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等生先交卷,这话,还真不是随口一说,就这两家新势力,零跑和小鹏,财报一亮出来,属实让人眼前一亮,赶脚有点“谁还不是个学霸”的既视感,咱们这个造车圈,这两位主角仿佛正轮流上场,相互比拼着交付数量和净利润,一个说自己盈利了,另一个则自豪地宣称亏损大幅收窄,季度盈利随时可见,不由得让人摸着下巴盘算,这场电动汽车的头号较量,究竟谁才会成为那个笑到最后的王炸?
可以大胆的说,现在造车圈很难不被零跑的高光时刻吸走目光,这公司不光是第三季度累计交付17.39万台,看数据,还搞出几个月月销冠军的名头,尤其9月份交付直接飙到6.6万多辆,开创了新赛道的记录,谁还不对这种增长使个劲儿点赞?而且一看营业收入,194.5亿大洋,差不多比去年翻了一倍,挣了个1.5亿的净利润,季度连续盈利,在如今这个“增速与亏损交加”的造车新局里,属实难能可贵。
不过数字再漂亮,咱还是爱算账,自然要扒一扒背后的逻辑,零跑每台车卖11万多,别看整体销量猛增,但毛利率其实也只能算“一路向好”,有点“刚上路就迎头赶上”的气势。前三季净赚1.8亿其实和整体营收比——还是小儿科,但在车圈常年赔本赚吆喝的大环境下,算能站着把钱赚了。最扎心的是那现金流,净额48.8亿元,自由现金流38.4亿,资金池子里还有339亿,活脱脱一个“有粮不慌”的典范。在融资大潮跟产业大转折风口里,有底气才是硬道理。
市值嘛,据说已经冲到700多亿人民币,不说领先百年老店,但在新势力圈里也跻身“准一线”,要知道这个数字在去年很多造车新势力里还是可望不可及的梦,而零跑硬是把它变成现实,这叫“风口上的猪终于学会了飞”。
至于小鹏,则是坚守“科研先行,亏损收敛”的路子。你看它第三季度营收203.8亿元,几乎压着零跑高位走,单车售价接近16万,圈里有点“高端蹭热度”的感觉了。但它的拿手好戏其实在技术输出,比如跟大众的合作,单季技术服务收入23亿多,毛利接近75%,这操作直接拉升整体毛利率,像极了那些靠技术授权赚快钱的互联网平台,不得不说,这波操作确实高明,没想到电车也能玩“软件加科技”的分账路子。
看数据,毛利率20%,同比环比都飚得溜溜的,其中汽车销售毛利是13%,大大高于很多比它体量大得多的老品牌。尽管如此,净亏损还是有,不少,3.8亿,但相较去年亏损“天花板级”水平,已收窄八成,说不定下个季度真能扭亏为盈,到时候“造车新贵”称号怕是保不住了。
现金储备这块也是一大看点,手里攥着483亿现金,直接甩开二季度近8亿的增量,相当于剧组拍大片时的备用粮,每次异常波动都能靠这钱稳住。没钱寸步难行,有钱才能撑起未来的想象空间。
而且小鹏还放话:下季度交付量将再上一个台阶,不仅能冲12.5万台,营收最高冲230亿,这种预期和信心,也是股市玩家要看的晴雨表。所以小鹏市值不出意外已经逼近1700亿,远超奇瑞、吉利那些传统大厂,妥妥的新势力一哥,连市场都给面子。
研发这块也别小看,花了24个亿搞AI自动驾驶和智驾芯片,图灵AI系统,不差钱就敢往科技前沿撒粮,不过这玩法挺烧钱,得亏有技术服务打底,不然很可能步上“烧钱不见底”的老路。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海外开疆扩土,销量在新势力里拔得头筹,靠技术“出海”,走合作输出模式,不再只靠国内市场卷死卷活,这波全球化布局,明显给自己多开了几扇门,说不准哪天就来个新增长点,毕竟中国品牌想要“全球化”,谁都盯着那一口蛋糕。
看到这,不免想问一句,两家新势力到底哪一家更靠谱?是零跑靠规模冲榜带动盈利?还是小鹏搭技术快车压缩亏损,摸着石头过河的“稳扎稳打”?其实,外表风光的数据背后,暗藏不少门槛。交付量高,表面好看,但能否持续?利润能不能扛住成本波动?全球化布局是不是下个红利?这些都是未知数。
毕竟造车这行,前期靠资本撑着,后期得靠产品硬实力和管理水平,否则扛不起研发与市场波动的大旗。现在零跑靠金融粮草储备和供应链扩张,并且营收结构稳中带盈,单季度盈利已经证明了自身的抗跌性。但要踩稳脚跟,未来财报别闹“过山车”,品牌力和用户粘性才是护城河。
小鹏这边,产品线跟技术输出双轮驱动,既能靠自主研发吸引高端客户,又能和传统大牌合作赚外快,少了点市场的波动风险,资金池子和毛利率都是硬杠杠。只不过持续亏损收窄,怎么让投资人彻底放心,这事还要看接下来的市场表现。还有,巨额研发投入能否转化为消费端体验提升,其实也是二级市场天天拿着显微镜盯着的事。
曾经有人调侃,造车新势力能否穿越周期,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有没有真本事,毕竟市场最终认的是产品,不是故事。数据好看只是一时,也要防止“粉饰报表”成为套路。造车,不是比谁会讲故事,是谁能让用户心甘情愿买单。
一想到零跑和小鹏此消彼长的节奏,就像小时候看的接力赛,一个冲刺,一个弯道超车,看得激动人心。但造车毕竟不是百米冲刺,更像马拉松,那种细水长流的耐力,才是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千万别一时爽快,后面气短跑崴了脚。
总有人说中国造车新势力看起来风生水起,实际上每家背后都有难言之隐,用“冰火两重天”形容一点不夸张。零跑要守住盈利的底线,小鹏则要尽快跑出亏损的阴影,谁能跳过周期切换的门槛,谁就能在下波浪潮里笑到最后,成为真正的“伟大企业”。
话说回来,此刻的新势力造车圈,像极了一场不插电的直播赛事,有长跑选手,有短途冲刺的,有观众喊加油,也有裁判吹黑哨。大家都想问:下一个财报季,谁还能再放大招?
你觉得,零跑、小鹏谁会率先站稳脚跟,一直盈利下去?抑或是这两位继续上演“你追我赶”的好戏?欢迎下方唠一唠你的看法!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