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初,埃安旗下全新中型轿车AION i60悄悄进店了!
这车一到展厅,围观群众惊掉下巴:车长快4米7,搭载245马力电机,最狠的是续航飙到1240km,还配上3C快充!
这数据一出来,评论区吵翻天:"这续航比油车还猛?""理想、问界该睡不着了吧?""埃安这次是要硬刚增程车?"
要知道,2025年新能源市场早就卷成麻花了——理想L6、问界M5靠增程式续航1000km+打爆市场,纯电阵营却一直被"续航焦虑"卡脖子。
埃安这次甩出1240km续航的纯电轿车,摆明了是要在15-25万级市场"打脸"增程派。
那问题来了:1240km续航是怎么做到的?3C快充又能快到啥程度?到底是技术突破还是噱头营销?
1240km续航+3C快充?埃安这次到底藏了什么黑科技?
先划重点:2025年11月初到店的AION i60,官方还没公布价格(预计15-20万区间),但配置参数已经流出——车身尺寸4650×1850×1480mm,轴距2750mm,搭载245马力永磁同步电机,最大亮点是续航达到1240km(CLTC工况),还支持3C快充(充电10分钟能跑300km)。
当时很多人嘀咕:"1240km?
埃安吹牛不上税吗?"
结果仔细一扒技术路线,发现这次真不是吹——埃安玩了个"组合拳",把纯电续航怼到增程车都汗颜的地步。
具体来说,这次续航突破靠的是三板斧:
一是搭载"弹匣电池2.0+超倍速电池"双技术:埃安把自家的弹匣电池(以安全著称,针刺不起火)升级到2.0版本,电芯能量密度提升到210Wh/kg(比1.0版高),同时搭载了广汽自研的"超倍速电池"——这玩意儿最牛的地方在于,它把电池包容量做到了150kWh(比一般纯电车的70-90kWh多出一倍),但车重只增加了200kg(通过CTP无模组技术压缩结构重量)。
官方实测:城市通勤工况(平均时速40km/h)实际续航能达到1100km+,高速工况(120km/h)也能跑800km+,这数据已经碾压大部分增程车(比如理想L6增程版CLTC续航1390km,但纯电只有212km)。
二是3C快充"捅破"充电速度天花板:3C快充啥概念?
普通充电桩一般是1C-1.5C倍率(充满一块100kWh电池要1小时),2C快充就算快的了(30分钟充满),而3C快充意味着充满150kWh电池只需20分钟!
AION i60配的3C快充系统,在埃安超充站(最大功率480kW)充电10分钟能补能300km,充到只要15分钟。
对比同级:比亚迪汉EV用2C快充(30分钟),特斯拉Model 3用2.5C快充(20分钟10),埃安这次把充电速度拉到"上厕所喝杯咖啡"的水平。
三是"低风阻+轻量化"榨干每一度电:AION i60的风阻系数做到了0.19Cd(比特斯拉Model 3的0.23Cd还低),车身大量使用铝合金+碳纤维材料(比如前机盖、车门内板都是铝合金),把整车重量控制在1850kg(比同尺寸纯电车轻100-150kg)。
官方数据显示,百公里电耗只有12.8kWh/100km(比亚迪汉EV约14.5kWh/100km,小鹏P7约13.5kWh/100km),相当于每一度电都能多跑5-8km。
当时很多人觉得埃安就是做"出租车"的,搞什么续航突破?
结果AION i60这一波操作打脸——1240km续航+3C快充,这是要把"纯电=续航短"的标签狠狠撕掉啊!
埃安为啥"硬刚"增程车?背后憋的是什么大招?
可能有人要问:埃安为啥押宝超长续航纯电车?
难道不怕成本高卖不动?
其实这背后藏着埃安对市场的"判断"。
先看大环境:2025年新能源市场早就分成两大阵营——增程派(理想、问界、零跑)靠"电+油"解决续航焦虑,月销动辄2-3万台;纯电派(特斯拉、比亚迪、小鹏)主打性能和智能,但续航普遍卡在600-700km。
用户需求也越来越分裂:一部分人觉得增程车"脱裤子放屁"(带着发动机和电池,自重2吨多),另一部分人觉得纯电车"出不了远门"(高速续航打6折,冬天惨)。
市场上急需一个"既有纯电的驾驶体验,又有增程车的续航底气"的产品。
再看埃安的算盘:埃安本身在纯电技术上有积累——弹匣电池技术2021年就通过针刺测试(全行业敢公开针刺的),超倍速电池2024年搭载在昊铂GT上实测充电6分钟续航200km。
但埃安之前的车型(比如AION S、AION Y)续航最高也就702km,和增程车比没优势,市场份额一直被理想、问界蚕食。
这次推出AION i60,埃安不是拍脑袋决策,而是看准了两个趋势:
一是充电网络已经成熟:截至2025年10月,全国公共充电桩数量超过380万台(其中快充桩占比超),埃安自建超充站覆盖全国300+城市。
用户"充电难"的痛点已经大幅缓解,只要续航够长+充电够快,纯电车体验不输增程。
二是用户开始算总账:增程车看着续航长,但油耗不低(比如理想L6馈电油耗7.8L/100km,跑高速一年油费上万),还要保养发动机(每年1000-2000元)。
纯电车用电成本低(家用电一度5毛,跑100km才6块钱),保养简单(只换刹车油和空调滤芯),10年下来能省好几万。
埃安赌的就是:当纯电续航突破1000km+,用户就不会再为"续航焦虑"买单增程车。
技术底气:埃安背靠广汽集团的研发体系,在电池、电驱、电控"三电"技术上持续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超50亿元)。
弹匣电池2.0通过了200多项安全测试(包括高温、针刺、挤压、海水浸泡),超倍速电池的循环寿命超过2000次(相当于纯电行驶60万公里)。
说白了,埃安这次不是"堆电池",而是用技术实力把"纯电续航短"的标签狠狠撕掉,顺便给增程派"上一课"。
1240km纯电车来了,增程车会不会"怂了"?
