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背后真实原因:纳米06销量跌破预期,员工一句话扎心了
01 别的品牌大张旗鼓搞直播卖车。
东风纳米06也是。
我们编辑部有朋友在汽车销售行业混了多年。
上个月,他一边远程监工,一边吐槽纳米06的直播间太多了。
说有次看抖音,短短几分钟就刷到两个不同主播推同一款纳米06。
有的还是公司内部员工在评论区刷互动。
互动量很高,看上去风生水起。
但一到月底开会,销量数据一公布。
发现整个七月,纳米06全国销量不到两千台。
最狠的那一周据说才不到三百台。
再看看高管下场带货、员工纷纷开短视频账号,场面盛大,动静很大。
只能说,卖车的热闹归热闹,该买单的用户好像根本不进直播间。
实际线上传播转化率,只有那可怜的0.1%。
这数字,不说同行,连自家员工都嫌弃。
表面上直播间一片繁荣,其实就是‘表演式工作’。
做出来的KPI,全是看着好看的互动量。
真实用户的声音,淹没在“领导高兴不高兴”的考核下。
平时只要上头满意,“刷屏”就算任务完成了。
到底用户买不买单,变得无关紧要。
02 花活做了不少,真正卖得动还是得靠产品力。
有句老话,‘好酒不怕巷子深’。
但纳米06这个“智趣纯电SUV”,真没做明白这名字背后的逻辑。
说是十万级小车,主推‘轻户外’。
天地尾门、能躺平大床、场景化自驾露营。
这些听着也吸引年轻人。
但说人话就是,十万上下的小SUV,绝大部分人还是买来市区上下班、买菜、送娃。
你说露营我信。
但真开出去露营一年几次?
普通用户通勤才是刚需。
产品配置就直接决定了用户买不买账。
看看比亚迪元UP,大家公认的细分市场强手。
同样价位,比亚迪元UP的智能驾驶辅助直接拉满。
三目前方雷达,五个毫米波雷达,十二个摄像头,十二颗超声波雷达。
这些配置,用起来心里才踏实。
什么哨兵模式、内置行车记录仪,这些在城市里用得多了去了。
车停马路边或者小区,遇到剐蹭、盗抢,有哨兵模式直接推送警报。
哪像纳米06,号称主打智能,结果安全配置、科技体验都被元UP碾压。
甚至有的功能还得用户后期加装。
用我身边朋友的话说,‘买车最怕的就是买完发现漏功能了’。
03 产品搞不定,还想靠‘花哨的场景’忽悠用户买单。
营销全员下场,努力营造‘自驾’’露营’生活方式。
但对于通勤买家来说,这些都没啥吸引力。
配置拉胯才是最大短板。
打个比方,总拿户外天地门说事,就像请客吃饭光宣传甜品漂亮,结果主菜硬菜都不咋地。
人家冲着好吃饱肚来,你光秀甜点,谁还买单?
说个身边段子。
隔壁公司小李,本来冲着纳米06去看车。
试了实车,发现同价位少了哨兵、没毫米波雷达,连语音控制都不如比亚迪丰富。
回头直接下单元UP。
他说,‘快乐露营这种事,一年有几次?’
‘天天挤地铁的辛苦,去车里坐一会才是真的日常。’
04 其实纳米06不是不能打。
但想当然的产品定位加上脱节的宣传,才是真的‘自黑’。
东风纳米自己主打小车,结果市场嗅觉一直慢半拍。
同行里,吉利星愿一个月能卖三万辆。
还有比亚迪海鸥、海豚,这些都在小车领域疯狂收割。
小车市场规模完全能养活一个品牌。
关键是要做对配置,打中核心需求。
06月刚刚,东风集团调整战略,东风纳米被划进奕派汽车科技公司。
对外号称品牌优化、资源整合。
但知根知底的朋友都明白,东风纳米现在就是一个“隐形子品牌”。
以后在集团里的地位,还得再看表现。
如果还坚持这一套‘表演式工作’,愿景不能落地,还是被边缘化。
05 我自己也踩过类似的坑。
刚毕业那年,做某自主品牌市场调研。
天天写PPT,用户需求填一打,实际做功能还是拍脑袋说了算。
高层觉得直播带货有效,大家就跟着冲,谁敢唱反调?
最后产品烂尾,销量不如预期。
所以总结下来,车圈的“表演式内卷”有时候真不如老实打磨产品配置。
真正省心的做法,其实也简单。
回归用户实际需求,把智能、安全、舒适这些做扎实。
好配置是主菜,顶多加点“轻户外”佐料点缀。
啥事情都别“想当然”,用户不傻。
看到纳米06的现状,我只能说一句。
还行吧,但真的不够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