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长安正式挂牌央企!500万销量目标背后,这次真的不一样了?

7月29日。一个注定要被汽车圈记住的日子。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在重庆挂牌,成为继一汽、东风之后的第三家央企级汽车集团。200亿注册资本,3087亿资产总额,11万员工规模。

数字很震撼。但更震撼的是挂牌次日朱华荣那场20分钟的发言。

2030年整车销量500万辆,新能源占比超60%,海外市场超30%,挺进全球TOP10。

坦白说,这些目标听起来很”凡尔赛”。但当朱华荣紧接着说出”新长安不是换个牌子那么简单,我们要在机制上做实验”时,我突然意识到——这次可能真的不一样了。

一、不是换帽子,而是换”操作系统”

很多人以为长安这次就是简单的”升级”。从兵器装备集团的二级单位变成一级央企,听起来确实像是行政级别的调整。

但真相远没那么简单。

过去的长安,想搞个技术突破得层层汇报。市场变了,战略还在审批流程里转圈。这在燃油车时代还能忍,但在新能源这个”一天一个样”的赛道上,简直就是慢性自杀。

新长安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机制重塑。

新长安正式挂牌央企!500万销量目标背后,这次真的不一样了?-有驾

朱华荣三次提到”机制”,这绝不是巧合。他要打造的是”响应型”企业,不再是”执行型”附属单位。什么意思?就是从”等指令”变成”抢先机”。

具体怎么操作?

首先是战略自主权。 作为一级央企,新长安可以直接对接国家部委,独立设置战略目标。研发投入、品牌规划、海外并购,不用再”多级转报”,响应速度直接起飞。

其次是组织扁平化。 整车、零部件、服务生态三位一体,每个板块都有独立决策权。再也不用开会开到天荒地老了。

最关键是人才机制升级。 未来五年全球引入超1万科技人才,股权激励、项目承包制全面铺开。说白了,就是要把”打工人”变成”合伙人”。

这哪里是换个帽子?这是直接重装了操作系统!

二、500万销量目标,是野心还是务实?

2030年500万辆,听起来确实很”狂”。

要知道,2024年长安全年销量预计300万辆,其中新能源100万辆。6年时间要增长67%,新能源占比还要从33%提升到60%以上。

这目标到底靠谱不靠谱?

新长安正式挂牌央企!500万销量目标背后,这次真的不一样了?-有驾

先看基本盘。2025年上半年,长安销量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新能源45.2万辆,同比增长49%。海外29.9万辆,同比增长5.1%。

从数据看,长安确实在加速。但500万辆的底气在哪里?

产品矩阵是关键。

未来五年,长安计划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30万台级全球化大单品。阿维塔主攻高端豪华,深蓝汽车覆盖15-30万主流市场,启源锁定性价比家用车。

技术储备也够硬核。 固态电池样车即将落地,”北斗天枢2.0”智能化架构已覆盖在售车型,SDA平台还能延伸到无人驾驶、飞行汽车等新赛道。

更重要的是,新长安有了央企的资源整合能力。 未来十年新汽车领域投入超2000亿,这个投入强度在自主品牌里绝对是天花板级别。

但最让我看好的,还是朱华荣那句话:”产品力的核心是技术团队,生态力的基础是组织信任。”

这说明长安没有被规模冲昏头脑,还是很清醒的。

三、央企造车的新样本,能跑赢市场吗?

说实话,一提到央企造车,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笨重”、”官僚”、”跟不上市场节奏”。

新长安正式挂牌央企!500万销量目标背后,这次真的不一样了?-有驾

但新长安可能会颠覆这个刻板印象。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长安本身就是在市场化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不管是逸动、CS75,还是近两年的深蓝S7、阿维塔12,哪一款不是靠硬实力在市场上厮杀出来的?

更关键的是,新长安的组织逻辑完全不同。

传统央企喜欢”资源叠加”,觉得规模大了就能赢。但朱华荣强调的是”能力聚合”——在央企框架内,打造全球化的产业响应体系和用户运营体系。

这个区别很重要。前者是做大蛋糕,后者是做强体系。

从重庆落地这个选择也能看出来,长安要的不是”坐地收租”,而是”产城融合”。10公里汽车智造高地,科研、试制、物流、服务一体化布局,这是要打造中国版的”汽车硅谷”。

最让我佩服的是朱华荣的清醒。 他说得很明白:”央企逻辑下打造适应市场节奏的作战能力。”这句话信息量很大——既要央企的资源优势,又要市场化的反应速度。

这种平衡很难,但一旦平衡好了,杀伤力是巨大的。

四、深蓝、阿维塔、启源,三驾马车能否齐头并进?

新长安的品牌矩阵很清晰:

新长安正式挂牌央企!500万销量目标背后,这次真的不一样了?-有驾

阿维塔 = 新央企新豪华,对标特斯拉Model S、宝马iX深蓝 = 科技运动潮牌,15-30万主流市场收割机启源 = 智能移动生活家,性价比家用车首选

这个布局看起来很完美,但能否真正形成合力?

阿维塔的挑战最大。 3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竞争对手都是特斯拉、理想、蔚来这样的狠角色。阿维塔12确实产品力不错,但品牌影响力还需要时间沉淀。

深蓝是最有潜力的。 2025年上半年交付同比增长71%,S7和G318都是爆款潜质。15-30万这个价位段,正好是新能源普及的主战场。

启源则是走量担当。 主打性价比的家用车市场,这个赛道竞争最激烈,但也是销量贡献最大的。

从战略上看,这三个品牌各有分工,互不干扰。但从执行层面看,资源分配和品牌协同是大考验。

不过有一点让我比较乐观:新长安有了更灵活的机制设计。 每个品牌都有独立的运营团队和考核体系,不用担心”大锅饭”问题。

五、海外市场30%占比,长安凭什么?

2030年海外销量占比超30%,这个目标听起来更”疯狂”。

要知道,即使是比亚迪,海外占比也就20%左右。长安凭什么能做到30%?

新长安正式挂牌央企!500万销量目标背后,这次真的不一样了?-有驾

首先是产品优势。 长安的新能源技术在海外确实有竞争力,特别是增程技术路线,在很多国家还是稀缺货。

其次是布局超前。 中东、拉美、东南亚市场都已经设立本地运营组织,产品、物流、售后三链并进。这不是简单的出口贸易,而是本地化运营。

最关键是时机。 海外新能源市场还在起步期,中国品牌有技术领先优势。抢先布局,就能抢占先机。

但说实话,海外市场的挑战也不小。 政策风险、汇率波动、本地化成本,每一个都可能影响目标达成。

不过新长安有个优势:央企背书。在很多”一带一路”国家,央企身份是很好的信用担保。

结语

新长安的出现,绝不是简单的”换牌子”。

它代表的是央企改革的新方向:既要国家队的资源优势,又要市场化的竞争活力。

500万销量、60%新能源、30%海外占比,这些目标听起来很”凡尔赛”,但仔细分析,并非不可能。

关键是执行。朱华荣说得对:”机制决定战法,组织决定打法。”

新长安这场实验,成功了就是央企改革的样板,失败了可能就是一地鸡毛。

作为消费者,我们当然希望看到更多有竞争力的中国品牌。不管是阿维塔的豪华智能,深蓝的科技潮流,还是启源的性价比,都给了我们更多选择。

最重要的是,竞争越激烈,消费者受益越大。

新长安这步棋,你觉得能成吗?央企造车的新模式,会不会成为行业标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点个赞

再走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