换电成本占了大头,光电池储备和运维就吞掉年营收50%以上。 李斌说这钱“亏在明处”,可投资人只看到财报上血红的-67.5亿(2025年Q1)。

更魔幻的是技术迭代背刺。 当特斯拉V4超充15分钟灌满80%电量,小鹏4C超充桩铺进县城,换电的“3分钟神话”瞬间褪色。 一位电池工程师吐槽:“800V快充普及后,谁还折腾拆电池? 就像智能手机时代没人带备用电池了。 ”

得罪油车用户+日均30单换电,蔚来如何亏掉1000亿?-有驾

李斌押注的多品牌战略更像一场内耗。 乐道L60定价20万想走量,结果月销才5000台,连盈亏平衡线的脚脖子都够不着。 萤火虫首款车被嘲“六眼蜘蛛精”,县城大爷都嫌丑。 三品牌去年营销烧掉157亿,比研发投入还高一截——这哪是造车? 简直是撒钱听响。

得罪用户的操作更迷。 李斌一句“油车是古董”,直接气跑30%潜在买家。 老车主也寒心:乐道车主被禁止进牛屋(NIO House),换电权益缩水成“鸡肋券”,号称省2.4万? 多数人周边5公里根本没换电站。

成本失控渗透到毛细血管。 牛屋单座年耗500万,70%客流竟是蹭空调的网红和遛娃家长;自研手机芯片烧钱,供应链腐败推高物料成本,连座椅骨架平台都要分品牌重复开发。 对比理想砍掉10个高管、小鹏请王凤英铁腕治供应链,蔚来还在为“理想主义”买单。

现金流警报早已拉响。 账上现金260亿,可短期债务623亿压顶,资产负债率87.45%行业第一。 供应商催款单堆成山,安徽国资注资28亿不过是杯水车薪。

李斌把筹码押在四季度盈利:三品牌月销冲5万辆、毛利率飙到18%。 但现实骨感——乐道+萤火虫6月总交付才1万辆,主品牌ES6降价也带不动销量。 连吴晓波参观工厂直播时都绕开盈利话题,只念叨“长期主义”。

蔚来的故事像一场昂贵的行为艺术:砸千亿建了座换电乌托邦,却发现用户要的只是快速补能,而不是拆电池的仪式感。 当友商用快充桩攻陷高速服务区,用爆款车收割市场,蔚来还在为3400座换电站的盈亏较劲。

得罪油车用户+日均30单换电,蔚来如何亏掉1000亿?-有驾

从“中国特斯拉”到千亿亏损王,蔚来用真金白银验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商业的本质是赚钱,不是烧钱。 当换电站沦为行为艺术,多品牌变成左右互搏,用户耐心被消磨殆尽,李斌手里只剩一张“四季度盈利”的承诺书——而资本市场早已悄悄按下倒计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