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东风汽车的总经理位置空了8个月,这事儿本身就挺魔幻的。在现在这个车圈,别说8个月,8天都能发生一场闪电战,8个小时都能让一个新势力心态爆了。8个月的权力真空,够三体人组织一次降临了。然后,东风不紧不慢地宣布,新任总经理是冯长军,之前管账的总会计师。
这操作,典中典。

你以为这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人事任命?不,这根本就是一出“不装了,摊牌了”的行为艺术。它用一种极其冷静的方式,向整个行业喊了一句话:别跟我谈什么技术、梦想、用户共创了,现在,咱们只认钱。
过去我们怎么看一家车企的掌门人?最好是工程师出身,一脸褶子,开口就是扭矩、功率、风阻系数,这叫底蕴,叫情怀。再不济,也得是销售大佬,能把冰块卖给爱斯基摩人那种。但现在,东-风-汽-车,一个共和国长子级别的庞然大物,把算盘珠子拨得最响的那个人,提到了C位。
为什么?因为牌桌上的规则彻底变了。
以前大家是打德州扑克,有来有回,讲究个牌面和演技。现在不了,现在是俄罗斯轮盘赌,赌桌上只有一颗子弹,所有人都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然后开始疯狂内卷谁家优惠券面额大。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做出更好的产品,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谁都别吃了。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桌上的蛋糕端走了,那现在的新势力恨不得把桌子腿都给啃了。
在这种“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修仙环境里,一个懂技术的工程师,他的作用是什么?是优化那0.1秒的百公里加速吗?是提升那可以忽略不计的续航吗?没用的。在绝对的价格战面前,一切技术参数都是花里胡哨。消费者只关心一件事:你还能不能再便宜五千?
所以,冯长军的上位,简直就是东风的“悟了”时刻。他们终于想明白了,造车战争的上半场是产品力,下半场是成本控制和资本运作。说白了,就是谁的血条更厚,谁更能烧。而谁最懂血条管理?会计啊!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这种事儿感触特别深。年轻时总觉得要改变世界,后来发现能准时交上房贷,不被老板优化,就已经耗尽了所有心力。企业也是一样。东风现在需要的不是一个能画出星辰大海的梦想家,而是一个能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还能从资本市场忽悠……啊不,是融资来更多钱的“雷电法王”。
你看他之前的战绩,主导岚图港股上市。这叫什么?这就叫专业对口。岚图这个品牌,讲真,车本身还行,但一直就是不温不火。怎么办?直接打包上市,去二级市场讲故事,让股民为梦想买单。这套路,不比吭哧吭哧卖车来钱快?这就是金融的魔法,是现代炼金术。他不是来造车的,他是来给东风这台巨大但有点生锈的机器,加一种叫“资本”的润滑油,顺便再给它套上一层金钟罩铁布衫。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一个央企人事变动比喻成修仙渡劫,好像有点太中二了。但你仔细想想,这不比新闻通稿里那些“注入新动能”、“开启新篇章”的废话要真实吗?真实的世界,就是这么的朴实无华且枯燥。
而且你别忘了,车圈现在最玄学的是什么?是自动驾驶吗?是智能座舱吗?都不是。是品牌。奔驰为什么能卖那么贵?因为它叫奔驰。特斯拉为什么一堆毛病还有人买?因为它是科技圣物。这种品牌玄学,本质上也是一种资产。而冯长军这种财务出身的管理者,最擅长的就是把一切无形的东西量化成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这是一种降维打击。
我之前开过朋友的东风车,怎么说呢,就是那种典型的工科直男造出来的铁盒子,扎实是扎实,但毫无趣味可言。现在让一个财务大拿来主导,你觉得他会关心这个铁盒子有没有驾驶乐趣吗?他不会。他只会关心这个铁盒子的BOM成本能不能再降5%,生产线能不能通过优化提高2%的效率,以及这个铁盒子打包成一个故事,能不能在资本市场多圈三个亿。
这帮人到底懂不懂车啊?!
但这就是现实。残酷的现实。当所有新势力都在用互联网思维,用亏损换市场,用发布会代替产品力的时候,你一个传统巨人还在坚持“工匠精神”,那你就是那个被颠覆的诺基亚。东风这个任命,本质上是一种“师夷长技以制夷”。你们不是玩资本吗?行,我让最会玩资本的人来跟你们玩。你们不是不讲武德吗?好,我直接让账房先生来掀桌子。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冯长军能拯救东风吗?
这个问题本身就问错了。他不是来拯救东风的,他是来保证东风能活到决赛圈的。在黑暗森林里,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至于活下去之后是继续造那些中规中矩的买菜车,还是能开窍了整出点让人“哇塞”的东西,那是以后的剧本了。
眼下,他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用他的算盘,对抗所有人的PPT。
这画面,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但能赢,就是能赢。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