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日系车的销售在全世界可是排得上号的,很多日系牌子大家都耳熟能详!
在那么多品牌里,日产汽车绝对是一颗大雷轰!
这个大企业这几年真是日子不好过,去年亏得惨不忍睹,裁员人数从原来的9000猛增到2万,连60多年的老厂也关了,简直是要愁死个人!
日产车怎么整的啊,这事儿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辉煌过往
1933年那阵,日本的汽车造车技术还在学步,许多大企业可不敢轻易进这个圈子。
造车就像跟钱过不去,搞得好几年来都看不到摸得着的利润!
有个名叫鲇川义介的老板,胆子大得跟天上的大风筝似的,拉了两家伙凑了1000万日元,成立了“汽车造车公司”,结果第二年就光荣转型,改叫“日产汽车”了。
刚开始的时候真是够呛,日产心里准备好了每年亏损2500万日元的心理暗示,但鲇川义介背后有个牛气冲天的产业大佬撑腰,硬是咬牙坚持下来。
1935年,日产在横滨搞了一个厂子,开始用流水线造车,那个时候可是日本的第一档呀!
他们先造的车叫“达特桑”,价钱跟过期菜一样便宜,油耗跟喝水似的少,特别适合日本那种道路,没多久就火得跟龙卷风一样!
到了1937年,日产一年能造8000多辆车,这在当时的日本就像是开了挂一样,厉害得不得了!
后来战争一结束,日本的经济就像掉进了万丈深渊,日产的日子也过得像在过冬,无比艰难。
美军曾经干脆说不准日本造轿车,闹了好久,直到1947年才喘口气,不过每年也就让他们造几百辆,简直像在发红包一样小气!
那时候日产差点就经济崩溃了,钱紧得像抠门的老头,机器都快成古董了,还搞得工人们集体不干活。
幸好在1950年,美军大手笔下单,日产才喘过气来,抓紧机会升级设备,提升技术水平。
五十年代偏晚的时候,日产跟外国的车厂搭上了线,特别是跟英国奥斯汀公司那边学了点本事,结果造出来的DATSUN 210轿车,性能那叫一个厉害!
这辆车在澳洲把比赛给拿下了,瞬间成了明星!
后来日产推出了蓝鸟轿车,这车一上市就火得不要不要的,直接成了家庭的抢手货,把日产的地位给稳得像铁桶一样。
到了六十年代,日产开始飞速往上爬,不光在自己家里扎稳了根,还把车给美国人推销了过去。
后来,日产搞了一堆复兴的招数,想在2004年之前把全球的销量往上推一百万辆!
这些计划简直牛逼哄哄,日产很快就摆脱了亏损,成了当时世界上钱赚得最快的汽车公司之一。
在咱们中国这片土地上,日产也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1973年,他们第一次把轿车运到中国,之后陆续开了郑州日产、东风日产等合作公司。
销量突飞猛进,五年时间就轰趴了100万辆车,书写了当时国内车企的神速传奇!
开始下坡路
日产车最近真是有点灰头土脸,曾经电动车的老大哥,现在连个小车都开不动了。
2025年7月,日产喊出要关掉在神奈川追滨那边的工厂了。
这家工厂自1965年就开工造车了,总共造出来的车都能绕地球好几圈,还是全球第一款量产电动车聆风的发源地!
关厂的理由说白了,就像吃饭突然不饿了,谁还做啥!
这工厂干活的进度就像蜗牛慢吞吞,才做了四成,根本没到能赚钱的水平,再继续干下去,钱就跟流水一样飞走了!
这事儿还没完呢,日产打算把全球的工厂从17个减到10个,还要甩掉2万个员工,年产量也从350万辆缩到250万辆。
销量下滑是日产面临的最大问题。
2025年3月的账本一翻,日产亏了6709亿日元,前一年可是赚了4266亿,情况真是一落千丈!
根本就没法卖,尤其是在咱们中国和美国,日产的车销量跟霜打的茄子似的,不见上涨,库存像山一样堆着,重组又费钱,亏损自然就上门了。
美国的市场糟得像撞了南墙,听说特朗普打算从2025年4月开始,对所有非美国产的车收25%的税,简直是给人泼冷水!
为了活得下去,日产只好甩掉车子,一卖出去就亏了21.7%,利润被压得像饼干一样薄。
更让人抓狂的是,日产的车最近质量问题也一堆堆得像山一样。
就在没几天前,有车主怒怼东风日产的天籁,说他的新车中控台的盖儿居然锈得跟古董似的,提车的时候才发现这车是存了好久的库存车,4S店居然没提前告诉他!
有些车主碰上了空调出风口碎了掉下来的事儿。
日产想了个办法,打算来个大变革,准备关门、裁人、减产能,只为省下5000亿日元的钱袋子。
可是电动车市场竞争真是越来越火药味十足,日产竟然在2010年就玩出了聆风这一招,可是后面的新货真是让人失望,没跟上节奏!
如今,纯电动汽车在他们的销量中仅占7%,跟比亚迪、特斯拉这些对手比!
再加上美国的关税捣乱,中国这边市场又没什么光彩,日产想要东山再起可真是难于上青天。
不过日产也在琢磨新的招数,准备把一部分生产搬到便宜得多的九州工厂,这样还能更好地利用产能!
在咱们中国的市场上,燃油车的销量像是掉进了水沟,但电动车N7却卖得风生水起!
未来能不能逆风翻盘,全靠他们能不能在电动车这块儿重新搞出点名堂。
要是光靠关门大吉和裁人,消费者可就不一定会再相信这个牌子了,估计得擦干净再上道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