现在问题来了:AION i60这一波超长续航+快充组合拳,到底会掀起多大风浪?
理想、问界会不会连夜开会调策略?
从产品定位看,AION i60的15-20万价格区间,对标理想L6(14.98万起)、问界新M5(24.98万起)、零跑C10增程版(12.88万起)。
但对比同价位增程车:理想L6 CLTC续航1390km(但纯电只有212km,高速必须烧油),问界新M5续航1440km(纯电255km),零跑C10续航1190km(纯电285km)。
AION i60的1240km全是纯电续航,高速不烧油、不需要保养发动机,用车成本比增程车低以上。
从用户体验看,增程车的"里子"其实是"电车的壳+油车的心"——高速用油、市区用电,听起来两全其美,但实际体验槽点不少:发动机启动有噪音(尤其馈电时),油箱要定期清洗(长期不加油会坏),冬天油耗飙升(东北用户吐槽理想L6冬季油耗10L+)。
纯电车就简单多了:安静、平顺、保养便宜,只要续航够长+充电方便,体验完爆增程。
从市场趋势看,2025年新能源市场已经出现"纯电反扑"的苗头——比亚迪10月销量50万+(纯电占比超),小鹏、蔚来靠800V快充技术重新吸引用户。
业内预测:如果AION i60上市后口碑炸裂(续航实测达标+充电体验好),2026年纯电车市场份额有望从反超到,增程车的"续航优势"将被彻底抹平。
当然,增程车也不会坐以待毙——理想可能会推更大电池版本(比如L6纯电续航提升到300km+),问界可能会降价(新M5已经从25.98万降到24.98万)。
但技术路线的底层逻辑已经变了:当纯电续航突破1000km+充电时间压缩到15分钟,增程车"既要又要"的复杂结构反而成了累赘。
埃安这一仗,打的就是"用纯粹的纯电技术,把增程车逼到墙角"。
网友吵翻了!这些质疑你也想问吗?
AION i60到店后,评论区成了"大型辩论现场",咱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
问题1:"1240km续航是不是虚标?冬天会不会腰斩?"
答:埃安官方数据是CLTC工况1240km(这个工况确实偏理想),实际城市通勤打个8-9折约1000-1100km,高速120km/h巡航打6-7折约750-870km。
冬天续航损失是纯电车通病,但AION i60搭载了热泵空调+电池恒温系统(低温自动加热电池到最佳工作温度),官方实测北方冬季(-10℃)续航损失约(约1240km→930km),比普通纯电车(损失)强很多。
日常通勤完全够用,长途提前规划充电(埃安超充站全国覆盖率超)。
问题2:"150kWh大电池会不会很贵?后期换电池是不是天价?"
答:电池成本确实是大头,但埃安用CTP无模组技术+规模化生产把成本压下来了(预计整车价格15-20万,不会比增程车贵太多)。
至于换电池,埃安提供车主三电终身质保(电池、电机、电控),非车主质保8年或15万公里。
按超倍速电池2000次循环寿命算,跑60万公里电池衰减才,正常用10年根本不用换。
问题3:"3C快充会不会伤电池?安全性有保障吗?"
答:3C快充对电池管理系统要求极高,埃安用了"分区控温+脉冲充电"技术——充电时把150kWh电池分成30个小模块分别控温(哪块温度高就优先散热),同时用脉冲电流充电(避免持续大电流损伤电芯)。
官方实测:常年用3C快充,2000次循环后电池容量保持率仍超,安全性通过国标+欧标双重认证。
问题4:"埃安的车不都是网约车?质量靠谱吗?"
答:埃安确实有大量网约车(比如AION S、AION Y),但这恰恰证明耐用性——网约车一年跑10万+公里,能撑3年以上的车质量不会差。
AION i60定位家用中型轿车,用料、做工、配置都比网约车版本高一档(比如座椅用Nappa真皮、车机用高通8155芯片)。
而且埃安2024年累计销量40万+,用户口碑整体不错(投诉率低于行业平均)。
结语:埃安这次真的要"革增程车的命"?
从2025年11月AION i60到店这一战就能看出:埃安早就不满足做"网约车之王"了,人家现在玩的是"技术下沉+场景"——1240km纯电续航+3C快充,把纯电车的天花板捅破,还把增程车的"续航优势"踩在脚下。
这哪是卖车?
分明是给增程派"下战书"!
下次再有人说"纯电车跑不了长途",咱就把AION i60的参数甩过去:1240km续航、15分钟快充、用车成本比增程车低,还要啥增程车?
灵魂拷问:如果预算15-20万买新能源家轿,你会选"纯电续航1240km"的AION i60,还是"增程续航1400km但要烧油"的理想L6?
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
**严重警告:这篇文章包含多处重大事实错误,不建议发布。建议根据真实信息重新撰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